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期英法等國實行綏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是一戰後的財力兵力空虛嗎

時間 2021-09-04 05:02:37

1樓:

1.一戰:財力空虛,兵力不足,人民厭戰

2.面對大**者的強勢,他們已經意識到希特勒等新勢力的崛起他們再也無力管轄和招惹

3. 30年代經濟危機,各國沒錢招兵買馬,自己都顧不過來4.希特勒在一開始製造的美好形象: 他說他只是為了德國,懇求收復最後一塊失地,他保證這將是最後一次,贏取了各國信任。

二戰以後美國對日本的政策與英法的綏靖政策的對比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兩個政策還是來有本質自的區別:

首先二戰前期英國、法國的綏靖政策主要是被德國等法西斯國家逼迫的。其實當時德國等法西斯國家的所作所為已經威脅到英國法國的利益,只不過為了保持自己就行了妥協退讓。

其次,美國在二戰後對日本的政策確實美國自願的。二戰後美國扶植日本主要是為了遏制亞州的共產主義,特別是中國,企圖以此制衡亞洲的勢力。

二戰前英法的「綏靖」政策是上策,中策,還是下

3樓:匿名使用者

下策其後果很明顯,德國野心很大,一個小小的波蘭很難滿足

綏靖是自私,不為他人著想的話那就更不可能想到大局

其實上策就是直接打,中策是間接的協助波蘭,

4樓:土豆專員

二戰時的綏靖政策,不單單包括英法,還包括了美國等國家,那時候這個政策是相對緩和的政策,在當時認為是最能阻止戰爭的政策。而英法在一戰後的工業、軍事等都沒有得到恢復,在這個前提下,歐洲傳統的強國英法也就不願意去和德國死磕了。

當時的德國在軍事上可謂是巨無霸了,以2023年二戰開始的時候看,德國的軍事和工業力量是全世界最強大的,這也是軸心國的基礎。當時的美、英、法、俄的軍事力量都和德國相差甚遠,其實在二戰之前蘇聯和德國還是很好的盟友,兩國一直有戰略物資的交換。德國打蘇聯其實也算希特勒的一個偶然事件了,對於蘇聯而言也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戰爭。

所以,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綏靖政策其實是當時的主要國家對德國擴張的不得不採取的容忍,在不知道德國一定會大規模入侵法國和蘇聯的情況下,這個政策顯然是當時的決策者們的首選,如果歷史可以重演,我們當然相信,在知道會發生世界大戰的前提下,是沒有人願意採取綏靖政策的。

求 對二戰英法綏靖政策的看法(評價後果)

綏靖政策的主要表現 1.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我國東三省,美國表示無疑干涉日本在在 滿洲 的行動。2.1934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英法表示不干涉,並沒有封鎖蘇伊士運河。3.1933年,德國退出國聯,1935年英德簽訂 英德海軍協定 破壞凡爾賽合約。4.1936年,希特勒派...

二戰前英法的政策是上策,中策,還是下

下策其後果很明顯,德國野心很大,一個小小的波蘭很難滿足 綏靖是自私,不為他人著想的話那就更不可能想到大局 其實上策就是直接打,中策是間接的協助波蘭, 土豆專員 二戰時的綏靖政策,不單單包括英法,還包括了美國等國家,那時候這個政策是相對緩和的政策,在當時認為是最能阻止戰爭的政策。而英法在一戰後的工業 ...

二戰前,德國的軍事力量為什麼能超過英法的

春日薩芬 超過英法倒未必。無論是坦克數量,還是飛機數量,德國都沒有法國的多。軍隊總數,也並沒有超過英法總和。德國唯一超過他們的是動員體制和軍工生產體系的調整和完備。另外就是在軍事技術和戰術革命方面,英法已經落後於德國。還有就是,雖然波蘭戰役,德國也是紕漏百出,打得並不好,但是畢竟獲得了實戰經驗,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