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共性和不同點是什麼

時間 2021-10-14 21:01:26

1樓:匿名使用者

唱訓練的特殊性:人人都有嗓子,人人都會唱歌,可唱出來的效果卻有天壤之別。不從事聲樂專業的人對唱得好的人的結論往往很簡單----嗓子好。

事實不盡然,有的人嗓子又高又寬又亮,唱起歌來就是不好聽。有的人嗓音條件很差,甚至高不上低不下,也不響亮,唱出歌來就是動聽,這就是樂感好,而不是嗓子好。因而又有人說:

唱流行歌不需要嗓子,只要樂感好就行了,這又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應該把歌唱的基本要素相對立起來,這些基本因素就是聲音、樂感、技巧。

聲音人人都有,作為專業訓練要求的聲音,通常叫作「音色」加工。在西洋傳統唱法中,音色被放在首位,因為它有特殊的要求標準:純度、濃度、光亮度。

在通俗唱法中對聲音沒有如此講究,但不等於沒有要求。儘管通俗唱法中,對聲音具有多層次的特點,在音區和音量上對歌手仍是有所要求的,我們不能以《小芳》、《世上只有媽媽好》那樣低層次的歌作為通俗唱法的代表;也不能以《戀尋》、《寂寞讓我如此美麗》、《千萬次的問》等較高層次的歌作為代表,因為任何事物中間大兩頭小的共性,中等層次水平的歌最多,這一層歌迷也最多,但作為一種唱法的研究的專業訓練,出發點必需放在高層次來要求,即便通俗唱法對音色沒有太高的要求。光以「歌唱的聲音必需和說話的聲音統一」這一點而言聽起來很簡單,可許多人就是做不到;再以「氣聲」為例:

這種僅屬於通俗唱法特有的發聲方法在不同人口中唱出來效果完全不同,唱得好的氣聲有「磁**」,唱得差的全在漏氣,無聲可言。區別在**?前者氣中有「質」,後者沒得。

「美聲至上」者認為通俗唱法的高音全是在嘶叫。就算是吧,可為什麼有些歌手「叫」出來令人拍手叫絕;有些歌手叫出來讓人受不了?有些人嗓子叫得不壞,有些人一叫就壞。

這些具體問題難道不值得思考麼?

2樓:匿名使用者

名族唱法的基礎是美聲唱法,美聲唱法聽著很高雅,國外流傳到國內。

名族唱法聽起很通俗易懂,而且名族唱法很需要自己聲音條件的好壞,爾美聲唱法基本上的人都可以學習。

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的區別是什麼??

3樓:七臺河李陽平

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個分類。

非主流認可的區別:美聲唱法唱聲,民族唱法唱字,通俗唱法唱情。

從表演方式上的區別:通俗唱法—必須使用話筒。美聲、民族唱法—無須,或者不必須使用話筒。對話筒使用上的不同是通俗法與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之間的一個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區別。

至於錄音棚的錄音,可以看作舞臺歌唱的翻版,同時也或多或少地使各種唱法本身的特徵進一步深化。通俗唱法是一種伴隨著電聲技術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歌唱方式。通俗歌手的音量接近自然語言音量,一般比較小,特別是象耳語式的技巧—輕聲、氣聲,在舞臺上,如果沒有話筒,即使坐在最前排的觀眾也沒法聽見。

搖滾歌手聲嘶力竭的喊叫,也許可以讓臺下聽從聽見,但其音量遠小於美聲輕鬆自如歌唱時發出的聲音,更不要說產生搖滾歌手所期望的震撼人們的效果。 話筒之於通俗歌手,除了放大音量外,它也是一種技巧手段。調劑師對音色的調配,混響的應用等等。

氣聲中的氣音本是氣流磨擦聲,當氣流流入話筒時,磨擦仍在繼續發生,從而強化了氣聲效果。通俗歌手的話筒都採用近距拾音,話筒靠在嘴邊,拾取的是剛離開口腔的聲音。剛離開口腔的聲音和在空氣中傳播一段距離後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林俊卿在《歌唱發聲機能研究》一書中對這一現象有詳細的論述。)我們也可以這樣說,話筒就是通俗歌手的第二歌喉,不可或缺。

美聲唱法好,還是民族唱法好 還有、美聲和民族那個好聽,那個好學

4樓:匿名使用者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討論在我國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中國的民族聲樂與歐洲的傳統聲樂在唱法方面有一些共同規律,同時也各自存在著很多不同的、鮮明的風格特徵。本文簡述了「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歷史沿革,兩種唱法技術上的比較,人體歌唱機能的可塑性,中西文化差異對**文化的影響及在聲樂教學中的體會,以便在今後的聲樂教學中更好地把兩種唱法的優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主觀上建立起開放的歌唱觀念和靈活的思維方法,既要發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鑑美聲科學的唱法。

我是個聲樂專業的學生,曾經學過兩年的美聲,後轉到我們院長手上學習民族,通過在幾年的學習和對比,我想聊聊自己對在兩種唱法的看法,以求拋磚引玉和大家共同**!首先這兩種唱法的發源不同,民族唱法源於中國民間戲曲,說唱,及山歌等,而美聲唱法源於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其次它們在咬字上亦有所不同,民族唱法根據他的**,決定了他民族語言的特點,要求行腔咬字要特別到位,字頭,字腹,字尾嚴格按照13仄進行,且不同地方的民歌須按當地的語言特點發音,而美聲由於歐美的語言只有a,o,i,e,u5個韻母,所有行腔都要歸到這5個母音上;再次,在氣息運用上,要求也不盡相同,民族的氣息在量上相對較小,而美聲較大;在腔體共鳴上,美聲要求頭腔,口腔,胸腔的的全共鳴,,而民族相對集中在頭腔和口腔的共鳴;由於以上的不同,導致了兩者在音色上的差異,美聲渾厚,高亢威力而致遠,民族集中,明亮且甜美。

美聲唱法跟民族唱法怎麼區分

5樓:花楹說生活

1、唱法不一

美聲唱法多采用鼻咽腔作其共鳴上的調節,一般喉頭位置放得較低,咽喉部位較大,聲音通道放舌咽壁的上下部位,發音管儘量放寬拉長,以得到基音最大的共鳴;民族唱法是以真聲為主,大多采用腹式吸氣法,氣吸得深,但量少,而形成的吸氣管道比較長,不利於高、中、低聲音的統一。

2、聲音走向不一

美聲唱法主張聲音從後面上去到頭頂,如同一條拋物線,聲音的穿透力很強,即聲音從喉室發響後經過喉腔、口咽腔,往上通過鼻咽腔到上部共鳴腔體(鼻腔、額腔蝶腔)後再送出來;民族唱法要求明亮的音色,因此聲音的走向普遍靠前。追求聲音親切、自然、直接,也講究高位置。

美聲唱法如圖:

民族唱法如圖:

3、呼吸運用不一

美聲唱法認為呼吸是發聲的原動力,氣息以「連貫」為宗旨。採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法。要求吸氣深,橫膈膜聯合操縱,按歌唱的需要,使氣息衝擊聲門;民族唱法要求氣沉「丹田」,即用橫膈膜呼吸。

民歌手中,由於某些風格的需要,大多利用胸式呼吸。

4、起源不一

美聲唱法起源於歐洲,古羅馬帝國當時的教會演唱聖詩和朗誦《聖經》,成為了最早的合唱形式;民族唱法的起源是中國古代民族聲樂藝術的演進,從原始的勞動而產生的「號子」開始萌芽,到歌、舞、樂三結合的原始**形式的形成,後又演變成歌舞和各種戲曲、雜劇、曲藝及民歌等。

5、共鳴不一

美聲唱法講究聲音混合共鳴,真假混合,強調整體歌唱感,要求聲區統一,轉換音區不能有痕跡,音量大,穿透力強,不必藉助麥克風來擴大音響;民族唱法聲音多用區域性共鳴,允許中間換氣,形成獨特風格。

6樓:阿炎的情感小屋

1、音色不同

美聲唱法不論哪個聲部,其音色均比民族唱法要暗一些。美聲唱法聲音要靠後一些,民族唱法聲音要靠前一些。

2、撥出氣息排氣量不同

美聲唱法發聲時撥出氣息排氣量較大。中低聲區則要求像嘆氣那樣的排氣量,而發高音時則需要像對著遠處大聲呼喚一樣的排氣量。

民族唱法則更多是遵循了我國戲曲唱法的呼吸原則指導原則,講究氣量小巧纖細,抑揚有度,因此發出的聲音顯得秀麗纖巧,具有明亮的金屬質感。

3、唱法不同

美聲唱法多采用鼻咽腔作其共鳴上的調節,一般喉頭位置放得較低,咽喉部位較大,聲音通道放舌咽壁的上下部位,發音管儘量放寬拉長,以得到基音最大的共鳴,從而從另一方面得到上部共鳴機構適當的泛音共鳴,這樣所獲得的聲音音量巨集大,音質圓潤豐滿,富有穿透力。

但民族唱法如果採用這種聲音(通俗一點講聲音位置靠後)演唱富有民族風格的歌曲,則往往會失去原有的民族特色。

7樓:小乙愛吃棗丶

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區別:

1、呼吸的運用

美聲唱法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歌唱的呼吸跟自然呼吸是有區別的,針對呼吸的重要性,美聲唱法認為呼吸是發聲的原動力,它的氣息以「連貫」為宗旨。採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它要求吸氣深,橫膈膜聯合操縱,按歌唱的需要,使氣息衝擊聲門。

民族唱法也重視氣息運用對歌唱發聲的重要作用,要求氣沉「丹田」,即用橫膈膜呼吸。民歌手中,有意識運用深呼吸的人不多,由於某些風格的需要,大多利用胸式呼吸。

2、發聲方式的區別

美聲唱法要求喉頭下降,保持在吸氣時的低部位,喉嚨開啟,特別要把喉嚨低部開啟,發音管拉長,穩定喉器。認為呼吸是歌唱的動力,開喉是發聲的關鍵。從聲音來說,是真聲和假聲都用,是真假聲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著用的。

民族唱法認為喉嚨開啟的大小或喉位的高低,應就作品風格的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地要喉嚨開大,允許喉頭上下挪動,唱山歌或某些風格性作品時,喉頭可上移。民族唱法較美聲唱法的喉位略偏高喉嚨開啟得也較小些。民族唱法多采用真聲。

3、共鳴方面的對比

美聲唱法講究混合共鳴,聲音真假混合,強調整體歌唱感,整個聲區充分發揮共鳴作用,要求聲區統一,轉換音區不能有痕跡,因此音量大,穿透力強,不必藉助麥克風來擴大音響。民族唱法多用區域性共鳴,允許中間換氣,形成獨特風格。

民族傳統唱法頭腔比較靠前,聲音比較集中明亮,稱頭腔共鳴為「腦後音」,胸腔共鳴為「膛音」。主要是按口腔共鳴應用技術進行歌唱。

4、聲音走向的比較

美聲唱法,聲音成管狀,豎向執行,即聲音從喉室發響後經過喉腔、口咽腔,往上通過鼻咽腔到上部共鳴腔體(鼻腔、額腔蝶腔)後再送出來。主張聲音從後面上去到頭頂,如同一條拋物線,聲音的穿透力很強。

民族唱法要求明亮的音色,因此聲音的走向普遍靠前。追求聲音親切、自然、直接,也講究高位置,忌「窩」著唱或「包」著唱。

5、音域的不同

美聲唱法由於上下聲區貫通,音域展衍最快,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甚至三個八度。民族唱法,作品音域一般不寬,但也有些山歌上下流動很大。

6、咬字部位的異同

美聲唱法注重子音的咬字力度和噴口速度,要求聲音圓潤柔和,音色偏「暗」咬字部位稍靠後,母音講究「圓」嘴巴呈圓形。強調牙關的開啟和口腔的縱向開啟,這種子音咬字技術,既照顧到了子音的形態和字音的準確、清晰,又可以兼顧到母音發聲技術。

民族唱法極為重視吐字的技術。漢字的吐字咬字要收聲歸韻,嚴謹準確,真切清晰,強調「以字帶聲」,只有字「正」了才會「腔」圓的觀點。母音發音較靠前,聲音反射至硬顎部分,嘴巴呈扁平狀,嘴角向兩邊分開,讓字吐得更清楚。

擴充套件資料

美聲唱法演唱的種類比較多,且各自有其演唱風格,其中包括詠歎調,宣敘調,詠敘調,康塔塔等。美聲唱法被認為是人聲最大潛力的發揮,聲音只是美聲唱法歌唱中的一部分,語言美、旋律美、表現風格美、演唱者以獨創性表現**的自我展示的能力等,都是美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民族唱法包括的範圍比較廣泛,如民歌唱法,各種說唱藝術,各種戲曲唱法,民族新唱法等。民族新唱法在繼承優秀的民族演唱傳統基礎上,在聲音訓練上,大膽向美聲唱法學習,注意真假聲結合的混聲唱法的運用,同時也注意到真聲色彩的發揮,充分發揮人聲各腔體的共鳴效果。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有什麼區別,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有什麼區別

其實這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以氣息為基礎,只是在發聲發法上有些區別,所以說幾乎不可能兩者同時學好,民族歌曲一般都是音域很高的,美聲比民族的聲音要渾厚,需要更好的氣息和技巧。望採納,謝謝 現在的美聲和民族唱法沒有什麼大的區別,氣息什麼的都一樣,只是位置上有一些不一樣,民族唱法位置要往前一些,美聲唱法...

美聲唱法好,還是民族唱法好還有 美聲和民族那個好聽,那個好學

戲迎夏侯 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討論在我國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中國的民族聲樂與歐洲的傳統聲樂在唱法方面有一些共同規律,同時也各自存在著很多不同的 鮮明的風格特徵。本文簡述了 美聲唱法 與 民族唱法 的歷史沿革,兩種唱法技術上的比較,人體歌唱機能的可塑性,中西文化差異對 文化的影響及在聲樂教學中的體會...

如何判斷自己適合美聲唱法還是民族唱法

一般說來,首先,在音色和聲部方面,民族唱法要求演員的音色明亮,清澈,圓潤,高亢 甜美等。相對而言,聲部比較單一,侷限在男高音和女高音。這個是由我國的民族唱法的理論和實踐的實際情況決定的。美聲唱法則沒有這些限制,任何一個聲部均可以練習,只要你的聲帶健康,音色音質上沒有大的瑕疵。其次,在演員的外形條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