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冶鑄業的技術進步表現在
1樓:網友
鐵器廣泛的出現與運用。
青銅技術進一步發展。
鐵製農具的運用等。
漢朝有鍊鐵技術嗎?
2樓:不曾明瞭
當然有,漢朝是冶鐵業大發展時期。
漢承秦制,工農業生產有很大增長,西漢三大手工業(冶鐵、鑄錢、煮鹽)冶鐵是最重要的,煮鹽的牢盆(煮鹽用的大鐵鍋,由官府提供)也靠冶鐵業**。
漢代的冶鐵業已真正具有全國規模,西漢49處在今山東省有12處,河南、江蘇各7處,河北6處,山西、陝西各5處,四川3處,甘肅、遼寧、安徽、湖南各1處。到東漢,生產規模更是不斷擴大,在中原文化的影響下,一些邊遠的少數民族也掌握了冶鐵技術。
對大量出土實物的分析驗證,戰國時興起的鐵範、疊鑄、鑄鐵柔化等技術,到西漢已臻於成熟,成為冶鐵作坊的常規工藝。鑄鐵脫碳處理的進一步發展,導致有意識的在高溫下炒煉生鐵料,以得到熟鐵或鋼。隨著炒鐵和百鍊鋼技術的推廣應用,鍛鐵器件明顯增多,鐵兵器全部取代了銅兵器,標誌著鐵器化程序的基本完成。
漢代發達的物質文化和雄厚的國力,就是在這發達的冶鐵生產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3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時期,出現坩堝鍊鐵法。
古代的鍊鐵方法是塊鍊鐵,即在較低的冶煉溫度下,將鐵礦石固態還原獲得海綿鐵,再經鍛打成的鐵塊。冶煉塊鍊鐵,一般採用地爐、平地築爐和豎爐3種。我國塊鍊鐵始於春秋時代,在掌握塊鍊鐵技術的不久,就煉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態生鐵,並用以鑄成工具。
戰國初期,我國已掌握了脫碳、熱處理技術方法,發明了韌性鑄鐵。戰國後期,又發明了可重複使用的「鐵範」(用鐵製成的鑄造金屬器物的空腹器)。西漢時期,出現坩堝鍊鐵法。
同時,鍊鐵豎爐規模進一步擴大。1975年,在鄭州附近古滎鎮發現和發掘出漢代冶鐵遺址,春秋戰國時代(西元前770年~前221年),據《山海經·五藏山經》記載產鐵之山有37處。漢武帝(西元前119年)在49個產鐵地區設定鐵官。東漢(西元25~220年),光武帝時,發明了水力鼓風爐,即「水排」。
我國古代水排的發明,大約比歐洲早1100多年。漢代以後,發明了灌鋼方法。
4樓:網友
中國的鍊鐵技術,在戰國末年就有了,漢朝時期更加發達!
要不然漢朝軍隊怎麼可能裝備世界上最先進的**?
5樓:方人胥
有啊,發個鏈結給你看看。
我國的冶鐵技術大約始於哪個朝代
6樓:網友
夏朝就有了,在梁州(今四川一帶),比中原和華北早得多,《尚書》有記載。梁州進貢各種鐵製品。
7樓:deserted_丶
中國最早的冶鐵是在春秋時期,時間大約在西元前6世紀。
8樓:繼潤
河北藁城臺西村商代遺址中發現一件鐵刃銅鉞,其年代相當於西元前十四世紀前後內;北京平谷劉家河商代容中期的墓葬中發現一件鐵刃銅鉞;現存於美國弗里爾美術館的二件鐵器,一件是鐵刃銅鉞,一件是鐵援銅戈,這二件鐵器傳說出自河南濬縣商末周初的墓葬。
漢代是我國冶鐵技術發展的乙個高峰時期,當時在冶鐵上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
9樓:漫閱科技
漢代是我國冶鐵技術發展的乙個高峰時期。當時已能生產白口生鐵、麻口生鐵、灰口生鐵以及白心、黑心可鍛鑄鐵,甚至還能生產與現代球墨鑄鐵金相組織極為相似的「中國古代球狀石墨鑄鐵」。可見,我國漢代的鍊鐵技術達到了成熟階段。
兩漢南北朝我國治鐵技術有何進步?
10樓:網友
漢朝:西漢時冶鐵業分為官營和私營。煤成為冶鐵的燃料,人們發明了淬火技術;
東漢時,杜詩發明水排,使中國冶鐵水平長期領先世界,宛和鞏是著名的冶鐵中心。
南北朝:鼓風機的發明是冶鐵技術的一大進步。
進入南北朝,我國出現了新的鍊鋼技術「灌鋼」。北齊信州刺史綦毋懷文依此法煉造的宿鐵刀,一下可砍斷三十餘塊疊在一起的甲冑鐵片!在近代鍊鋼法發明前,「灌鋼法」應算是古代最先進的技術。
灌鋼法:將生鐵炒成熟鐵,然後同生鐵一起加熱。由於生鐵的熔點低,易於溶化,待生鐵溶化後,它便「灌」入熟鐵中,使熟鐵增碳而得到鋼。
這種方法比生產炒鋼容易掌握。也使鋼鐵技術較為完善,成為南北朝以後風行全國的主要方法。
隸書在漢武帝時期開始出現嗎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 蠶頭燕尾 一波三折 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 漢隸唐楷 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 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為什麼中國的疆域得漢武帝而確定,漢武帝時期的疆域
漢武帝時期中國基本奠定了華夏民族的天然疆域,第一次併入的土地最多,包括嶺南,朝鮮半島北部,越南北部,西域,西南邊陲等等,當然也有後代的不斷拓展,但是首次併入如此多的土地,漢武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首先這個說法不對的 中國的由來是周朝 帝國的簡稱。漢朝的疆域是現在的中原,後來擊敗匈奴後,才擴充套...
漢武帝時期是漢朝鼎盛期嗎,到底漢武帝是鼎盛時期還是文景之治是鼎盛時期
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等一系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後,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準備軍事力量的發展。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後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漢武帝勵精圖治,採取一系列政策,獨尊儒術,設立中朝 抑制外朝,派張騫出使西域,通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但漢武帝晚年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