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縣過春節習俗
1樓:時間被盜
各個地區的春節大多有相同,一般一些習俗是所有地區都會有的。春節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留下來的傳統節日,大多數都會過的習俗如下: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漳州當地的春節習俗:早餐閩南人一般不煮新飯,而吃除夕的「餘飯」,討個吉利,祈望來年「有餘」。漳州人則吃「甜面線」,俗叫「長壽麵」,以喻長壽。
2樓:靜靜的天空飄著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
東山鎮的民俗文化
3樓:血色薔薇
東海島經濟、政治、文化和商貿中心鎮,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湛江東海人龍舞」的故鄉,東海島經濟、政治、文化和商貿中心鎮。
東山鎮屬於歷史文化古鎮,風光旖旎,文化濃郁,海島風情獨特純粹,其中最具濃郁紅土風情文化特色的民俗藝術——東海島人龍舞,被譽為「東方一絕 」,2006年7月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我鎮歷史遺址有人龍舞發源地的康王廟、東山圩老街、原雷東縣黨校禮堂、法帝炮樓、 東海書院等等。民俗文化和民間藝術有人龍舞、雷劇、八音、東海嫁等。
海島上的東山圩(現東山鎮),宋朝紹興時曾是椹川(原遂溪縣舊稱)巡檢司舊址。
東山縣過春節習俗,春節習俗有哪些?(福建常見的)
時間被盜 各個地區的春節大多有相同,一般一些習俗是所有地區都會有的。春節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留下來的傳統節日,大多數都會過的習俗如下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 春貼 對聯 對子 桃符等,它以工整 對偶 簡潔 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
廣州春節的習俗(短小),廣州人過春節有什麼習俗???舉多一點(但也別太多),要簡短!手抄報急用!!!
廣州的春節既有中國春節的基本內容,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從農曆十二月中旬開始置辦年貨 除夕前,在大門上或廳堂裡掛上 福 字或年畫,有的人家還將 福 字倒掛,意即 福 到。除夕夜,一些家庭到賓館酒家吃團圓飯,然後 行花街 初一至十五,親友或相識的人互相拜年時,已婚或年長者要給未婚者或小孩封 利是 即紅包...
杭州人過春節究竟有哪些習俗,杭州春節習俗有哪些
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浙江各地的風俗與全國一樣,新春佳節也特別隆重 熱鬧 慶祝活動以吉祥為核心,豐富多彩 主要有放爆仗 拜年 吃年糕等吉祥風俗。1 初一必講吉利話 西湖瀏覽志 載,明代杭州等地春節每家每戶在廳堂上把柏樹的枝杆插在柿餅上,下面以大桔子托住,應 百事大吉 之句 因為柏 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