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不利於選拔人才的是什麼,科舉制這一項選拔人才的制度,科舉制的影響是什麼?

時間 2022-03-18 16:20:16

1樓:木木賀蘭銀

科舉制度是一個社會階層流動的有效機制。因為它的競爭機制相對公平,透明,有規則,可預期。雖然寒門子弟因為教育資源少,但是也是可以通過科舉來鯉魚跳龍門。

不利一面,就是對自然科學的輕視,以及科舉和為官技能之間「專業不對口」,科舉考試很厲害不代表其施政能力厲害。所以,需要師爺和幕僚來出主意。

2樓:快樂至上玫瑰

科舉制應該是有利於選拔人才吧,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分封制,開科舉選拔人才,讓天下寒門子弟看到希望!

科舉制這一項選拔人才的制度,科舉制的影響是什麼?

3樓:石小希

1、積極影響

(1)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任職。

(2)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

(3)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2、消極影響

(1)由於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

(2)由於入仕途徑單一,只有通過科舉考試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發財的想法,所以導致追求部分士人產生了畸形的價值觀,從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會悲劇。

(3)科舉制度導致官場腐敗。

4樓:粉紅月夜

在隋唐實行科舉制度之前,國家人才基本上都是各大家族門閥舉薦上去的,所以寒門子弟(也就是農村窮人家孩子)很少能當大官,除非皇帝慧眼識英才!所以唐以前千百年都是世家子弟當政!科舉制就不一樣,只要讀書就可以參加科舉,有一個參加仕途的正當途徑!

5樓:匿名使用者

1、提供人才

2、為下層子弟提供向上流動的機會

6樓:杭杭杭杭杭仔仔

積極方面:

1.具有社會整合功能,下層讀書人可通過科舉制度成為****,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2.考試內容多為儒家典籍,推動了儒學的發展。

3.鞏固國家統一。

4.以科舉制度作為選官制度,傳到世界各地,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

消極方面:

1.注重考試成績,形成了重才輕品的社會局面。

2.在當時社會及後世形成了官本位思想。

3.考試內容死板,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的主要依據

科舉制度是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科舉制度廢除在什麼時候?

7樓:愛被知識問到人

清朝末年

2023年(光緒三十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壽時增開的「甲辰恩科」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科科舉考試。

2023年9月2日(光緒三十一年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批准了張之洞與袁世凱等人遞呈的《請廢科舉折》奏請,頒詔《清帝諭令停科舉以廣學校》,宣佈自光緒三十二年(2023年)起「廢除科舉制」。

8樓:

科舉制度延續了一千多年,正式廢除是在清朝末年

科舉制度的「歷史合理性」是什麼?這對當今社會的人才選拔有什麼歷史借鑑價值?

9樓:地煞

歷史價值:

(1)政治方面: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擁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任職。

(2)教育、社會風氣方面: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

(3)文學藝術方面: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制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於**所有,允許自由報考(即「懷牒譜自薦於州縣」,與察舉制的「他薦」相區別)和主要以成績定取捨四個顯著的特點。

科舉制極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啟蒙影響深遠。

10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科舉制度對於現代人才的選拔有以下借鑑意義:

第一,要設法建立任人唯賢的制度,儘可能避免任人唯親的現象發生。科舉制度的考試就是為了避免任人唯親而設立的;

第二,要設法從多個角度考察人才,而不能僵硬化、死板化,這是科舉留給後人的反面教材。

在科舉考試沒有出現之前,古代人才是靠什麼選拔出來的?

11樓:

戰國時期的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就廢除了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制度,在秦朝統一6個國家之前,已經建立起了一個系統的**任免的制度,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2023年發現的一個墓葬裡面,在死者的身邊放著許多的竹簡,上面寫了不少秦國的法律。其中就有任命和免除**職務的法律。

秦朝的時候任命一個**需要怎樣的條件呢?最基本有三條,首先家裡要有錢,當初韓信還沒有投奔項羽到軍隊的時候,在家裡遊蕩,就是因為他是個沒有錢的普通百姓,不能夠被推薦成為一個**。其次要學會寫字,要懂法律,不管你相不相信,隸書這種文字的樣式居然是秦朝監獄的人發明的。

他們要寫的文字太多,容不得他們慢慢吞吞的。

所以就發明了這種簡化字的隸書,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至少要17歲以上才能夠有擔任官職的資格,法律上寫的明明白白,17歲以上才能夠成為**,這些當然只是做**最起碼的條件,具備了這些條件才有可能成為**。接下來就是漢朝在開始的時候,也基本上是按照這個標準化方法來選擇各地的各個階層的**。

但是逐漸就發現這個辦法好是好,可是吸引人才方面還不夠廣泛。到了漢武帝的時候,一個新的命令就出現了。漢武帝告訴全國,要求全國各地舉孝廉一個人。

後來東漢時期實行了另一種制度,到了東漢末年。社會政治的腐敗,察舉和徵辟也不可能實行下去了。

12樓:我在喝水

一開始設世襲制,兒子繼承父親的官職。後來有了察舉制,由在職**推薦人才。在科舉考試之前,古代人才的選拔都是帶著偏見,人為的挑選人才。

13樓:周生閒來讀歷史

周朝是根據血緣關係繼承職位的,但是難保下一任的質量,於是漢朝採用察舉制和徵辟制,從民間選拔人才,確保人才的質量

14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的時候完全就是看別人推薦,後來,就變成了察舉制,根據你道德口碑來評定,再後來就有了九品中正制,最後到科舉制。

15樓:花海依舊

先是世襲制(爺爺傳給爸爸,爸爸傳給兒子),再是察舉制(有專人考察挑選人才),再是九品中正制……直到隋朝建立了科舉制。

16樓:小小的肥肥

漢朝實行察舉制,依靠有名望的人推薦,魏晉南北朝以後實行九品中正制,**多從世家中產生。

17樓:思谷無

戰國時期靠「世襲」制度,也就是靠血緣關係選拔人才,後來出現了通過考察、推薦來選擇賢良後來有根據一個人的孝心,勤儉來選拔人才,隨後才有了「科舉」制度。

18樓:薇薇呀嗨

先秦時期實行世官制,漢代實行察舉制,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而隋唐以後則是科舉制。

科舉制誕生時,統治者選拔人才的考試內容是A儒家經書B對時事的看法C科技知識D風俗民情

9點說史 a 儒家經書 隋朝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唐代,明經 進士兩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 墨義。帖經與墨義,都需要熟讀經傳和註釋,詩賦則需要具有很高的文學才能。宋代,王安石把 易官義 詩經 書經 周禮 禮記 稱為大經,論語 孟子 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

科舉制對當時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科舉制的創立對當時社會產生了什麼積極影響

漢代實行 察舉制 由各地方 推薦品德良好的人,入朝為官,以 孝廉 為考核標準,可是逐漸到後期,做官的機會被當地的地主霸佔,許多平民無法報效國家。晉朝的時候,實行 九品中正制 由 的子嗣入朝為官,以 士族 為考核標準 到了隋唐時期,實行了科舉制,以考試來測量一個人的能力,以 才敢 為考核標準,這種制度...

如何看待廢除科舉制的影響,科舉制度的廢除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超人越神 事實上科舉只是名字廢了,換了個馬甲叫公 而已 科舉制度的廢除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蜂鳥飛燕 科舉制度被廢除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體現在以下方面 1 廢除科舉制度,搗毀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礎 2 廢除科舉制度極大地衝擊儒家學說灌輸在國民頭腦中的 學而優則仕 的思想 3 廢除科舉制度,開啟了中國現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