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歷史怎樣,澄海的歷史人物!急需

時間 2025-06-26 16:40:39

澄海的歷史人物!急需

1樓:匿名使用者

去書店買一本叫【汕頭地方史】的書,(有時也會叫做別的,問書店的人他們就知道,跟他說一本叫【汕頭地方史】的書),裡面有很多。或是上網查:秦牧,杜國祥···

澄海樓的歷史

2樓:舊時光

澄海樓初為建於南海口關上的一座觀海亭,約始建於明初。明天順五年(1461年),山海關主事楊琚來此觀景,因嘆於此處山海相連,風光秀麗,乃善加修葺,並提「觀海」二字於亭內。後隨入海石城與靖虜一號敵臺之建立,於明萬曆三十九至四十三年(1611-1615),由兵部主事王致中於原址擴建為澄海樓,又名知聖樓,高三丈,廣二丈六尺,深一丈零八尺,三間,當為守城箭樓。

康熙九年,由山海關通判,浙江永嘉人陳天植募集資金重修。並作《重修澄海樓記》。

據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朝鮮使者金昌業記載,澄海樓「樓凡二層,下層曰『知聖樓』,傍書『康熙十年重修』。上層內外,皆有扁額,內曰『望洋舒抱』,傍書『己未春西湖尚標題』;外曰「海嶽朝宗」,傍書『己卯春閩中梁世懋』」。這些匾額現在大都無存。

澄海樓的風光之處應該就是清朝幾代皇帝的眷顧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幾位皇帝每逢去東北謁陵或省親歸來途徑山海關,澄海樓觀海應為經典專案,據記載乾隆就來了四次,並有多首詩句留了下來。現在的澄海樓腳下尚有御碑亭一座,存有乾隆御碑一通,上刻乾隆《再題澄海樓壁》:「我有一勺水,瀉為東滄溟。

無今亦無古,不減亦不盈。臘雪難為白,秋旻差共青。百川歸茹納,習坎惟心亨。

卻笑祖龍痴,鞭石求蓬瀛。誰能望天倪,與汝共濯清。」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澄海樓毀於八國聯軍炮火。

現在我們見到的澄海樓是1985-1987年和南海關口、靖虜1號敵臺、入海石城一併修復的,為兩層大木結構、重簷九脊歇山瓦頂,頗具當年氣勢。現在下層外面的匾額是乾隆五十四年御筆親書的「澄海樓」,裡面為乾隆八年的御書匾額「元氣混茫」,並有一副楹聯「日曜月華從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上層是侯正榮先生所寫的明大學士孫承宗題的「雄襟萬里」。

澄海的發展史介紹

3樓:匿名使用者

澄海雖說是汕頭的乙個區。

但是發展遠比汕頭好。

也因為如此它才會從乙個山頭下屬的縣級市變成乙個區了這樣就變成它的發展就可以直接帶動汕頭了。

潮陽會變成區也是同理。

山頭本來是倒退的,被這兩個翼一拉卻變成發展的了汕頭的領導實在是用心良苦啊。

現在主要工業是化妝品、毛衣、玩具、染色、木地板為主你去的那是市區。

澄海市區比較小,路窄車多交通複雜。

黑摩托、黑三輪、無牌車到處都是。

整天出車禍的。

衛生狀況也比較差。

還有就是治安確實不大好,比較亂。

排外是有一點,不過如果是在大公司的就應該不會的因為大公司素質往往會比較高點,還有年輕人也不是很排外消費比較起國內大城市那就便宜很多了。

相對比山頭貴點(因為經濟好的緣故)

沒有什麼高樓,也沒有什麼好的娛樂場所。

澄海人娛樂都是去汕頭的比較多。

關於歷史人物的故事,歷史人物的故事

牙牙的弟弟 1 孫敬懸樑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 瞌睡 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

歷史人物故事,關於歷史人物的故事

記憶打卡機 1,盤古開天地 2,軒轅黃帝 3,倉頡造字 4,周文王 5,姜子牙 6,三家分晉 7,商鞅變法 8,秦始皇統一六國 9,劉邦項羽楚漢之爭 10,圍魏救趙 11,張騫出使西域 12,光武中興 13,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14,隋唐大運河 15,靖康之恥 16,崖山海戰 17,于謙守京城 18...

歷史人物孔子的簡介左右,歷史人物孔子的簡介 200字左右

孔子姓孔 祖父字孔,以其為氏 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國古代的文學家 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社會活動家 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編撰人,被後人推崇為儒家學派創始人,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出的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相傳曾修 詩 書 訂 禮 樂 序 周易 撰 春秋 他一生從事傳道 授業 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