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威脅別人來換取錢財要被判刑嗎

時間 2025-05-13 22:25:33

1樓:匿名使用者

看具體情節孫廳,也可能涉嫌犯罪! 一、持刀行為,如果此刀為管制刀具,單這一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可以處罰款、拘留; 二、持刀威脅,看目的,再定行為的性質,是神凱春要財,還是要其去犯罪?總之,這樣的行為是違法的; 如遊耐有疑問。

追問!!

未成年**別人,只坐牢不用賠償別人錢嗎

2樓:書玉石

這種情況是不需要坐牢,是需要家長賠償別人錢的,一定要好好教育未成年人才是正確的。

教唆未成年人侵害他人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3樓:孫偉偉

教唆未成年人侵害他人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法律規定,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教唆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一、法律對慶稿正在執行的教唆犯的處罰原則有哪些。

刑法中對於教唆犯的處罰原則有:

1、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起主要作用的,認定為主犯;起次要作用,認定為從犯;

2、教唆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教唆犯能怎麼定罪。

根據《刑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教唆犯定罪要滿足以下條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物件(即被教唆的人)必須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2.必須有教唆行為,教唆行為的實質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

如果教唆行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進而實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為,則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的犯罪行為構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實施了教唆行為,但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則教唆犯與被教唆的人不成立共犯,但教唆犯仍然應當承擔刑事責任。3.必須有教唆故意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構成,過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

一般來說,教唆犯認識到自頃差悉己的教唆行為會使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故意進而實施犯罪,認識到被教唆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的發生。

三、民法典幫助侵權怎麼界定。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雀乎為人承擔連帶責任。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未成年人非法侵佔他人財物如何判刑?

4樓:戚廣利

未成年人非法侵佔他人財物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會不會判刑,取決於兩個問題。首先,未成年人年齡問題,如果年滿十六週歲未成年人達到了非法侵佔他人財產的刑事責任年齡,情節嚴重,可以追究刑事責任、判刑。其次,就是侵佔他人財產的數額,超過5000元以上,才能達到立案標準。

否則,不構成犯罪,不能判刑。

什麼是未成年人,什麼叫做未成年人

按照法律規定,未滿十八週歲都是未成年人。從生理學角度上講,沒有成熟的心理,不能完全自主的行為並且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的,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概念不規範。我國刑法中,兒童與不滿14週歲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體,未成年人與不滿18週歲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體。成年人是指 從你的出生之日起 以身份證或者戶口本出生...

關於未成年人出國問題,未成年人獨自出國可以嗎?

小小水滴巨蟹 根據 電子普通護照簽發規範 要求,未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辦理護照需父母雙方帶好身份證戶口簿陪同孩子一起到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孩子也要辦理身份證或者臨時身份證,戶口不在一起的還需出具出生證明或親屬關係證明。如父母雙方離異,則由有撫養權的一方監護人帶好身份證戶口簿和法院判決書或民政部門確認...

未成年人可以買房嗎,未成年人能買房嗎

回答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可以的。未成年孩子可以買房。法律並未限定購房者的年齡,所以可以用未成年人的名義購房。只是簽訂買房合同和辦理房屋權屬登記時,需要由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辦理。按照 民法通則 規定,不滿10週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10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參與民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