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時間 2021-05-13 03:15:36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鄭和(1371~2023年)是雲南昆陽(今雲南省晉寧縣昆陽鎮)人,回族。本姓馬,曾祖父叫拜顏,祖父、父親都叫哈只。洪武十五年(公元2023年),鄭和的父親病故,拋下13歲的他和另外五個兄弟姐妹。

鄭和本人除信奉伊斯蘭教外,對佛教及民間崇奉的神,如東南沿海的海神天妃也並不排斥。據明初人的記載,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嶽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真是儀表堂堂,氣度非凡。

大概就在其父去世前不久,他入宮當了宦官。在宮中,皇帝后妃都叫他「三保奴」(或「三寶奴」),一般人都叫他三保。在靖難之役中,他跟隨燕王征戰有功,被提升為太監,賜姓鄭。

鄭和下「西洋」,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業績,至今仍然家喻戶曉,所謂「西洋」,是古人的地理概念,元朝時已有這樣的叫法了。大體上以婆羅洲為界,婆羅洲以東的,稱東洋,以西的,稱西洋。鄭和航海所經之地,大部分在婆羅洲以西,所以一般稱「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永樂三年(2023年)七月到永樂五年(2023年)十月。他建造了不少大船,有的長44丈,寬18丈。這次首航,鄭和率領將士27800餘人,大海船208艘,船上有航海圖、羅盤針。

並帶了大量金銀錢鈔。這支航行隊伍航船的體積之大、裝置之先進,在當時都是世界第一。鄭和與副使太監王景弘從蘇州劉家河(今江蘇太倉東瀏河鎮)出發,泛海至福建,繼由福建五虎門揚帆,首先抵達古戰(越南南部),後歷爪哇(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暹羅(泰國)、滿剌加(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蘇門答臘(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南巫裡(印度西岸的mabar)、古裡(印度西岸的科澤科德)、錫蘭(斯里蘭卡)等國。

他沿途宣讀永樂皇帝的詔書,賞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力威懾。他還活捉了剽掠海上、橫行無忌、原籍廣東的海盜陳祖義,後被斬於京中市上,從此海道安寧。朱棣對這次遠航非常滿意,因為各國使者也隨船來朝拜。

朱棣一一賞賜,並對鄭和等予以表彰。

永樂五年(2023年)十月至永樂七年(2023年)七八月間,鄭和二下「西洋」,航行所至之地有占城、爪哇、南巫裡、古裡、柯枝(印度柯欽)、錫蘭等國。永樂七年(2023年)十月至永樂九年(2023年)七月,鄭和三下「西洋」。永樂十一年(2023年)十月至永樂十三年(2023年)八月,鄭和四下「西洋」。

這次超過印度以西,到達波斯灣,先後抵達溜山(馬爾地夫)、忽魯謨斯(波斯灣口ormuz)等地。鄭和的五下「西洋」,在永樂十五年(2023年)五月至永樂十七年(2023年)八月。先後到達阿丹(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亞丁)、麻林(肯亞馬林迪)、木骨都束(索馬利亞摩加迪沙)、卜剌哇(索馬利亞布臘瓦)、刺撒(亞丁和佐法爾之間)。

這次航行到達了遙遠的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一帶。鄭和返航時,滿剌加、忽魯謨斯、古裡等19國的朝貢使者偕行,增強了明朝與這些國家的聯絡。鄭和還帶回了不少珍禽異獸,如獅子、金錢豹、大西馬、駝雞等。

永樂十九年(2023年)春天,鄭和再下「西洋」,次年九月歸來。

鄭和的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開始於宣德六年(2023年)一月,到宣德八年(2023年)七月歸來。相距第六次航行已經十年。這十年間,朝中政局發生很大變化。

朱棣死後,鄭和失去了靠山,只能在南京守備任內度過寂寞的歲月。仁宗朱高熾的去世,宣宗朱瞻基登位,執掌乾坤數年,卻不見海外諸國來朝貢。他認為這未免是國威不張,有失面子,這才想起先朝老太監鄭和。

於是命令他和王景弘再下「西洋」。

鄭和七下「西洋」,歷時28年,所到之處,不下37國,南至爪哇,北抵麥加,西達赤道之南的非洲東岸。他是赤道非洲東海岸的頭一個發現者,是世界航海史上傑出的先驅者。在世界航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航海家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當他們在浩渺汪洋的驚濤駭浪中艱難地航行時,都比鄭和的第一次下「西洋」要晚80年至90年以上。

鄭和作為一名朝廷**,一生中率領船隊七次遠航不僅促進了中外交流,更顯示了當時中國航海事業的先進、發達,同時也顯示了中國當時的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2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七下西洋,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遠航,促進了我過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和經濟交流。鄭和是我果也是世界上的偉大的航海家。

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明初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鄭一鈞在主題為《人類歷史轉軌時期偉大的和平實踐》報告中提出,2023年,鄭和首次下西洋,揭開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動的序幕。鄭一鈞說,由於世界性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東西方交通為之大變,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逐漸打破了全球東西方之間、各大洲不同地區之間相對封閉隔絕的狀態。

這對人類社會與國際關係,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導致人類社會日益具有世界性,從此進入一個帶根本性的歷史轉軌時期。在這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發生於東方的鄭和航海壯舉,讓大批中國人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臺上,以偉大的和平實踐,譜寫了十五世紀初人類文明史上的壯麗篇章。臺灣中華鄭和學會理事王桂巖與鄭一鈞觀點相近。

王桂巖說,鄭和率領兩百餘艘船隻、兩萬七千餘人員的龐大艦隊出使遠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將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驚了西洋的航海冒險家,激起了他們東來的慾望,進而使世人認識了海洋,開闢了海上航道,增進了世界經濟繁榮及文化交流。

嘗試建立和平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

專家們認為,與同時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人大航海,推動大批中國人以空前的規模走向海洋,是為了以中國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鄭一鈞說,中國傳統的政治哲學,是以「仁」、「恕」為核心的價值理念。鄭和使團在海外努力傳播中華文教,與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和諧發展,是一脈相承的。

這種「大同」與「和諧」的理想,也是各國人民嚮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種表現,反映了海外各國人民嚮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印度尼西亞三寶壟市儒學會會長林義彪從自己家鄉人民對鄭和的崇拜來表述鄭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義。林義彪認為,鄭和下西洋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外關係的豐碑。

鄭和航海圖也被以後的西方航海家所利用。他說,鄭和下西洋,向各國推廣中國的農業和手工業的先進技術,傳播了文化文明,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

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

鄭和下西洋,固然有其**上的貢獻,因為當時明代的陶瓷、絲綢、錢幣等,多為東南亞各地人民所喜愛及需要;而產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為國內所需要,這種各取所需的現實,使鄭和的遠航彰顯了**的重要性。但專家們認為,鄭和遠航影響之持久深遠的,還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海洋科技系教授瓊斯把鄭和下西洋傳播東方文化的旅程稱為傳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稱其比穿越中亞的絲綢之路影響更為深遠。

王桂巖則認為,一方面,就中華文化的西傳而言,鄭和所到之處,往往立石紀功,宣揚中國文化;另一方面,西洋**教大量傳入中國,同時使西洋的數學、理化、天文等學術教材也隨之傳入,使西洋現代化的科技學術啟蒙了當時的高階**及知識分子,這也是鄭和出使對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

3樓:采采柔逸

歷史意義有一下幾方面:

1、鄭和遠航,促進了我過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和經濟交流。

2、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這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

3、讓大批中國人從此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臺上展示自己。

鄭和率領兩百餘艘船隻、兩萬七千餘人員的龐大艦隊出使遠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將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驚了西洋的航海冒險家,激起了他們東來的慾望,進而使世人認識了海洋,開闢了海上航道,增進了世界經濟繁榮及文化交流。

4、以中國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

5、促進文化交流。西洋**教大量傳入中國,同時使西洋的數學、理化、天文等學術教材也隨之傳入,使西洋現代化的科技學術啟蒙了當時的高階**及知識分子,這也是鄭和出使對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

4樓:匿名使用者

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如果以軍事\戰爭為手段,明朝就會成為海上霸主.

5樓:無根飛行

宣揚了明朝的國威,促進了與各國間的友好來往和交流而且推動華僑移居南洋,促進了南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6樓:神勇無敵鐵算盤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

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

「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鄭和遠航七次,每次航行約兩年,總計航程逾30萬公里,訪問40餘國,到達印度洋周邊地區及非洲東海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在近日舉行的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暨海洋觀論壇上,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高度評價了明代航海家鄭和的航海壯舉,認為他們當之無愧的「世界海洋第一人」。

7樓:勾星星姬歌

歷史意義有一下幾方面:

1、鄭和遠航,促進了我過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和經濟交流。

2、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這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

3、讓大批中國人從此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臺上展示自己。

鄭和率領兩百餘艘船隻、兩萬七千餘人員的龐大艦隊出使遠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將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驚了西洋的航海冒險家,激起了他們東來的慾望,進而使世人認識了海洋,開闢了海上航道,增進了世界經濟繁榮及文化交流。

4、以中國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

5、促進文化交流。西洋**教大量傳入中國,同時使西洋的數學、理化、天文等學術教材也隨之傳入,使西洋現代化的科技學術啟蒙了當時的高階**及知識分子,這也是鄭和出使對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任何歷史意義

鄭和先後七下西洋,沿途經過南洋 印度洋,最遠到達了非洲東岸的紅海。途中經歷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此舉弘揚了大明國威,與海外諸多國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構建和諧世界應借鑑其平等友好的處事理念。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元氣小小肉丸 1 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2 廣泛的傳播了中華文明 3 把中國同亞非國家之間的...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是什麼,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夜丶玄 1.鄭和下西洋所體現的中華民族熱愛和平 睦鄰友好 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2.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明初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 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當時的皇帝是朱棣,他是篡上的,據說是為了尋找那個未死的小皇帝 被篡的那位 還有炫耀國力的意思。鄭和是外國人 色目人 他的目的是尋找聖地麥加。所以最後一次他米有跟船回國,自己一個人離開了船隊。推薦 曉說 一,講的很有意思。優酷上有,個人感覺很好看。1.宣揚明朝國威 政治目的 2.擴充套件海外 經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