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別欺騙信任的人。實話實說,以誠待人才能贏得人心,贏得事業。
2樓:小檸檬
鬧鐘壞了。2、手機靜音,忘開了。
3、洗澡時停水了。(我每天出門前必定洗澡,這個習慣單位同事都知道)
4、手機(鑰匙、工作卡、飯卡)忘記拿了,出門後又折回家取。
5、路上自行車壞了。
6、地鐵故障了。(延續自行車壞了的藉口,喚襲鬧改乘地鐵了,但不能遲到時間太長,因為地鐵故障時間長了是會上新聞的。)
7、路上有人吵架,被圍觀群眾堵住路了。
8、被兒子纏住了。(這個是小孩1歲半後開始使用的藉口,太小或太大,貌似都不會纏著爸爸)
9、出門時和老婆(老媽、老爸)吵架了。(利用領導八卦心理,轉移注意力。)
上述藉口可以交叉使用,而且要根據遲到時長來選取合適的藉口。同時,在遲到的路上,還需要把藉口周邊的和罩故事編好,例如地鐵卡在哪個站,和老婆為什麼吵架之禪薯類的,這樣才不容易穿幫。
但其實我心裡也明白,遲到就是錯的,沒有任何藉口,如果沒有遇到那麼和藹的領導,上面羅列的理由只會是被批評的素材。到現在,我遲到了就理直氣壯的向領導說「對不起,我又遲到了」,不給任何理由,然後就安心地開始一天的工作啦!
關於開會遲到現象的認識
3樓:郭敦顒
郭敦顒:關於開會遲到現象的認識,這題已提交半個月了,但我見到的應答者卻還是那麼的一人。應該說對這問題大家都會有個較正確的認識,正如那位網友的那樣;而存在的問題也像其表白的那樣「我如果沒能力去改變這個環境,那我只能去適應它」,於是應答者之少,就屬於「正常」現象了,都是一種「見怪不怪」吧!
這從乙個側面也反映出了這問題的嚴重性:
1,開會遲到的現象很普遍,這本身就是嚴重的問題。
2,大家都「見怪不怪」都去「適應它」,就使這問題愈加嚴重,很難糾正難以扭轉了。
3,因開會遲到而推遲開會的時問,這是對時間的最大浪費,時間就迅瞎是生命,時陪如間就是財富。開會遲到而推遲開會的時畝亂空問,就是對生命的浪費,對財富的浪費,實質上如同犯罪。
4,開會後一些人的遲到,對這部分人而言,不能全面理解開會的意義,必將對其工作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利影響。
5,開會遲到反映了人們的素質低下,反映了不認真的作風,反映了對別人的不尊重,開會常遲到的人少有工作上出眾做出優異成績者,開會遲到者倒是庸庸之輩者多。因此,開會遲到者多總體上就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那麼怎樣克服開會遲到的現象呢?
那就必須提高認識,認識到開會遲到的危害性,提高全體人員的素質,具體而言分為兩個方面:
1,為了糾正開會遲到的現象,每個人都必須做到提高個人的素質,從自己做起從我做起開會不遲到,克服隨波逐流的不良作風。如此必能逐漸減少開會遲到的現象,以致到基本上能消除開會遲到的現象。
2,為促進社會的進步,會議組織者必須大力減少那些可開可不開的會議,並大力減短開會的時間,從根本上克服人們對開會的厭惡情緒,這方面肯定也是克服開會遲到現象的重要一環。
4樓:淡忘夏沫
昨天說好今天早上8點45分開會的,但是時間還是至少延遲了10多分鐘才開始。其實這種開會遲到的現象也真的是見多不怪了。遲到似乎早就成為中國人的一件常事了,好像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了各種各樣的遲到。
但是,大家可否想過遲到的後果呢?如果我們現猛陪在在執行一項任務,而這項任務需要多個部門來協助,如果每個部門都拖延自己所擔當的任務,那麼這項工作還能按期完成嗎?
說到底這就是乙個管理問題,枝戚蠢是有制度沒管理,或有管理沒制度,或者仔指是既沒管理又沒制度所致。作為乙個小人物,我又能說什麼呢?哎,還是某人在前幾天對我說的那句話比較有「道理」,我如果沒能力去改變這個環境,那我只能去適應它。
因為錯別字而釀成的悲劇,因為一個錯別字而因小失大的故事
以前,有一個農民不小心食指被蛇咬傷了,沒有及時到醫院去醫治,腫爛起來後才到醫院醫治。醫生診斷後,說 你的食指必須切除,不然的話還會糜爛下去。這位農民實在捨不得,可是又沒有其他辦法,無奈之下便答應了。醫生在開處方時將 切除食指 誤寫成 切除十指 當這位農民從手術室出來時,好好的十個手指不見了,成了終身...
男生因為累了而分手,還會複合嗎,一個男生因為累了,不想談戀愛了分手了,還會複合嗎?女生挽回還有用嗎?
奮鬥的少年 不會複合了,就算是複合也不會像之前那樣對你好了。該在一起的人,是會在一起的。他想分手,就是想分手,這是一個事實。所以接受這個事實,冷靜一下,用時間去慢慢沉澱,因為你現在做的任何事情只會讓他覺得更累。複合是要代價的,你也要承擔斷聯的痛苦和不安,以及沒有未來的絕望。挽留帖子裡的方法那麼多,最...
求助好的會議口號,求助一個好的會議口號
平等互信 口號很多,如 會必議 議必決 決必行,行必果等。重要的不是口號,而是實際效果,把會開好,主要有以下幾條注意事項 1 會議性質 是通知 傳達,還是專題討論,或是日常例會等。不同性質,開會方法不同。2 會議通知 除非祕密或緊急會議,最好還是提前發出會議通知,讓參會者有所準備,提升會議效果。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