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只是什麼魚,求解,這是什麼魚?求解

時間 2025-05-26 04:15:17

1樓:網友

鱧科 channidae 鱧屬 channa 魚類。

可能為 月鱧 channa asiatica , 俗稱 七星鱧、鮕鮘、姑呆、咕呆魚、山斑魚、七星魚、點稱魚晌鍵、山花魚、黑魚、烏魚、烏棒、鱸鱧。

頭大而寬扁,吻短而圓鈍,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過上唇。鱗較大,頭頂鱗片擴大,但不規則;頭側鱗片也較宴正巧大。背鰭和臀鰭基部長;胸鰭和尾鰭均為圓形;無腹清山鰭。

體緣黑色乃至灰黑色,腹部灰白。眼後頭側有2條黑色縱帶,伸至鰓蓋,上帶且彎向胸鰭基底;體側有7-9條尖端向前的「人」字形橫帶;尾鰭基底有1黑色眼狀斑,斑周珠色或為1圈珠色亮點;全身佈滿珠色亮點,背鰭與臀鰭各有多行珠色亮點,尤以雄性更顯著。

生長較慢,個體不大,體重一般為250克左右;但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鮮美,並有生肌、活血等藥用價值。主要食物為小魚以及甲殼類(如淡水龍蝦)以及水生昆蟲的稚蟲,雖然體型較小,但性情極為兇猛,掠食性也十分強。

2樓:網友

這是月鱧,黑魚的一種。

這是什麼魚?求解

3樓:五十嵐隆構

鰳魚(lè yú),別名:鱠魚、白鱗魚、克鰳魚、火鱗魚、曹白魚。暖水近海中魚類。味鮮肉細,內營養價值極容高,其含蛋白質、脂肪、鈣、鉀、硒均十分豐富;鰳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有益處。鰳魚在中國漁業史上是最早的捕撈物件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據山東省膠縣三里河「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多次在墓葬中發現鰳魚骨頭,在廢坑中還有成堆的鰳魚鱗。

平時我們叫鰳鯗。

4樓:網友

葉子魚。並非鰳魚 學名。

鰏科 leiognathidae 項鰏(bī)屬 nuchequula 海生魚類(具體哪種不知)

下圖為回 項斑項鰏 nuchequula nuchalis ,俗稱 頸帶答鰏 、頸斑鰏、金錢仔、兵葉仔(澎湖)、方葉仔。

體卵圓形而側扁,背部之輪廓較腹部為凸。眼上緣具二鼻後棘。口小,可向下方伸出;上下頜僅一列細小齒;下頜輪廓平直;吻短而鈍。

眶間隔凹入。頭部不具鱗;體完全被圓鱗;腹鰭具腋鱗,背鰭及臀鰭具鞘鱗;側線明顯,延伸至尾鰭基部。體背灰褐色,體側淺黃色。

體側具一條黃褐帶,體側有些許黃褐色斑紋。吻端具細點構成的褐色斑。頸部另有褐色斑。

背鰭第二至第六硬棘上部具黑色斑,下部色淡或黃部,軟條之鰭緣黃色;腹鰭及臀鰭前部淡黃色;胸鰭灰色或色淡;尾鰭後緣灰色到暗黃色。

分佈魚西北太平洋海域,包括日本、臺灣及中國等海域。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沿海地區,亦可生活於河口區,甚至河川下游。群遊性,一般皆在底層活動,活動深度較淺。

肉食性,以小型甲殼類、多毛類及小魚為食。

這是什麼魚?求解

5樓:網友

鯉科 cyprinidae 高體䰾屬 barbonymus 熱帶魚類。

下圖為(白化的) 施氏高體䰾 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施氏魮) ,俗稱 雙線察、雙線鯽、銀鳳、紅鰭鯽、泰國鯽。

<>未成年的魚,背部有灰褐色向下至腹側逐漸變成閃亮的銀色,鱗片錯落有致,三角形的背鰭上有一面凹陷。成魚的背鰭為黑色,背鰭基部為紅色,腹鰭和臀鰭為鮮豔的橘紅色。色彩較為單調的尾鰭,上下緣為黑色。

體長可達35釐公尺。

6樓:風燭殘年之際

雀鱔是鱔科(lepisosteidae)雀鱔屬(lepisosteus)的大型魚類的統稱,產於北美或中美等地。與弓鰭魚近緣,同隸於全骨總目(holostei)。主要棲於淡水,但有的種可進入半鹹水甚至鹹水。

有銳利牙齒,是大型兇猛魚類,肉食性。雀鱔肉可以食用,但卵有毒。在中國上海、重慶、韶關等地,雀鱔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對當地其他魚類構成極大威脅,有可能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

這是什麼魚?求解?

7樓:達達

小夥在海邊趕海抓到一條魚。

8樓:當你我還年輕

pike,狗魚。應該是黑斑狗魚。狗魚屬鮭形目,狗魚科,狗魚屬。

這是什麼魚?求解

9樓:霜葉後院自留地

這是《海參斑》

海參斑(浪浦斯魚)屬於圓鰭魚科海魚。肉食性魚類,體短粗,產於北極和北大西洋兩岸的冰山區域。

浪浦斯是英文lumpus的音譯,英文lumpsocker和lumpfish,指的都是海參斑魚。

中文名海參斑。

這是什麼魚,求解

10樓:網友

小夥在海邊趕海抓到一條魚。

11樓:網友

煙臺市叫 百夾 魚。燉水蘿蔔比較好。市場價5--15元不等。非常多。

12樓:知道知道啥是啥

是不是黃chuan,一種食肉魚類。

13樓:南緯十度

辮子魚學名鯒魚。

俗名:淡甲、印度鯒、山肖、牛尾魚、柺子魚、百甲魚、辮子魚、狗腿魚、尖角子、中魚、山肖、竹甲、刀甲。

產地產期 分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之,黃、渤海產量較多。

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平扁,向後漸細。一般體長20~30釐公尺、體重100~200克。頭寬、甚平扁,吻背面近半圓形,下頜長於上頜,兩頜、犁骨及跨骨均有絨毛狀牙群、前鰓蓋骨後緣有2個尖棘,背面及體兩側均有帶小棘的骨稜、體被小而不易脫落的櫛鱗,全身大部呈黃褐色。

目間有小黑斑點,腹側淡黃色。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前後各有乙個遊離的短鰭棘,胸鰭大而圓;腹鰭始於胸鰭後方;背鰭和臀鰭各有13根鰭條;尾鰭截形。

經濟價值 系我國次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其肉質堅實,成蒜瓣形,每百克肉含蛋白質克、脂肪克。主要供鮮食。鯒魚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flatheadfish,日文名為コチ。

輸往國別和地區:日本,香港、澳門。出口口岸:

山東。在日本為高檔魚類;在中國為普通魚類。

這是什麼魚,,求解

14樓:網友

舌鰨科 cynoglossidae 舌鰨屬 cynoglossus 海生魚類

體極側扁,似舌形,口小,兩眼同位於左側。魚體為棕色或深褐色,鱗片細小易脫落;無胸鰭,背鰭、臀鰭與尾鰭相連線,尾鰭尖形,體長可達40釐公尺。

為經濟性食用魚,適合各種烹煮方法食用。(多為幹煎或紅燒的)

誰知道這是什麼魚,誰知道這是什麼魚??

如圖 可能是 裂腹魚學名 裂腹魚亞科 schizothoracinae 裂腹魚屬 schizothorax 魚類 具體哪種不知 俗稱 細鱗魚 雅魚 細甲魚 體長,稍側扁,頭呈錐形,口下位,呈馬蹄形。上下脣為肉質,肥厚,下脣分3葉 較小個體的中間葉明顯,較大個體中間葉極小,被左右下脣葉所遮蓋 左右兩葉...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魚?誰知道這是什麼魚

清道夫 學名 國王異型 原產拉丁美洲,屬鯰魚科,又名吸盤魚 垃圾魚 琵琶魚 琵琶鼠魚,體大,頭部扁平,背鰭高聳,尾部側扁,口唇發達如吸盤。一般10 40釐米,全身被盾鱗,體表粗糙。體灰黑色或淡褐色,體表有黑白色花紋。體格健壯,易飼養。飼養水溫22 28 水質弱酸性硬水。餌料以藻類為主,也要投餵活食。...

這是什麼魚有誰懂,有誰知道這是什麼魚?

如圖 斑光蟾魚並非斑點星鰧 學名 蟾魚科 batrachoididae 光蟾魚屬 porichthys 魚類 下圖為斑光蟾魚 porichthys notatus 背面橄欖棕色到青銅色或深紫色,側面淺色,腹面金黃色 眼睛下面有白色的空間,下面有一個黑色的新月 上頜後緣白色 年輕的,背部有一個虛弱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