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和特點

時間 2021-08-30 09:04:32

1樓:匿名使用者

1.發展歷程:

戰國時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韓非子提出建立君主****集權制國家的主張;商鞅變法建立縣制,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正式建立了**主義**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政大權;**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實行郡縣制。

西漢鞏固: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問題,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主義**集權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礎。

隋唐完善:創立科舉制,有利於選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使**主義**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北宋加強:北宋初年,「杯酒釋兵權」解決兵權的問題;將地方的政權、財權和軍權收歸**。**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

元朝新發展: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是加強**集權的新舉措。

明清達到頂峰(衰落):明朝**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設軍機處,大興***。**主義**集權制度達到

頂峰。評價:

(一)雙重作用。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

如:秦朝、清朝前期維護國家統一。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

如秦朝修築長城、隋朝開鑿大運河。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又利於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融合。

消極作用:①**容易形成**、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如秦朝**。

②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鉗制了思想,束縛了文化。如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清朝「***」。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發展。

如明清時期。

2.特點:

1、夏商周時期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宗法制,這一時期政治制度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在王位和爵位的繼承上實行世襲制;在地方管理上實行分封制;在王族內部實行以嫡長子繼承製為特點的宗法制。

2、秦國統一了六國後建立了秦朝。秦朝創立了封建**主義**集權制度,初期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以皇帝為中心形成從**到地方的統治機構;官位不世襲,實行俸祿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職有明確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牽制。

3、「漢承秦制」,由漢至元**主義**集權制度逐步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受到制約而削弱;**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4、明清時期,轉制主義**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主要呈現以下特點:廢丞相、設內閣和六部、增設軍機處;**機構的設立和職權完全服從**王權的需要;廢行省,設三司,直接隸屬**,**對地方控制進一步加強;大興***,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不斷加強。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歷史上的君主**集權制度從秦始皇以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從秦的郡縣、宰相制歷經短暫的曾帶來巨大混亂的分封制,到隋唐就過渡到三省六部制,初步實現了分權和對皇權的制約,但還未解決軍人干政問題。到宋代以後徹底解決了軍人干政問題,實現了現代意義上的文官控制軍隊,政治上皇權對大臣的控制進一步放鬆,「言官不以言辭致罪」,祖訓不殺大臣,人命關天等都是人文精神得到重大發展的體現。而西方同期還處於黑暗的中世紀。

除了明初的幾個皇帝外,明朝是皇權進一步衰落,內閣制雛形出現,到中後期基本實現文官集團治國(類似於現代西方公務員制),皇帝完全可以不理朝政,皇帝只能靠廠衛特務組織制衡文官集團。大臣罵皇帝屢見不鮮,海瑞還因此升官。人文、政治思想空前活躍,出現非君浪潮。

宋、明兩度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完全可以看作中國君主**集權制度已發生重大轉向。政治制度也同樣處於虛君實相制、內閣制前期,繼續發展下去完全可以進入君主立憲制。

還是看史學大家錢穆先生寫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考》吧。很詳細嚴謹的專著。

3樓:哭無罪

以法建國 亂法而滅

以武建國 自生內亂

法全而盛 法亂而自亂 終變新法

特點文以權弄國 武以兵禍國

皇權集中與分散的較量

簡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歷程和特點 求答

4樓:老王愛看片

演變歷程:

**集權脈絡: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縣制)——西漢(推恩令、刺史制)——唐(節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廠衛制)。

君主**脈絡: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漢(中外朝制)——魏晉南北朝(三長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書省制)——明(廢宰相、設內閣、司禮監)——清(南書房、軍機處)。

選官用官制度脈絡:西周(世卿世祿制)——秦(軍功爵制)——漢(察舉制、徵辟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舉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則天首創武舉、殿試,明朝開始限定考試內容為四書五經,採取八股取士)。

特點:中國政治歷史的3大主線是:**集權不斷加強、君主**不斷加強、人才選拔不斷公正規範化。

古代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1、積極作用

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③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有利於民族大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和提高,使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領先於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極影響

①政治上,君權**易形成**統治和導致腐敗現象的出現,成為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方面獨尊一家,箝制了人們的思想,「萬馬齊喑」,嚴重阻礙了科學發展。

③經濟上,在明清時期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徵和發展階段 5

明朝政治制度的特點及歷史影響力

中國統一與其政治制度發展演變的關係 10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變化

5樓: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從人治社會到法治社會的轉變。

從夏商周春秋戰國的先秦時期開始,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體系就逐漸變得健全和完善起來。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深受血緣關係的影響,從夏商王朝時期伊始,世襲制和宗法制逐漸嶄露頭角。

隨著秦漢大一統,出現了**集權制度,特別是以皇權獨尊為核心的官僚體制成為了當時社會的主宰。此後,明清朝代的政治制度變成為高度集權的君主**主義。從此,古代中國開始走向衰落之路,近代中國開始顯現。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包括

1、中國政治制度的歷史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過程,從未中斷,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權為中心,高度集中權力。在人神關係上,鼓吹君權神授,君權至上,以神權服務於君權。在君臣關係上,宣揚君令臣從,臣效死忠,下級服從上級,全國依附君主。

在權力配置原則上,君主一人全面壟斷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財政、軍事和文化教育大權。

3、人治高於法治。雖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訂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尤其是君主的言論,可以任意衝擊、取代法律。

4、完備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國古代政治機構的設定相當完備,從君主到臣僚,從**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連,統治法網嚴密周全。

5、宗法制度的殘餘嚴重影響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設,父權的觀念滲入到國家政治制度中,居家為孝,事君為忠,藉助父權來加強君權和行政權。

6、在漫長的政治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儒家經典是君主**制度的理論基礎,是歷代各項制度與政策的依據。政治制度與倫理道德相結合,儒家學術思想長期影響古代政治制度。

7、調整倫理關係與等級秩序的禮制,得到行政法的確認而與政治制度結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嚴密的等級制度,造成嚴重的官民對立現象。

如何理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開放性

集權制的高度發展,使地方再也無法跟 抗衡,完善的御史制度使得百官嚴於自律,道德的管教和儒教的拘束,使得讀書人少了一些奸滑。 開放?形象的說就是幾個像魏徵 包拯一樣的名相賢臣指點江山 縱論時政! 簡單的說來,夏商時期,中國還處於氏族和奴隸制社會混合階段,政治結構基本是首領公推和貴族民主,雖然有所謂的 ...

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內容是什麼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 神權與王權的結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帶有濃厚的神權色彩,通過壟斷神權以加強王權。2 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了國家的政治結構。宗法分封制是互為表裡的,分封制鞏固了西周的統治秩序,宗法制加固了集團內部的團結。3 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隨著血緣關係的淡化和力量對比的變...

中國古代監察制度,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演變

有啊 錦衣衛嘛 就算沒有 也有刑司 等等 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演變 中國古代監察制度具體名稱表 1 春秋戰國 御史兼有監察的使命,但這個時期還沒有專職的監察機構。2 秦 建立御史大夫府為 監察機構,在地方設定監郡御史。3 漢 在 設御史府的同時,增設丞相司直和司隸校尉為 監察官,在地方設立十三部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