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後,殺心總是不能去除,嫉惡如仇,憤世嫉俗總是在伴隨著我,討厭這個娑婆世界

時間 2021-07-04 18:02:09

1樓:汐暮煙

你的心不能解脫,所以你的世界充滿煩惱。

你說的殺心不能去除,也是業障重的一種表現。

吃素並不是發自慈悲心---這也是一個過程,能一步到位的人不多的。你能吃素已經很好。對自己寬容一點,接受有缺點的自己,這是很平常的,每個人都有缺點,聖人也有,何況我們凡夫。

先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再逐漸每天改一點。

既然學佛了,那就每天多懺悔吧。針對你的情況,每**地藏菩薩磕頭100或200個求懺悔,看你時間和精力,但要去除你這種業障,起碼保證每天100個。或者你用88佛大懺悔文,一佛一拜,108拜是一遍。

這兩者你挑選一種。然後每天讀地藏經,由少到多。先堅持三個月,恭敬、誠心去做,哪怕出現雜念、出現其他情況 也不用去管它。

只管這樣懺悔+誦經+日常生活 吃素、放生、斷惡修善,如能老實去做,三個月後你再來看這個問題,肯定已經解決了

心上的問題,用這個辦法去解決。努力加油啊!

2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心得體會倒是挺全面的,既然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獄了,還不走出了,佛讓你吃素你聽佛的了,佛讓你放下你咋不放下呢,貪嗔痴慢妄執你自己放下幾個?你該多看看金剛經了,你的自我意識太強烈了,一直強調我我我我,煩惱也正是從這裡來的。沒有人束縛你的,因果也不會束縛你的,是你選擇要學佛,信因果的,沒人逼你怎麼做,如果學佛你不能誠心自願,那你還是別學了。

形而上學你覺得好嗎?

3樓:使用者已經登入

師兄你靜下來想想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哪位菩薩不是犧牲自己為眾生的。你覺得你修行的如法嗎。

你修行時為自己得到解脫,自己不落因果。而不是為眾生付出。大乘佛教講的是為眾生犧牲自己。

小乘佛教才是別的不管,只求自己解脫。學佛應該學佛的慈悲。師兄的一些情況應該是自己的習氣和業力。

可能並不是你的本意。我覺得師兄想的太多了。反而給自己製造了束縛。

如果時間有時間去煩惱,不如把這時間放在讀誦大乘經典上去。讓自己沒有時間去妄想。在佛菩薩像前懺悔自己的不好的想法,求佛菩薩加持,看看有沒有效果。

4樓:aaa**王

嫉惡如仇,憤世嫉俗這個沒錯 世間已經壞的不能再壞了 所以很多災難來了 都是為了懲罰而來 這個很正常 清理一些問題!想救度眾生 就要發心 發願 才行

自身業力越少 宇宙對自身的束縛就越少 不希望有因果就守戒討厭這個娑婆世界,就是要有出離心 求生極樂!!參看 無量壽經修行,唸誦不如抄寫** 、不如禮佛拜懺,這些了業最快了 要行動才行!!

5樓:大雄

佛說好多法,無非是要我們明白一個真理——一切都從能認識有,告訴我們所有都是從「心」生起的幻象,不要執著、不要認真計較,心淨就是極樂佛國,心染著就是骯髒娑婆。

你需要多看「心經」,明白了其中道理,你的問題就解決了。

什麼是宗教

6樓:初夏的塵埃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華嚴五教章卷一有『分教開宗』之說,即將宗教二字分開解釋,一般以宗為主觀的、個人的主義信念;教則有客觀教說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稱宗教。此外,或以宗為無言之教,以教為有言之宗;或以宗為宗門,教為教門。

7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是哲學和科學的衍生物,是世界被解構和還原之後生成的作為保護補償產物!因此不同區域和不同文化下產生的不同宗教卻有著相似之處,典型的康德二律背反產物。

宗教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當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印度教、猶太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

古時由於人類對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達人渴望不滅解脫的追求,進而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祕力量或實體,使人對該一神祕產生敬畏及崇拜,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體系,與民間神話一樣,其也有自己的神話傳說,彼此相互串聯,本質是一種精神寄託和終極關懷。

宗教可大概分為原始宗教、國民宗教、世界宗教等。

一、原始宗教,又稱部族宗教,太古時代之宗教及未開化社會之宗教,如自然崇拜、精靈崇拜、圖騰崇拜、巫覡教等。

二、國民宗教,又稱民族宗教,指行於部族、民族、國家等一定地域內之宗教,如日本之神社神道、印度之印度教、以色列之猶太教、中國之道教、儒教等。多與所處地域之社會風俗、習慣、制度等有密切之關係,而未必有宗教開祖或依據之經典,如日本神道,並無特定之教,而系以原始宗教為基礎,根據國家組織而發展。又如我國之道教,有其特定之教祖,亦有其特殊之教格而適合國民之傳統,故難以傳入他國。

三、世界宗教,如佛教、**教、伊斯蘭教等。此型別宗教多隨個人之自由意志接受信仰,而順從組織內之信條、儀禮、戒律等。通常多由特定之開祖所創倡,並以開祖之行跡及教說為中心,形成該教之教理與經典。

教團之成立,多站在超越民族、國家等立場而創立,故其教法系以人類全體為中心,具有世界性與普遍性之性格。惟世界性之宗教雖以全體人類為中心,然實際上常以救濟個人為基礎,故具有探索心靈內面與側重個人實踐修行之特性。

拓展資料

**教信仰是以耶穌**為中心,以聖經為藍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穌**的救恩,充分彰顯了上帝對全人類和整個宇宙捨己無私的大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耶穌**)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三大宗教。但是,**教無論從規模,還是從影響方面,都堪稱世界第一大宗教。**教在人類發展史上一直有著極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和深遠影響。

至今主要發達國家,除了日本,都是**教文化主導的國家。尤其在歐洲、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的廣泛地區,無論是政治、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和藝術,**教塑造了人類文明的方方面面。中國也是20世紀除了南美、非洲、亞洲的韓國等地,**徒人數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宗教的**?

8樓:枕邊吹風會

宗教是在人類認識世界的漫長過程中,隨著人類思維能力逐步提高而產生的。宗教的產生和發展,說明人類從最初不能抽象地思考比較複雜的問題發展到能夠抽象地思考比較複雜的問題,這標誌著人類的思維能力提高到了一定水平。

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否具備宗教觀念,幾乎是非人與現代意義上的有抽象思維能力的人之間的一種界線。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隨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不斷髮展,人們逐漸認識了天體構造和運動的規律、地球起源和形成的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等等,這就為近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建立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但是宗教的消亡要晚於階級消滅和民族融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現的。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宗教存在的必然性、現實性和長期性,在此基礎上確立我們的立場和觀點。

9樓:小雨

宗教的產生在於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和恐懼。宗教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相輔相成,在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宣揚天授神權即為天子,或以神的僕人名義,在地行使神權。教化大眾,達到統治目的。

在人權解放當代社會,宗教也在不斷變革,尋求生存和發展,融入社會,變得更世俗化,更親民更緩和。從古至今唯一不變的就是宗教可以作為人內心的一種寄託,戰勝對死亡的恐懼,對死後到達美好世界的期望。或永生,或轉世。

神真的存在嗎?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能給你答案,因為不管人的認知如何提高,科技如何發展。人類只能對存在產生認知,無法對不存在產生認知,但不存在並不等於無。

所以宗教和科技的盡頭是虛無,變成一個哲學問題,又回到人類思想的奇點,終因為人類的渺小。

有宗教信仰的利弊?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利1、宗教信仰寄託著人們對命運的期望和對人生的關注,正確的宗教信仰能指導、修正、支配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

2、當今的社會,信仰宗教的人中受過良好教育、素質高、修養好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實際上宗教的教義、經典著作中也有許多積極有益的哲學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學問。

3、宗教文化藉助宗教道德的信仰化來訴求理想願景,具有使人減少對現實黑暗社會的仇視,憧憬理想社會的功能。

對於個人而言,崇高的、包含有終極指向的道德信仰,不管是宗教性的還是世俗性的信仰,都能形成個人行為的指南,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對於社會而言,美好的道德信仰,可以淨化社會風氣,培育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保障社會的穩定發展,促進社會的發展臻於和諧完美之境。

4、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有用的宗教信仰會指引我們方向。

二、弊端

1、宗教信仰的差異,會讓一些人利用傳統宗教或創立邪教進行危害社會的非法活動。

2、宗教信仰裡面也有很多封建、腐朽的糟粕內容,會腐蝕我們的靈魂,難以區分宗教和科學,有迷信色彩。

宗教信仰是信仰中的一種,指信奉某種特定宗教的人群對其所信仰的神聖物件(包括特定的教理教義等),由崇拜認同而產生的堅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這種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現和貫穿於特定的宗教儀式和宗教活動中,並用來指導和規範自己在世俗社會中的行為,屬於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文化現象。

11樓:smile逝憶心

一、利1、宗教信仰寄託著人們對命運的期望和對人生的關注,正確的宗教信仰能指導、修正、支配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

2、當今的社會,信仰宗教的人中受過良好教育、素質高、修養好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實際上宗教的教義、經典著作中也有許多積極有益的哲學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學問。

3、宗教文化藉助宗教道德的信仰化來訴求理想願景,具有使人減少對現實黑暗社會的仇視,憧憬理想社會的功能。

對於個人而言,崇高的、包含有終極指向的道德信仰,不管是宗教性的還是世俗性的信仰,都能形成個人行為的指南,塑造完美的理想人格。對於社會而言,美好的道德信仰,可以淨化社會風氣,培育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保障社會的穩定發展,促進社會的發展臻於和諧完美之境。

4、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有用的宗教信仰會指引我們方向。

二、弊端

1、宗教信仰的差異,會讓一些人利用傳統宗教或創立邪教進行危害社會的非法活動。

2、宗教信仰裡面也有很多封建、腐朽的糟粕內容,會腐蝕我們的靈魂,難以區分宗教和科學,有迷信色彩。

12樓:天罰之劍

宗教的利端,是使得人們獲得心靈安慰。宗教的弊端,是滋生迷信,並且一小部分極端宗教徒容易由於極端信仰最終危害社會。

利弊要具體分析。首先給你說個真實的故事。天文學家、美國**科學獎獲得者馬塞洛曾經去阿根廷礦區做科學演講,當他演講到沒有上帝的時候,一個50幾歲的男人站起來憤怒的說:

」先生,我們已經貧窮的一無所有,您還要把上帝從我們心裡奪走嗎?!」

馬塞洛十分感慨。雖然人們知道宗教是虛構的真理,但有的人確實不能缺少他們。

物理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也說過:科學家不要總以為自己是高明的,信仰宗教的人是愚昧的,因為如果這樣想,宗教徒會和科學家隔閡,要有「人文關懷」,才能慢慢說服他們靠近真理。

卡爾薩根又思考:為什麼他們堅信宗教呢?為什麼他們不接受科學呢?

因為環境的影響力。在一個貧困的地區,文盲率高達80%,幾乎沒有出頭之日,人們需要關懷,需要慰藉。宗教可以給人們心靈的安慰的作用(而目前沒有其他可以取代這種作用),這個就是宗教的利端。

所以,科學家、科普工作者和無神論者一樣要同情他們,關懷他們,不要嘲笑他們。

宗教信仰的弊端是什麼?查百科辭典,信仰,指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對某人、信奉和尊敬,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信仰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特別體現在宗教信仰上,極致甚至會喪失理智。911後,美國科學院科學家流行一句話:

科學讓你飛向月球,宗教讓你飛向大樓。

當然,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正確,因為只要極端宗教才會這樣。極端宗教(恐怖主義,原教旨主義)和正常宗教是有區別的。宗教的弊端,是滋生迷信,並且一小部分極端宗教徒容易由於極端信仰最終危害社會。

我們要尊重正常的宗教信仰,反對極端宗教思想,為人類社會帶來幸福。

學佛不能有不好的念頭嗎,學佛後老是有不好的念頭怎麼辦

桐萌運 學佛修行最忌諱的是念頭,不管是善念 不善的念頭都忌諱 利生無盡,功德難量,不與識法相應,是故唯識難判也。那麼這是五種力。五種力明白了,我們來看看本經 現約今經。現在就這部經上所說的,我們來看 法藏大士住真實慧。他心裡頭有真實智慧,真實 是不起心 不動念,那是什麼?自性本定 定生慧,自性裡頭本...

學佛的人是不是都沒心啊,學佛的人有怎樣的心態呢??

真正學佛的人一生都在奮鬥,學佛人最重要的講求勇猛精進。看看淨空法師,人生經歷了那麼多的大起大落,為了自己的目標奮鬥終生,不僅成為一代高僧大德,也是我們佛 的好榜樣。學佛和事業 愛情並不衝突。關鍵在於你個人怎麼處理。 唯梅子 如果是為了錢,而努力奮鬥,那當然是執著。如果為了普度眾生,而努力奮鬥,那恰恰...

學佛的人總是消極的吧

佛教認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是積極的表現。而且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通過唸佛,持戒,茹素,多做善事等 這也是積極的表現,關鍵看你怎麼去做。那些出家人他們並不是逃避現實,而是為了度己度人,為眾生種福田。您可以先看看聖嚴法師寫的正信的佛教,相信您會覺得佛教是積極 的 1 正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