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歷史上哪些國君為統一天下起了作用

時間 2021-09-02 10:12:58

1樓:春風十里不如你耶

一、秦孝公

秦國的崛起可追溯到秦孝公變法。秦國立國較晚,又偏處關中一隅,在戰國中後期仍然是綜合國力較弱的一個諸侯國。如果不能變法圖強,秦國兼併六國無異痴人說夢。

秦孝公看到了這一關鍵點,起用並重用商鞅,施行變法。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發展,國富兵強,由此奠定了秦滅六國的經濟基礎與軍事基礎。秦孝公出色地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重任,變法圖強為秦國以後的快速持續發展夯實了根基。

二、秦惠文王

秦孝公下世,繼位的秦惠文王雖然車裂了商鞅,但商鞅的法令卻沒被廢止。因此,秦國的崛起並未因秦孝公和商鞅之死而中斷。秦惠文王不因人廢法,實為過人之舉。

秦惠文王即位後,隨著商鞅變法後秦國的迅速崛起,六國有識之士意識到秦國的強大對他們構成了潛在的威脅,於是積極尋找對策,開始用聯合(合縱)的辦法對付秦國。這是秦國崛起之後面臨的新的重大課題。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六國聯軍將會重創秦國,秦國的強盛也會因此夭折。雖然,此時東方六國中的任何一國都不足以對強秦構成重大威脅,但是,若六國聯合成功,以六國之力攻打一秦,即使秦國已經很強大,仍然是無法承受的。

在這種情況下,秦惠文王審時度勢,重用縱橫家張儀。張儀根據新的形勢與發展勢態,針鋒相對地提出了連橫策略,對六國一一瓦解,逐個擊破,最終化解了六國的合縱之謀與軍事行動。秦惠文王也為秦國統一大業的繼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傑出貢獻。

三、秦武王

秦武王重視齊使,以示秦、齊夾擊韓、魏之形,斷絕韓、魏趁秦武王新立攻秦妄想。 又派樗裡疾與韓使歡娛,敘秦韓之好,以此羈縻韓國。

樗裡疾的母親是韓女,秦武王的母親是魏女,是秦惠文王與魏襄王結盟時定下的姻親。此時,齊國孟嘗君為齊相,壓迫魏國,魏國權衡利弊,在秦齊之間左右搖擺。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秦武王與魏襄王在臨晉(今大荔東)相會,鞏固秦、魏聯盟。通過一系列緊張的外交活動,秦武王穩住周邊鄰國,使其不能趁秦新君初立圖秦。其後,開始著手解決秦國**的魏籍權臣問題,然而因秦武王意外身死,並未完全執行。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韓、魏、齊、楚、越懷著不同的目的來祝賀嬴蕩即位為新的秦王。秦武王親自接見越國使者,與越國達成夾擊楚國的密約,以此制楚。

越國在勾踐滅吳後成為東南大國,國力強盛,此時是僅次於楚國的第二大國。楚、越水土相接,人文相近,彼此以為害,一直都在謀劃消滅對方。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蜀相陳莊作亂,殺死蜀侯通國。秦武王派甘茂平定蜀國叛亂,誅殺陳莊,並派兵攻打義渠、丹犁。

四、秦昭襄王

早年在燕國為人質。秦武王去世,回國奪位,是為秦昭王。即位初期,宣太后當權執政,外戚魏冉處理庶務,任用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國、楚國,攻取魏國的河東郡和南陽郡、楚國的黔中郡和郢都(今湖北江陵市)。

聽從范雎之言,奪取宣太后、魏冉的權柄,正式親政。文以范雎為相,武以白起為帥,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發動長平之戰,大勝趙軍。

攻陷東周王都洛邑,俘虜周赧王,遷九鼎於咸陽,結束了周朝八百年統治,奠定了秦國統一戰爭的勝利基礎。然而,長年征戰,民生凋敝,受到了東方諸侯國的聯合打壓,之前戰果一一丟棄。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去世,終年七十五歲,諡號為襄。

五、秦始皇

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

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2樓:起名太麻煩

秦孝公,實施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發展,國富民強,奠定了秦滅六國的經濟和軍事基礎。

秦惠文王,繼續實施商鞅變法措施,採用縱橫家張儀形勢與發展勢態,針鋒相對地提出了連橫策略,對六國一一瓦解,逐個擊破,最終化解了六國的合縱之謀與軍事行動。秦惠文王也為秦國統一大業的繼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傑出貢獻。採用司馬錯建議,奪取巴蜀後來成為天府之國,擴大了秦國的領土,為後來的滅國提供經濟基礎和戰略優勢(滅楚)。

秦昭襄王,任用白起為將,軍事力量佔有壓倒性優勢,長平之役後再無一國可與秦國抗衡。採用範睢為相,採用遠交近攻,奠定秦滅六國戰略方針,進一步鞏固了秦國的優勢。

秦莊襄王,任用呂不韋為相,期間攻取宜陽、成皋、滎陽軍事重鎮,為後來馬踏中原做好準備。

秦王嬴政,除掉嫪毐集團、呂不韋集團鞏固王權,嬴政面對歷史賦予他的使命,毫不猶豫地發動了統一戰爭。統一戰爭的序曲就是繼續大規模地削弱趙國。此時,韓非入秦勸嬴政首先攻趙,因為趙國的力量還比較強大,只有先打垮了趙國,秦國才可能最終完成統一大業。

所以,在從罷免呂不韋到發動滅韓戰爭期間,嬴政連續對趙國用兵,其間兩次被李牧打敗。儘管如此,滅趙已是嬴政完成統一大業的既定方針。

嬴政制訂的先滅韓,繼而滅趙、魏的順序是完全正確的。在統一天下的整個程序中,除了在滅楚問題上,嬴政基本上沒有犯什麼錯誤。在嬴政滅了韓、趙、魏三國,擊潰燕軍主力並基本滅燕之後,天下只剩下齊、楚兩國。

嬴政此時有些自滿,他聽信了李信二十萬軍隊就能滅楚的話,對老將王翦所持的滅楚非六十萬軍隊不可的建議不以為然,反而認為王翦因年老而怯戰。結果,李信大敗而歸。事實證明,王翦有先見之明。

嬴政此時完全不顧及個人的尊嚴、臉面,立即登門向王翦道歉,起用王翦率六十萬大軍滅楚,並且答應了王翦所有的財產要求。最後,王翦順利滅楚最終滅掉六國。

歷史上有哪些霸氣的話,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一句話是什麼?

資料不詳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五句話 一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是漢朝名將陳湯在給皇帝漢元帝的奏摺裡的一句話,當時陳湯出使西域,以超凡的膽量和智謀,出奇兵讓西域各國畏服。可惜的是,陳湯回朝之後,不但沒有 行賞,反而被多方攻擊,說他假傳聖旨,犯了大罪。最後好在漢元帝英明,最終赦免了陳湯的死罪,還賜爵封金...

秦國歷史上第一位君主是誰,秦國第一個皇帝是誰?

秦非子 前900年 前846年 約前900年東周孝王封贏非子於秦邑 今甘肅省清水縣東北 始建秦國。秦非子,前900年 前846年 周朝人,顓頊 傳說中的中國上古部族首領 後裔。其先祖大費 即伯翳,又作伯益 佐舜馴服眾多鳥獸,舜賜姓嬴氏。後來伯益後裔造父為周繆王御馬平定徐偃王之亂有功,繆王以趙城封造父...

為什麼在我國歷史上,完成大統一的王朝存在的時間都不長

山魈木客 都不長?說反了吧,統一比 長,周300年,漢300年,唐也三百年,明清也是 牛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是有歷史的必然性的,追求馬克思主義我覺得就是為了這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有些朝代時間的時間也很長了. 確實是說錯了,從秦朝統一中國,建立封建王朝以來,我國長期以來就是以一個統一的多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