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生於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於嘉慶十年(1805)二月,故卒後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乾隆19年中進士,態碰授為翰林院庶帆埋談吉士。乾隆液跡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庫全書》正式開始編修,以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為總纂官。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清代書畫家、政治家。
劉統勳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劉墉於北京驢市衚衕家中「端坐而逝」。
清朝選官有儀表容貌的要求,羅鍋是不可能當官的,理論上來說劉墉不會是「羅鍋」
劉墉和紀曉嵐是同乙個朝代的嗎?他們誰歷害一點?
2樓:南柯貓
他們是乙個朝代的,相比下來劉墉更厲害一些,紀曉嵐就只是乙個文官,實權不多,並沒有像電視劇集裡智鬥和珅,和和珅斗的是劉墉。
3樓:毒說娛界
劉墉和紀曉嵐都是乾隆時期的人物,紀曉嵐比劉墉出現的早幾十年,在歷史上劉墉的名氣和紀曉嵐沒法比,現代人之所以熟悉劉墉還是多虧了電視劇集的功勞。
別再被電視劇集騙了,真實歷史上的劉羅鍋和紀曉嵐有交集嗎?
4樓:網友
一盤棋是乙個內部相互聯絡的有機整體,棋子之間的關係相互制約,棋局的各個階段相互聯絡;正因為一盤棋是乙個整體,並且下棋的目標是贏得整盤棋局,所以每走一步棋,都要考慮對於整個棋局的影響。所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有時候寧可犧牲一些區域性的棋子和暫時的棋局,以保證贏得整個棋局的最後勝利。所以,一盤棋思想就是在做事的時候,著重從對事件整體影響的角度選擇做事的方法,措施,行為的思想。
說白了,就是整體觀。
5樓:擁泉添夏
一直也沒相信過電視劇集啊!
6樓:網友
整個棋盤的勢態,比喻各區域性之間互相協調,服從全域性。
乾隆王朝有紀曉嵐和劉羅鍋嗎
7樓:我大秀
有,當然有啦。
劉羅鍋。劉墉(1719年~1804年),號石庵,另有青原、伍山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型大小,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山東省高密縣逄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二甲第二名進士,大學士劉統勳之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其父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工書,尤長小楷,傳世書法作品以襲橘遲拍李行書為多。
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於京。諡文清,享年85歲。
紀曉嵐。紀昀(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嘉慶十年二月十四日,即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又字春帆,晚號石雲,又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間才子,諡號文達,在文學作品、通俗評論中,常被稱為紀曉嵐。清乾隆年間的著名學者,政治人物,直隸獻縣(今中國河北獻縣)人。
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圍魏救趙的歷史人物是,圍魏救趙與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圍魏救趙與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圍魏救趙 成語故事的主角有三人。分別是孫臏 田忌 龐涓。其中又以孫臏為主。一共有三個國家牽涉其中,主人公分三個方面 齊 田忌 田嬰 孫臏。魏 龐涓 魏惠王 龐蔥。趙 趙成侯 丕選。事見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 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
圍魏救趙與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圍魏救趙 成語故事的主角有三人。分別是孫臏 田忌 龐涓。其中又以孫臏為主。一共有三個國家牽涉其中,主人公分三個方面 齊 田忌 田嬰 孫臏。魏 龐涓 魏惠王 龐蔥。趙 趙成侯 丕選。事見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 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
歷史人物能是現在活著的人嗎,什麼算“歷史人物”?現在活著的算嗎?
歷史就是過去的。跟歷史人物不是一個概念。現在的人以前做的事情,可以說是歷史事件。但不能說這個人是歷史人物,因為他還沒有死過去。其實,我們平時經常聽說這個企業的歷史之類的,就是指它的過去。其實,你也可以說某個人的歷史。廣義的歷史,就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情。狹義的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的比較重大的歷史。 歷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