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復荀子的《勸學》譯文,謝謝了

時間 2021-07-22 13:05:59

1樓:冷空氣不寂寞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

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煨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幹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不面臨深澗,就不知道地多麼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遺教,就不知道學問的博大。幹、越、夷、貉之人,剛生下來啼哭的聲音是一樣的,而長大後風俗習慣卻不相同,這是教育使之如此。《詩》上說:

"你這個君子啊,不要老是想著安逸。認真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巨大的幸福。

"精神修養沒有比受道的薰陶感染更大的,福分沒有比無災無禍更長遠的。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藉助舟船的人,並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兒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那麼就會達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

(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鍵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

螃蟹有八隻腳,兩隻大爪子,(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因此沒有刻苦鑽研的心志,學習上就不會有顯著成績;沒有埋頭苦幹的實踐,事業上就不會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達不到目的地,同時事奉兩個君主的人,兩方都不會容忍他。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聽清楚。螣蛇沒有腳但能飛,鼫鼠有五種本領卻還是沒有辦法。《詩》上說:

"布穀鳥築巢在桑樹上,它的幼鳥兒有七隻。善良的君子們,行為要專一不偏邪。行為專一不偏邪,意志才會如磐石堅。

"所以君子的意志堅定專一。

2樓:

勸學譯文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

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煨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幹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地冥思苦想,卻不如學習片刻有收穫;我曾經踮起腳跟眺望遠方,卻不如登上高處能看得更遠。登上高處招手,胳臂並未加長,可是遠處的人也能看見。順著風向呼喚,聲音並未加強,可是聽的人卻很清楚。

駕車騎馬的人,並非腿腳特別強健,卻能到達千里之外。乘坐船艇的人,並非都會游泳,卻能橫渡江河。君子的先天資質與一般人差異不大,可是聰明能幹,這是因為善於憑藉和利用客觀事物啊。

積土成為高山,風雨就從山裡興起;積水成為深淵,蛟龍就在淵中生長;積累善行養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備了聖人的思想品質。所以不一步一步踏實地走,無法到達千里之外;不彙集細小的水流,不能成為江海。駿馬跳一下,未必能超過十步遠;劣馬拉車走上十天,也能走得很遙遠,它的成功是因為不停地前進。

雕刻一下就丟下,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斷;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便是金屬石塊也能刻成藝術品。蚯蚓並無鋒利的爪牙和強壯的筋骨,卻能上吃地面的塵土,下飲地底的泉水,這是它用心專一的結果。螃蟹有六條腿和兩隻大螯,但如果不依靠蛇和黃鱔的洞穴竟然無處可以寄居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不專的緣故。

荀子勸學的原文以及解釋,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

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 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荀子《勸學》的背景是什麼,荀子《勸學》的觀點是什麼?

荀子五十歲遊齊,曾三為稷下學宮祭酒。祭酒是學宮的最高 長官。三為祭酒可見其主持稷下學宮時間之長。稷下學宮是齊國 專設的求學講學的機構,老師來自全國各地,學生來自四面八方,要求學生受業求學是祭酒考慮的重要問題,為此,苟子寫下了著名的傳世之作 勸學篇 勸學篇 開宗明義地告誡人們 學不可以已 意謂學習應 ...

荀子,勸學的翻譯

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 積土 積水 推論到人的 積德 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 不積跬步 不積小流 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 先用 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