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有可能帶電的物體時,應該用手心還是手背接觸物體,為什麼。

時間 2025-06-18 08:30:21

1樓:網友

用手背 這樣即使觸電手會向外彈 如果用手心 觸電後手會向內彈 這樣就會與帶電體分不開了。

人體直接碰到帶電導體造成的觸電稱之為直接接觸觸電

2樓:阡陌上花開

人體直接碰到帶電導體造成觸電或離高壓電距離太近(小於安全距離)形成對人體放電,這種型別的觸電,稱之為直接接觸觸電。如果人體直接碰到電氣裝置或電力線路中一相帶電導體,或者與高電壓系統中一相帶電導體的距離小於該電壓的放電距離而造成對人體放電,這時電流將通過人體流人大地,這種觸電稱為單相觸電。

如果人體同時接觸電氣裝置或電力線路中兩相帶電導體,或者在高電壓系統中,人體同時過分靠近兩相帶電導體而發生電弧放電,則電流將從一相導體通過人體流人另一相導體,這種觸電現象稱為兩相觸電。

顯然,發生兩相觸電危害就更嚴重,因為這時作用於人體的電壓是線電壓。對於380v的線電壓,人體發生兩相觸電時,這樣大的電流只要經過約0。 186s,人就會死亡。

發現有人觸電,先關閉電源最重要,其次用絕緣體如干木棍,幹塑料棒等挑開電線,一定要是乾的,金屬絕對不能用,然後打120,人工呼吸。

人體觸及帶電的導體稱為觸電()

3樓:舞僥評

a.正確。b.錯誤。

正確答案:b

按照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有哪三種觸電情況?

4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可分為單相電擊、兩相電擊和跨步電壓電擊三種觸電情況。

1、單相電擊。

單相電擊是指人體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導體上,人體某一部位觸及一相帶電體的觸電事故。大部分觸電事故都是單相觸電事故。單相觸電的危險程度與電網執行方式有關。

一般情況下,接地電網的單相觸電比不接地電網的危險性大。

2、兩相電擊。

兩相電擊是指人體兩處同時觸及兩相帶電體的觸電事故,其危險性一般是比較大的。

3、跨步電壓電擊。

當帶電體接地有電流流入地下時,電流在接地點周圍土壤中產生電壓降。人在接地體周圍,兩腳之間出現的電壓即跨步電壓。由此引起的觸電事故叫跨步電壓觸電。

高壓故障接地處或有大電流流過的接地裝置附近都可能出現較高的跨步電壓。

乙個帶正電的物體接觸不帶電的物體

5樓:網友

這是乙個規律,比如乙個帶8c正電的物體與不帶電物體接觸,二者均會帶上4c的正電。

帶正電的物體獲得電子後,電子因為帶負電,會與自身帶的正電中和一部分,使帶的正電減少;而不帶電物體因為失去電子,帶了正電。結果是二者所帶的正電荷。

數目相同。單純說電荷量。

的話,不分正負。4c正電與4c負電的電荷量是相同的。只不過二者因為電性不同,會中和。即二者接觸,電荷量為0了。高中計算題中,正負電荷用正負號。

表示,負號表示帶負電。

使物體帶電一共有三種方式,即接觸起電、摩擦起電、感應起...

6樓:天彬司馬夏嵐

答案】電子 正 電子 負 創造電荷。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起電方式有三種,接觸起電、摩擦起電、感應起電。接觸起電、摩擦起電是電荷從乙個物體轉移到另乙個物體,而使物體帶電.感應起電是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而使物體帶電.

考點:本題考查了電荷守恆定律。

點評:關鍵是理解三種起電方式的本質,屬於基礎題目,比較簡單。

按照觸及帶電體的方式,有哪三種觸電情況?

7樓:網友

(1)單相觸電:是指人體在地面或其他接地體上,人體的一部分觸及到一相帶電體的觸電。

2)兩相觸電:是指人體的兩個部位同時觸及兩相帶電體的觸電。此時加於人體的電壓比較高,所以對人的危害性甚大。

3)跨步電壓觸電:在電氣裝置對地絕緣損壞之處,或在帶電裝置發生接地故障之處,就有電流流入地下,電流在接地點周圍土壤中產生電壓降,當人體走進接地點附近時,兩腳之間便承受電壓,於是人就遭到跨步電壓而觸電。

物理一不帶電的物體與帶正電的物體接觸那麼他會顯正電還是負點

不帶電的物體與帶正電的物體接觸以後,則會因為失去電子而帶上正電荷 帶上正電荷以後再與帶負電荷的物體接觸,則看兩者接觸以後正 負電荷相互抵消的情況 如果剛好正 負電荷完全抵消,則呈中性 如果正電荷多於負電荷,則抵消後依然帶正電荷 如果正電荷少於負電荷,則抵消後帶負電荷。不帶電的物體與帶正電的物體接觸,...

帶正電的物體與不帶電的物體接觸,會吸引不帶電物體的電子嗎?

不會的,我們天黑時間的早晚,主要還是受緯度影響,地形影響因素並不大。帶正電的物體與不帶電的物體接觸後 電子由不帶電的物體轉移到帶正電物體上一部分!北方冬季天黑的早,南方夏季天黑的早。南北方哪邊先黑天主要是受緯度影響的,北方比南方緯度高。並且不同的季節,先後還會有變化。夏季,太陽偏向地球北方,我國都是...

愛因斯坦說有質量的物體不可能達到光速,又說宇宙膨脹超過光速,自相矛盾

艾伯史密斯 並不矛盾,相對論要求的是有效資訊傳遞速度不能超過光速,宇宙膨脹雖然超過光速,但是並不能用來傳遞有效資訊。愛因斯坦在1905年建立狹義相對論,以光速不變原理和狹義相對性原理為基礎,推匯出物體運動速度不能超過光速,而且有靜止質量的物體不能達到光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其實早在麥克斯韋建立電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