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漢第乙個皇帝?
1樓:匿名使用者
劉龑是南漢高祖,原名劉巖,又名劉陟。五代十國時南漢開國者。父親是南漢追贈聖武皇帝劉謙,母親是妾段氏。
在位時依靠士人治政,盡任士人為諸州刺史,還通過科舉,每年錄用進士、明經為官,避免了武職官據地稱雄之患。
2樓:匿名使用者
南漢(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地方政權之一,位於現廣東、廣西兩省及越南北部。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現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
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為彭郡王,909年改封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為南海王。劉隱死後,其弟劉龑襲封南海王。劉龑(劉巖)憑藉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州)稱帝,稱興王府,國號「大越」。
次年,劉龑以漢朝劉氏後裔的身份改國號為「大漢」,史稱南漢。971年為北宋所滅,歷五主,共六十七年。
3樓:匿名使用者
劉龔,又名劉巖、劉險,五代時期南漢國的建立者。後梁貞明三年(917),劉龔以廣州為興王府, 「即皇帝位,國號大越,改元乾亨。立三廟,置百官,建立了割據嶺南的封建政權,轄屬四十七州,領有今廣東、廣西之地。
次年,劉龔以漢代劉氏後裔自居,改國號曰「漢」,史稱南漢。南漢自917年立國,至971年為北宋所滅,歷四主,統治嶺南五十多年。其中,劉龔在位25年,是南漢四主中在位時間最長,也是四主中較有作為,對戰亂時代嶺南的安定和建設貢獻較大的國主。
歷史上南漢是怎麼亡國的?
4樓:善若雲
南漢的國家君主死亡後他的子孫繼位,但是他的子孫的能力都不及他,所以亡國是必然的內憂還沒有解除,外患又不斷,周邊的國家不斷地來侵擾這個國家。就亡國了。
5樓:雜談趣事
南漢其實並不是乙個特別大的國家,算是之前諸侯割據的類似的乙個產物,最終亡國了,其實和傳統的亡國也很類似,統治腐敗,活力衰弱,最終被人暗害,然後死了就亡國了。
6樓:溫柔的女人
其實滅亡的這個過程也是非常惋惜的,最主要的是子孫後代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頭腦,而且沒有經營好自己的國家,兵力又不足,後來就變成了亡國。
為什麼說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國是乙個荒唐的國度?
7樓:孤獨的yu呀
因為南漢時期的皇帝乙個個昏庸無能,就連開國皇帝也是如此,只不過是佔了自己軍隊數量比較多的優勢。
8樓:三棵樹
因為南漢國出現了很多昏庸暴戾的皇帝,維護朝政,並且大肆重用宦官,導致朝廷烏煙瘴氣,是乙個非常荒唐的國家。
雲南歷史上的古滇國是在那個時期,雲南歷史上的古滇國是在那個時期
窮花仙子 好像是漢朝以前就存在的國家,在被人們發現,載入歷史後不久突然消失了,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十二三梓 滇,古族名,在今中國雲南省東部滇池附近地區。滇國 前278年 115年 是中國西南邊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國,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境內的主要民族是古代越民族的一支,歷史學家慣...
歷史上的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是怎麼回事
首先,徐州會戰和臺兒莊戰役是兩個概念。戰役 戰役是戰爭的一個區域性,直接服務和受制於戰爭全域性 也不同程度地影響戰爭全域性。會戰 戰爭雙方主力或戰區主力間的作戰。也指戰爭雙方主力的決戰。徐州會戰,共殲滅日軍2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 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戰爭初期確實取得了新 一系列勝利。...
陳橋兵變是怎麼回事,歷史上陳橋兵變是怎麼回事
易書科技 關於陳橋兵變,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趙匡胤是被部下逼著黃袍加身,雖再三揖讓,卻難辭做皇帝的責任。中國通史 就持此一說 匡胤奉命出兵時,汴京已有傳說,將士將擁立都點檢 趙匡胤的軍官之職 為天子。乃於夜深強以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逼令作天子,並逼回京,先即皇帝位。陳橋兵變 然而,歷史上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