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
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讚歎。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
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讚。
2、彎旅悄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裡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鄭成功收復臺灣: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鬥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鬥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臺灣。
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4、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裡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埋渣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鬥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5、華羅庚回國:1950年,數學家華羅庚放棄在美國的終身教授職務,奔向祖國。歸途中,他寫了一封致留美學生的公開信,其中說:
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鎮帆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回國後,華羅庚進行應用數學的研究,足跡遍佈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稱為「人民的數學家」。
2樓:長春日雜
華羅庚毅然回國,司馬光砸缸,鄭成功收復臺灣,愛國英雄楊靖宇。
3樓:雲氣和和和風
史泰龍——1850次求職被拒。
4樓:網友
孔子因材施教 孫武練兵 曾子重信義 蘇秦錐刺股 張良拾履 韓信受胯下之頌兄辱 司馬遷忍野數襲辱寫《史記》 科學家張衡 刮目相看 神醫華佗 文姬歸漢 聞雞起舞 「不為五斗公尺折腰」 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範縝反對迷信 魏徵犯顏直諫 「畢野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畫粥」 蘇東坡的高風亮節 包拯辦案。
我想要乙個名人讀書的故事。 要求:詳細,不省略。有標題
5樓:醉飲軒轅
馬克思為寫《資本論》,在圖書館裡日夜苦讀,連他腳下的地都被磨出了乙個腳印,然而他堅持不懈,依舊專心讀書。歷時42年,一部《資本論》橫空出世。震驚世界。
6樓:我愛可可粉的味
蒲松齡草亭路問: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路邊搭建茅草涼亭,記錄過路行人所講的故事,經過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蒐集,加上自己廢寢忘食的創作,終於完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輝煌鉅著《聊齋志異》。
名人故事的題目有哪些
7樓:匿名使用者
名人故事有哪些題目?
你還知道哪些名人的小故事,把故事的題目寫在下面。
8樓:閭連枝肖風
列寧小時候是乙個認真學習的孩子。
列寧在學校裡,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他常常把書裡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髒,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9樓:你叫我小寶兒
魚躍龍舟,飛熊入夢,周公吐脯,……
名人故事題目
10樓:完美假知己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
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
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名人故事介紹,中外名人故事的內容簡介
大漠孤煙直在哪 1809年2月12日,亞伯拉罕 林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家裡很窮,他沒機會上學,每天跟著父親在西部荒原上開墾 勞動。他自己說 我一生中進學校的時候,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奮好學,一有機會就向別人請教。沒錢買紙 筆,他放牛 砍柴 挖地時懷裡也總揣著一本書,休息的時候,...
林黛玉葬花的故事要故事內容不要感受急急
w晴天去看海 林黛玉葬花的故事 黛玉頭夜敲怡紅院的門找賈寶玉,晴雯誤以為是丫頭,便拒絕開門。黛玉錯疑在寶玉身上,那一夜她枉自嗟嘆著身世生寶玉的氣。次日恰逢餞花之期,看見落花滿地,便躲了眾人來到昔日葬桃花的地方,更不由感花傷己,感嘆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的悽...
關於名人信念的故事(要主要內容,文字簡潔)
陳健 心願之旅 一句36年的諾言 留在北大荒的55歲上海知青。30年前,20歲的上海知青金訓華為搶救國家財產,在黑龍江省遜克縣縱身躍入洪水不歸。英雄的行為影響了整整一代人。30年來,當年受他影響而來到遜克插隊的5400餘名上海知青陸續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他就是當年被金訓華從洪水中救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