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來歷,古文《孟子》的來歷?

時間 2021-08-30 10:44:01

1樓:匿名使用者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 。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於文言文的範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文言”是與“白話”相對而言的。“文言”是指我國先秦時代(春秋戰國時期)的口頭語言為基礎而形成的一種書面語言。“文言”在當初是脫胎於古口語的,但寫法簡練精緻。

後來口語不斷變化,而文言文卻越來越定型

2樓:風鈴花

文言文言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加工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省略。古代書寫工具笨拙,書寫十分費勁,下筆省略,注重簡潔,是必然的。另一種是美化。

書面語要求寫得整齊和優美。經過省略和美化的書面語,跟口語就有距離了。口語因時代而變化,變化比較快。

書面語也因時代而變化,但變化慢得多。從甲骨文到今天三千多年,口語經過了多次重大的變化,而書面語的變化則相對地比較微小。書面語跟口語的距離越拉越大,文言成為完全不同於口語的另一種語言。

學習文言,不僅要學漢字,還要學書面的人造古漢語,所以學習困難。

歷史上不斷創造文章的格式。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四六文”,不僅束縛語言,還束縛思想。例如,《滕王閣序》中有這樣的兩句:

“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楊得意”省略成“楊意”,“鍾子期”省略成“鍾期”,還用了司馬相如和伯牙鼓琴兩個典故。這樣的文章怎能不難讀呢?

格式束縛到“八股文”可說是至矣盡矣。八股是把文章分為八個段落:“破題、承題、起講、提股、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八股濫觴於北宋,盛行於元明清。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初詔行科舉”,清光緒三十一年(1906)“諭停科舉”。

在漫長的六百年間,八股文是中國文官考試的“託福測驗”,是一代一代中國青年十年寒窗孜孜研求的“登龍術”。中國文化長期停滯不前,八股文浪費了青年的精力,是一個重要原因。

什麼叫做“白話”? 白話是以現代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白話也要加工嗎?

是的。有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是寫共同語(普通話),不寫方言。

方言也有書面語,那不是通用的書面語。另一方面是對口語要作語法修辭的規範化的加工。規範化的作用是擴大共同語的流通價值。

白話不僅是“寫”的,也是“說”的。寫出來是“語體文”,說出來是“文體語”,寫和說的統一就是“言文一致”。白話是漢族全民族和中國全國的現代通用文體。

文言除少數通俗文章外,一般只能看得懂,讀出來是聽不懂的。我們腦袋裡儲存的是現代漢語,不是古漢語。電視裡常常朗讀文言詩詞而不配備字幕,觀眾聽得莫名其妙。

白話不僅能看得懂,讀出來又能聽得懂。所謂聽得懂,當然是以文化和專業相同為條件。白話雖然經過加工,它的基礎是現代口語,所以容易聽懂。

老百姓的口語好比是“粗製品”,書面的白話文章好比是“精製品”。

3樓:弦之月

《史記》在我們看來是文言文,但是司馬遷時代,人們都是這麼說話,後代人模仿《史記》的語言,但日常並不用。這大概是文言文的來歷。

4樓:匿名使用者

史記》在我們看來是文言文,但是司馬遷時代

5樓:匿名使用者

由古人發明的,你應該問現代文是咋從古文發展而來得。

古文《孟子》的來歷?

6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是由

bai偉大的思想家孟子及其du

**萬章和公孫丑等zhi創作的作品,最dao早見於趙岐《回孟子題辭》,答

是作者的代表作品。

作品主要記錄了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政治策略。其強調了對人的重視,率先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思想核心是“心性“二字。簡單來說就是:

培養自己的心靈,就可以由內而外地影響世界,所謂”內聖外王“就是這個意思,對後來的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都有極其深刻的影響。

《陳某孝順》文言文解釋,關於孝順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釋 (有分加喔!)

白話釋義 吳郡人陳某,在家裡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某在郡裡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親。後來正值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鬆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主簿已經積攢到幾鬥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 鍋巴 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袁山鬆打敗了,軍...

鄭人買履的古文,鄭人買履文言文翻譯

原文和譯文都有了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 曰 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試之以足?曰 寧信度,無自信也。譯文 鄭國有一個人想去買一雙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畫了一個底樣的尺碼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買鞋子時,忘記...

文言文詠絮才女的古文與譯文,詠絮才女文言文閱讀答案

謝道韞 約350 405年 陳郡陽夏 今太康 人,東晉著名女詩人。她是東晉政治家 軍事家詩人謝安侄女,左將軍王凝之妻。謝道韞素有雄才,文思敏銳,兼長於書法。少時與家人集聚,適逢下雪。叔父謝安問諸子侄 何所以也?侄謝朗答道 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對曰 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悅,從此道韞被稱為 詠絮才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