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空寄波登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灶乎是正確的原因是:
該等式是會計記賬、核算的基礎,也是編資產負債表的基礎,它表明了股東與債權人兩者在企業的資產中到底佔了多大份額。在負債不變時資產與所有者權益同方向變化,所有者權益不變呢,資產就與負債同方向變化,而當所有者權益與負債都變化的時候,其資產的變化則等於兩者之和。
2)會計等式:收入-費用=利潤(或虧損),即:得到的-付出的=賺的(或虧的)
企業的目標就是賺錢,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為這筆收入所花的費用還有剩餘,企業才算是盈利了。
3)會計等式(綜合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企業在經營中,「收入-費用=利潤」中的利潤隱橋悉就表明現金流入大於現金流出,也就是企業資產增多,從另乙個方面說,這一時刻負債不變,賺與賠都是股東的。
新的所有者權益=舊的所有者權益+利潤=舊的所有者消粗權益+收入-費用;而,新資產=負債+新所有者權益=負債+舊的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2樓:緱宜嘉禚章
靜態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動態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這個動態的意思是期中,收入和費用尚未結轉。如果期末結轉時,收入和費用就會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就體現在所有者權益裡了。
期末結轉後,收入和費用類全部科目全為0
會計恆等式可核晌拿以分為兩種情況:
1、期初期末(靜態公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2、期中、損益尚未結**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你要問的就是第二個公式,解釋如下:
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未分配利潤包括兩部分:本年利潤(本年累計利潤或虧損)和利潤分配(歷謹首年結存的未分配利潤)。所以說,本年利潤的實質屬於所有者權益。
動態恆等式:收入-費用=利潤。
在收入和費用還沒有期末結轉前,會計恆等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將其變形,就是: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改搭益+收入。
3樓:茆秋珊堵令
這麼理解吧:
你買房子,房價100萬,首明穗付30萬,70貸款,已經拿到了房產證。悄槐乎。
你拿到了房產證,說明這個資產已經屬於了你,你已經是這個房啟悉產的所有者。那麼:資產=100萬(因為你已經拿到了房產證);負債=70萬(這是你向銀行借的);所有者權益=30萬(你作為所有者這個時候自己掏出來的錢是30萬)。
上面只是你拿到產證時的關係,隨著你償還銀行的貸款的期數增加,這個關係可能變為100=68+32,100=66+34,最後變為100=0+100。當然這是不考慮利息和房產增值的情況。
公司也一樣,每期的資產負債表因為經營情況的變化,資料都是不同的。但是他們的關係永遠都是這樣乙個等式。
4樓:彌唱月竇歡
錯在負責應為負債,還有利潤已經包含在所有者權益裡。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 怎麼理解?
5樓:乾萊資訊諮詢
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資產是自己的錢,是通過欠別人錢,就是負債加上人家股東投資者的權益加上賺到的錢就是公司的成本。
資產是會計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與負債、所有者權益共同的構成的會計等式,成為財務會計的基礎。在會計恆等式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但是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經濟業務,涉及到資金運動的動態表現,而反映其動態表現的會計要素有收入,費用和利潤,因此就變成了擴充套件的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
為什麼說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6樓:網友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是資產負債表乙個靜態的公式,如果動態的去考慮,也就是利潤表的體現。公司在一定期間內會有收入,有費用,盈餘是利潤,所以可以得知「收入-費用=利潤」
當一定期間結束後,利潤表的數字會歸於資產負債表,也就是歸於所有者權益。所以推導即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本年利潤」
又因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所以可以得到「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對嗎?
7樓:餵食小分隊
對的。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體現的是所有者在企業中的剩餘權益,因此,所有者權益的確認主要依賴於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所有者權益金額的確定也是主要取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相關條款對所有者權益的規定:第二十六條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享有的剩餘權益。第二十八條 所有者權益金額取決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所有者權益和淨利潤的關係
8樓:**客
1、利潤最終是要歸入所得者權益的。
2、所得者權益是乙個時間點上的量,而利潤是一段時間內的流量。
3、所銀襲有者權益分為兩大鋒銀兄部分: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4、利潤在分配前是乙個整體,但最後經過分配:可能進入盈餘公積,也可能進入未分配利潤,也可能搏仔通過盈餘公積再轉入實收資本(如用盈餘公積轉增資本)。
所有者權益和淨利潤的關係 所有者權益和淨利潤的關係詳解
9樓:四季教育
1、利潤最終是要歸入所得者權益的。
2、所得者權益是乙個時間點上的量,而利潤是一段時間內的兆茄流量。
3、所有者權益分為兩答鏈大部分: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清猜孫公積、未分配利潤)。
4、利潤在分配前是乙個整體,但最後經過分配:可能進入盈餘公積,也可能進入未分配利潤,也可能通過盈餘公積再轉入實收資本(如用盈餘公積轉增資本)。
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 利潤怎麼理解
資產 費用 負債 所有者權益 收入。資產是自己的錢,是通過欠別人錢,就是負債加上人家股東投資者的權益加上賺到的錢就是公司的成本。資產是會計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與負債 所有者權益共同的構成的會計等式,成為財務會計的基礎。在會計恆等式中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但是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經濟業務,涉及到資金運動...
為什麼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 怎麼理解
陶丘山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 其實是錯誤的。因為資產是一種財產權利,為正 而負債是正好相反,是一種把財產歸還給債權人的責任,為負 所有者權益是一種把財產歸還給所有者的責任,亦為負。一個正數怎麼可以等於負數?正確的表述應該是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 0 即正負相抵為0 只有在不考慮正負的情況下,僅取...
所有者權益指的是什麼,所有者權益是指什麼?
1,所有者權益是指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應享的剩餘利益。即一個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所擁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來經濟利益資源的淨額。所謂淨資產,在數量上等於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餘額,這可以通過對會計恆等式的變形來表示,即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