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拜孫權為主公,孫權讓劉備當大都督會怎樣

時間 2025-07-22 05:15:17

1樓:百點戶

如果將孫權和劉備的位置互換,那麼三國的歷史趨勢又將如何?

我們知道孫權是從自己的哥哥孫策手中接到的權利,可以說省去了創業前期的艱辛,是明顯的守成的帝王。而劉備則不同,為了大業有成,幾乎漂泊一生,在無數次的寄人籬下後,終於在諸葛亮的輔佐之下,在江東孫權以及漢室宗親劉表,外有強大的曹操政權的三方面勢力的夾擊中,在西元208年,赤壁之戰後,才真正意襪行姿義上有了自己的一方勢力範圍。

曹操的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引的無數後來之人對孫權產生了刮目相看的結果。這其實在某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孫權本人的才能,因為縱觀整個三國,能夠獲得曹操稱讚的人不多,而孫權就是其中之一。孫策死時沒有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孫策,這或許也是側面的認可了孫權本人強大實力的事實。

劉備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也同樣佈滿了坎坷。雖然是漢室宗親,被漢獻帝稱為皇叔,但是畢竟已經是沒落了的貴族,沒有漢王朝的背景作為支撐,有的只是一句皇叔的空名聲,有的更是恢復漢室,挽既倒之狂瀾,徹扶大廈之將傾的壯志雄心,在任何告絕時代都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金錢和地位,以至於漂泊四海,任然沒有半點地皮作為反帶猛對黃巾起義的籌碼,劉備的事蹟證明了白手起家的王者也需要時間的鋪墊,需要經歷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

對比之下,我們會發現如果將孫權和劉備的位置相互換掉,則結果會大不相同。劉備本就是英雄豪傑,如果有了江東六郡81州,更容易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但是世間可能就會少一位不斷努力奮鬥的劉備。

2樓:網友

首先,孫權知道劉備的野心在天下,並不是自己能約束的,所以不會給他那麼大的軍權。其次,劉備裂遊的志向是恢復漢室,就算自己不想當皇帝也銀源舉不可能給別人去打漢室鋒碧,所以也不可能給孫權當大都督。

3樓:潭柘寺的水晶

劉備會暫時屈於孫權之下、待時機成熟就取代孫權,自己當主公。

4樓:網友

曹操的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引的無數後來團旅之人對孫權產生了刮目相看的結果。這其實在某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孫權本人的才能,因為縱觀整個三國,能夠獲得曹操稱讚的人不多,而孫權就是其中之一。孫策死時沒有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搜搏是傳給了孫策,這或許也塌漏凳是側面的認可了孫權本人強大實力的事實。

5樓:天才橫打

劉備會自立山頭,可能周瑜魯肅等會投誠劉備。

6樓:夢想

如果是那樣,就沒有後來的三國j

簡述兩次孫權 劉備結盟,孫權為什麼為了荊州和劉備翻臉 破壞孫劉同盟?

第一次 公元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準備南下,先招降了荊州的劉琮,又在當陽長阪大敗劉備。劉備前往江夏駐守,並派諸葛亮前去與孫權結盟,孫權在諸葛亮的勸說下,考慮到自己將來的利益,決定與劉備聯合,並命主戰派的周瑜率領水陸兩軍同曹操交戰。最終,以周瑜為主帥的孫劉聯軍在赤壁擊敗曹操。第二次 公元223年,劉...

孫權為什麼選擇殺關羽,孫權為什麼要殺關羽

真正讓孫權去圍追堵截關羽的原因孫權瞭解到關羽是蜀漢中主張滅吳的人,那麼這就關係到了國家危亡,而諸葛亮是主張聯吳的人,所以只有除掉關羽,為東吳減除一大威脅孫權想的是儘可能的削弱蜀漢的力量。孫權料定,在面臨曹操威脅的情況下,劉備未必真的來打孫吳。殺了關羽之後,蜀漢損失了頭號大將,就更沒有能力報復孫權了,...

孫權為何勸曹操稱帝,為什麼孫權勸曹操稱帝,曹操卻說如被火上烤

成都小夜 孫權當時奪取了荊州還殺了關羽,他知道劉備不會善罷甘休,早晚要來攻打東吳,奪回荊州。怎麼辦?要是以東吳的實力和劉備硬拼,就是打贏了恐怕也是兩敗俱傷,這隻有曹操高興的。因為蜀吳兩國力量都被削弱了,方便了曹操以後各個擊破。孫權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挑起魏蜀兩國的戰爭。自己坐收漁利的同時,獲得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