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應試你直接「薩珊波斯」
這是乙個出現在5世紀晚期的活動,彼時的薩珊波斯皇帝卑路斯一世為了乞雨緩解乾旱創設了這一節日。在唐朝時由於薩珊波斯亡國,薩談謹珊遺族經思路從北路入唐,他們依舊過此節,演變為「潑寒胡戲」。南路陸源傳入印度,後經緬泰,早侍態自雲南傳入,形成今天的潑水節。
2樓:剛陽文化
1、潑水節的由來:潑水節最早起源於西元5世紀的波斯,在當時,潑水節被稱閉肢為「潑寒胡戲」。之後「潑寒胡戲」經過波斯和印度再次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在潑水節當天人們會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被潑水的人都會獲得好運。
2、潑水節,是中國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中南半島某些民族的新年節日。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中國傣族節期在傣歷六七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
現已固定在公曆4月13至15日。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祝福,並舉行拜佛、賽龍舟、放高公升、點孔明燈等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增加了遊行、文藝匯演、電影晚會、展覽和物資交流等新內容。
泰國、緬甸、寮國等國都在每年公耐耐歷4月中旬歡度此節。
3、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臺,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視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昌態春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3樓:派派的社會
潑水節源於印度。
潑水節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拿槐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
在潑水節流傳的過程中,傣族人民逐漸將其與自己的民族神話傳說結合起來,賦予了潑水節更為神奇的意義和民族色彩。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橋賀」,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尼瑪」,意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潑水節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
1、整個節日活動必須聽從潑水節組委會統一安排和指揮,有組織、有紀律地進行各項活動。
2、提倡珍惜水源、節約用水、文明潑水。應按照傣族、德昂族人民的傳統習俗,用樹葉或用手輕輕潑灑,以示節日的祝福。禁止用髒水、汙水和夾帶有石頭、玻璃、泥沙、致癢物的水潑人敏敏派;禁止向執勤民警、工作人員、攝影人員、採訪記者、老弱病殘、孕婦、嬰幼兒潑水。
3、嚴禁使用汽車、裝載車、農用車、皮卡車、三輪車等裝水並向行人潑水,嚴禁使用高壓水槍、水氣球、塑膠袋盛水等傷害性方式潑水。
4、未經公安機關報備許可,嚴禁利用航拍飛行器裝置進行違規拍攝。
5、孔明燈(許願燈)為高危空飄物,未經許可,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嚴禁制售和燃放。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傣族潑水節。
哪些國家有潑水節
4樓:懂視生活
有潑水節的國家: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潑水節最早起野舉源於西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命名為「潑寒胡戲」(又名「乞寒胡戲」),在此之後「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雲南西雙版派脊伏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塵攜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
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每年的4月13日,一般持續3-7天。是泰國的潑水節,有稱「宋干節」。宋幹是梵文,意為「太陽執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陽年開始」。
潑水節共有3天,是泰國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節日前要清掃家內外,焚燒舊衣服,以避晦氣。節日當天要到寺廟中堆沙塔,插彩旗獻花,祈求五穀豐登。
晚上將浸有花瓣的香水灑在長輩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對長輩的美好祝福;此後長輩再將水淋在晚輩的頭上,表示來自長輩的賜福。
潑水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5樓:霂棪愛娛樂
2014九年級英語課本unit2 2d 課文翻譯:
1、克拉拉:你猜怎麼著?這兩個星期我要到清邁去。
2、苯:哇,聽起來挺好玩的!但我覺得四月是那裡一年中最炎熱的月份。
3、克拉拉:是的,沒錯。但4月13號到15號那裡有個潑水節。
4、苯:我在想這與雲南傣族的潑水節是否相似。
5、克拉拉:是的,我想是的。這個時候是泰國的新年,人們走上街頭互相潑水。
6、苯:爽啊!不過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
7、克拉拉:因為新年是清掃和洗去晦氣的時候。然後在新的一年裡,你會交好運。
潑水節是哪個國家的節日
6樓:社會暖暖風
潑水節是中國(傣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等國的節日。
一、中國。1、傣族。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多在公曆4月中旬左右舉行。西雙版納及德巨集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週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週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磨塵御慶祝活動長達三至七天。
2、德昂族。
德昂人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
二、泰國。泰國的潑水節是每年的4月13日,一般持續3-7天,又稱「兄檔宋干節」。節日前要清掃家內外,焚燒舊衣服,以避晦氣。
三、緬甸。潑水節也是緬甸人民的傳統節日,類似中國的春節。一般在公曆4月中旬舉行,通常歷時天。按照緬甸風俗,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潑水,表示洗舊迎新之意。
四、寮國。寮國最重要的節日就是潑水節,潑水節最重要的地點就是琅勃拉邦。為了慶祝這個節日,琅勃拉邦的人們早早就把節日期間街道遊行的花車準備起來了,瞎巖節日當天被選中七仙女的姑娘們將要坐在花車上。
花車上面的動物模型是根據潑水節開始那天的動物屬相所決定的,七仙女的第一名將坐在高高的動物花車上,向人們展示她的美麗。
五、柬埔寨。
柬埔寨的新年是柬埔寨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每年公曆4月13日至15日或14日至16日,這是柬埔寨一年一度最歡樂的節日。在此時,柬埔寨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所以又叫潑水節。
潑水節的來歷,潑水節的歷史起源
關於潑水節的由來,傣族民間有個感人的故事。傳說,古代農時由一位叫捧麻點達拉乍的天神來掌管。但是,捧麻點達拉乍憑著自己法術高明,神通廣大,亂顯神威,為所欲為,想降雨就降雨,想降溫就降溫,弄得人間冷暖失調,雨旱混淆。天神英達提拉決定對給人間降災降禍的捧麻點達拉乍進行制裁,但由於捧麻點達拉乍法術高明,眾神...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重要節日,潑水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重大節日?
彩虹軒 潑水節,亦稱 浴佛節 又稱 楞賀尚罕 是傣族 阿昌族 布朗族 佤族 德昂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 羊肉果子 潑水節也稱 宋幹節 浴佛節 是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天,泰國 寮國 斯里蘭卡 緬甸 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傣族共同慶...
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潑水節是以下哪個民族的節日
潑水節,是使用傣歷的傣族 布朗族 德昂族 阿昌族等民族的年節。傣族的潑水節最熱鬧,影響最大。潑水節是傣歷的新年,是傣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年的公曆4月11號左右,為期三至四天,頭兩天為送舊,後兩天為迎新。一般認為,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古老宗教儀式。後被佛教所吸收,距今大約七百年,經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