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曾醉易
上世紀在位的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推崇什麼樣的思想?這個歷史書籍我沒有看到不清楚。
17世紀後英國國王可以有信仰嗎
2樓: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答;可以有的。英國對於王位繼承權唯一絕對的限制因素是繼承者信仰天主教。
英國人對於天主教的偏見並非是與生俱來的,12世紀之前,教俗衝突並不明顯,從12世紀以後雙方在司法管轄權、主教的授職權等方面的衝突才開始日益加劇,不過在重新劃分了權力範圍姿則之後,雙方大致能夠保持「平衡」狀態。16世紀,歐洲捲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而在英國,亨利孫孝八世因為他的繼承人問題與羅馬教會發跡凱棚生了正面的衝突,在他和議會的「合作」下建立起了以國王為最高首腦的英國國教會。在那以後英國歷史上歷任國王反覆的宗教觀直接影響到了英國國內的政治統治,特別是與議會之間權力的激烈鬥爭。
最終,對國王的宗教信仰的限制,伴隨著議會權力的增強而被永久地固定下來。
蘇格蘭的英國國王王詹姆士一世狂熱地推崇哪一理論?
3樓:大愚若智
蘇格蘭的英國國王王詹姆士一世狂熱地推崇「君權神授」理論。
詹姆斯一世(1566年6月19日—1625年3月27日):名詹姆斯·斯圖亞特(james stuart),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james vi)。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第九位國王(1567年—1625年在位),英格蘭及愛爾蘭斯圖亞特王朝首位國王(1603年—1625年在位)。
1567年母親瑪麗一世的蘇格蘭王位被廢黜,幼小的詹姆斯·斯圖亞特便登基為王。1583年親政。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駕崩,死前將王位傳給詹姆斯,詹姆斯成為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
在位期間鼓吹君權神授,自認為是上帝的使者,惹得與議會經常不愉快,同時這種方式使英國國民非常不滿,間接引發了此後1649年與1688年兩次革命。
4樓:網友
其實我覺得英國國王他狂熱地推行的是,當地一些她信仰的理論,然後這樣可以有利於自己的統治。
史學界在談到17世紀英國的國王與議會的關
5樓:疏冉過子琳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頒佈的文獻《權利法案》,是1689年,英國國會為限制國王的權利而頒佈的,國王和議會的地位都發生了質變,滲備標誌著英國建立叢念毀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高碼級統治。
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中葉英國貴族為了追求自由同國王進行了怎樣的抗爭
6樓:網友
抗爭: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新貴族與資產階級聯合與王軍進行兩次內戰,最終處死查理一世(2分)
1688年,發動「光榮革命」,復辟王朝的統治結束;(2分)1689年,頒佈《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擴大議會的權力,確立君主立憲制。(2分)
18世紀中葉,責任內閣制形成並完善,國王統而不治。(2分)
7樓:網友
1689年發生光榮革命,18世紀實行內閣制。
為什麼十七世紀是荷蘭的世紀,17世紀英國打敗西班牙 荷蘭 法國的各自原因是什麼?
終暮壽彥靈 英國17世紀和奧皇板鴨聯合都沒打過法國,法國被英國打敗是18世紀彼得三世送的分 櫻木卡米兔 開始還沒法國什麼事 先是西班牙崛起,後來英國人總是對西班牙的船隻進行海盜式的劫掠,再加之荷蘭的強大和殖民地的爭搶,於是西班牙就這麼衰落了.接著是荷蘭,荷蘭在十七世紀上半葉是很牛的,歐洲經濟中心不是...
概括十七世紀後期英國政治制度發生根本改變的原因。 急用
經濟決定上層結構.17 18世紀的歐洲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所以資本主義制度也因運而生 還有實行對外擴張殖民政策 以及當時的社會較為自由 平等 民主 工業革命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經濟決定政治,這句話用在十七世紀後期英國的政治制度變革上是最合適不過的。在當時英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
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陣營內部派別分化
縱橫悠行 階級關係的變化 首先,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即貴族階級已經 成為互相敵對的兩大集團。封建貴族 舊貴族 1 貴族階級 中小貴族 鄉村紳士 部分富商 新貴族封建大貴族 即舊貴族 依靠傳統的封建地租過活,由於經常入不敷出,債務越來越多,不斷出賣領地。在1561 1640年間,他們的領地大約減少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