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符是什麼,在古代兵符代表什麼?

時間 2021-07-05 09:22:30

1樓:腓尼基帆船

關於兵符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春秋,也叫虎符,形狀如虎,代表國家最高的軍事權力,平常的時候,將軍只有半個虎符,另外一半在皇帝或諸侯王手中。如果想要調動軍隊必須拿皇帝手中的虎符去見將軍,如果兩個虎符相對吻合,就可以用皇帝親筆寫的旨意來指揮軍隊了。虎符和詔書缺一不可,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帶兵的將領擅自行動,也能避免謀反者假傳旨意調動軍隊。

2樓:兔子和狡猾的狐狸先生

兵符是古代皇帝用來控制手下將領的一種手段。

讓大將出去領兵但是隻給半邊的兵符,這個時候大將能調的兵應該比較少吧。然後有大動作的時候才會把另外半邊兵符交給大將。兩塊兵符合在一起才能完整的傳達將令。跟帥印是不一樣的

3樓:從素芹佘寅

古代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用銅,玉或木石製成,作虎型,又稱虎符。製成兩半,右半留存在國君,左半交給統帥。

4樓:蓋健魏河

控制兵權的一個證明

可以說是身份證

5樓:樹熙倪鴻煊

就是一種表示指揮權的信物

6樓:瑞嫚書香天

古代用來調兵的

一般在皇帝手裡

戰時交給主帥

戰後歸還

在古代兵符代表什麼?

7樓:鰝箔胤

權利 掌握兵符就是掌握了一個國家的命脈 古代都是認符不認人的

8樓:翱翔

有兵符就可以調動軍隊

9樓:

沒有兵符,軍隊聽誰的呢

古代的兵符是否一次性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親,你把兵符想的太簡單了。

首先,兵符只是調兵的信物,而軍事行動調兵還需要詔書的,調兵前,要先出示詔書,再合符,才能調動軍隊。比如說「信陵君竊符救趙」,那是因為魏王已經寫好了詔書,軍隊已經調動,只是統兵將領晉鄙畏敵不前,信陵君才偷了虎符,奪去了指揮權。如果沒有魏王出征的詔書,信陵君偷一百個虎符都沒用。

第二,你有一個誤區,認為國家只有一個兵符,其實這個認識是錯的。西漢以後兵符管理非常嚴格,實行一地一符,一軍一符,一個兵符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調動不同的軍隊,更不會出現一隻兵符調動兩隻以上軍隊的情況,以唐朝為例,最多時全國有64個兵符。

第三,兵符制度是把**指令、將軍統領和兵員管理嚴格區分開的,以漢朝為例,比如西域有戰事,那麼皇帝先頒佈詔書,將詔書和兵符給選定的將軍,將軍帶著詔書和兵符趕到西域都護府,出示詔書,再將皇帝給的兵符與西域都護所持有的兵符合符,才能調動兵符所指定的軍隊。

第四,兵符使用有期限,一般以詔書所說為準,將軍在使用完兵符後,要立即將兵符上交。如果戰事久拖不決,將軍要上書皇帝說明理由,皇帝如果起了疑心,還會派出監軍,甚至收回兵符(同樣要頒佈詔書)。

另外,兵符還有陰陽印、紋理、暗記、陰契、密缺等防偽措施。

總之,皇帝沒有那麼傻的。

11樓:風景

首先,兵符只是調兵的信物,而軍事行動調兵還需要詔書的,調兵前,要先出示詔書,再合符,才能調動軍隊。比如說「信陵君竊符救趙」,那是因為魏王已經寫好了詔書,軍隊已經調動,只是統兵將領晉鄙畏敵不前,信陵君才偷了虎符,奪去了指揮權。如果沒有魏王出征的詔書,信陵君偷一百個虎符都沒用。

第二,你有一個誤區,認為國家只有一個兵符,其實這個認識是錯的。西漢以後兵符管理非常嚴格,實行一地一符,一軍一符,一個兵符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調動不同的軍隊,更不會出現一隻兵符調動兩隻以上軍隊的情況,以唐朝為例,最多時全國有64個兵符。

第三,兵符制度是把**指令、將軍統領和兵員管理嚴格區分開的,以漢朝為例,比如西域有戰事,那麼皇帝先頒佈詔書,將詔書和兵符給選定的將軍,將軍帶著詔書和兵符趕到西域都護府,出示詔書,再將皇帝給的兵符與西域都護所持有的兵符合符,才能調動兵符所指定的軍隊。

第四,兵符使用有期限,一般以詔書所說為準,將軍在使用完兵符後,要立即將兵符上交。如果戰事久拖不決,將軍要上書皇帝說明理由,皇帝如果起了疑心,還會派出監軍,甚至收回兵符(同樣要頒佈詔書)。

另外,兵符還有陰陽印、紋理、暗記、陰契、密缺等防偽措施。

總之,皇帝沒有那麼傻的。

比如劉邦就偷過韓信的兵符,劉邦本人調不動軍隊?

??還看過資料很多古代將軍被收兵權,是有一個象徵性的標誌,兵符還是什麼的,,,

以前不是皇權最高嗎??難道軍隊出動只看兵符不看人??

還有對以前皇權和軍隊好多事情不解,,比如地方軍好象不聽皇帝調遣,,還有打仗的時候通訊那麼不發達,

12樓:機關快

不是一次性的。

首先,兵符只是調兵的信物,而軍事行動調兵還需要詔書的,調兵前,要先出示詔書,再合符,才能調動軍隊。比如說「信陵君竊符救趙」,那是因為魏王已經寫好了詔書,軍隊已經調動,只是統兵將領晉鄙畏敵不前,信陵君才偷了虎符,奪去了指揮權。如果沒有魏王出征的詔書,信陵君偷一百個虎符都沒用。

第二,你有一個誤區,認為國家只有一個兵符,其實這個認識是錯的。西漢以後兵符管理非常嚴格,實行一地一符,一軍一符,一個兵符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調動不同的軍隊,更不會出現一隻兵符調動兩隻以上軍隊的情況,以唐朝為例,最多時全國有64個兵符。

第三,兵符制度是把**指令、將軍統領和兵員管理嚴格區分開的,以漢朝為例,比如西域有戰事,那麼皇帝先頒佈詔書,將詔書和兵符給選定的將軍,將軍帶著詔書和兵符趕到西域都護府,出示詔書,再將皇帝給的兵符與西域都護所持有的兵符合符,才能調動兵符所指定的軍隊。

第四,兵符使用有期限,一般以詔書所說為準,將軍在使用完兵符後,要立即將兵符上交。如果戰事久拖不決,將軍要上書皇帝說明理由,皇帝如果起了疑心,還會派出監軍,甚至收回兵符(同樣要頒佈詔書)。

另外,兵符還有陰陽印、紋理、暗記、陰契、密缺等防偽措施。

兵符,指古代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用銅,玉或木石製成,作虎型,又稱虎符。製成兩半,右半留存在國君,左半交給統帥。調發軍隊時,必須在符驗合後,方能生效。

古代兵符是幹什麼用的,古代行軍打戰時兵符可以調動軍隊,為什麼有這一用途,有什麼象徵意義嘛?

張老師情感分析 指古代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用銅,玉或木石製成,作虎型,為虎符。製成兩半,右半留存在國君,左半交給統帥。調發軍隊時,必須在符驗合後,方能生效。虎符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銅製 虎形 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 左符在將領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

古代的兵為什麼只認兵符不認人,為什麼古代軍隊只認虎符不認人呢?

如果將領叛變,一聲令下難道兵士們就要跟著叛變麼?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古代就產生了兵符一說,兵符是一個斷成兩塊的物事,一塊在將領手上一塊在皇帝手上。一般發令的時候是皇上的兵符與將領的兵符拼湊在一起,證明軍令有效。當然,這是理想的狀況,其實古代的將領只要把握住軍心,有時候並不需要兵符的交接即可發令 將在外...

古代的諾是什麼意思,諾在古代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皓凌 應答的聲音,表示同意。一般是上級對下級施加命令時,下級應允時使用 諾在古代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司經賦庚妃 諾答應的聲音,表示同意。許諾。承諾。諾言。一般用於上對下 尊對卑或平輩之間。卑對尊用 謹諾 古時批字於公文之尾,表示許可叫 諾 猶今簽字。諾姓。人的姓。 彤學名徭漾 漢代 諾 表示 是 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