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的中秋傳統美食,急用,啊幫幫忙

時間 2025-06-16 18:25:11

1樓:網友

潮汕中秋美食品種頗多,這與潮人過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潮地氣候、農事生產有很大關係。主要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糕餅類,潮汕各地月餅,甜的、鹹的、葷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

還有面悄數仔餅、軟糕、雲片糕均為中秋節糕啟汪餅,為潮人送親戚之佳品,可說潮人送月餅是睦親的習俗;二是潮地中秋節季,天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三是農產的芋頭、南瓜,潮人用其製作芋泥、瓜漿也是潮人喜歡的。其中,中秋月餅是潮人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過中秋節,沒有乙個潮汕人不品嚐一下月餅的滋味的。雖然月餅可以有各種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乙個共同的特點,即要求是正圓形。

芋頭、餈粑等也是潮人畢凳中秋必吃的。

潮汕美食之旅攻略 一次吃遍潮汕美食的旅程

2樓:自全望

1、粉粿春捲:各種潮州特色粿子,桃紅粿祥陪雹,筍粿,以及春捲等等。

2、甘草水果:強推的甘草水果,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吃法。新鮮的水果淋上店家自制的甘草汁,香甜得不能自拔。青木瓜會有點酸,鳥梨和楊朵幹是北方少見,另外推薦吃士多啤梨!

3、糖蔥薄餅:糖做成蔥白一樣,撒上黑芝麻裹在薄餅裡,黑芝麻的香氣加上甜甜脆脆的餅,超級甜。

4、粿汁:感覺像北京滷煮,有滷雞蛋、豬腸豆腐等等,但是甜口的,甜絲絲的肉,有廣東胃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很破舊的小店,下午去的所以人不多,飯點兒可能要等位。

5、甜湯:典型的廣式糖水,可以加很多地瓜芋頭等等在裡面。位置在開元寺西邊路邊。

6、蠔煎:料很足很鮮。

7、粽球:牌坊街上不會錯過的點。沒吃,因為實在太撐了。就是粽子,甜的鹹的都有,滷肉、蛋黃、綠豆沙之類的餡料很豐富。

9、鴨母捻:牌坊街上有兩家,基本都推薦要吃偏北的那家。鴨母捻類似於湯圓,但是謹帆做法不同。軟軟糯糯的,甜湯裡還有銀耳蓮子等等,吃膩了鹹的東西剛好來喝一碗。

10、腸粉:潮汕地區的腸粉不同於廣州腸粉,大大的公尺粉皮兒和蛋皮兒裹著餡料,大口大口吃好滿足。

11、牛雜牛肉丸:牛雜湯分量很足,牛肉丸是真勁道啊,配送的辣醬非常好吃,甜辣的口味。胃口小的女生,一碗足以吃得飽飽的。

12、粿條湯、沙亂陪茶麵:粿條湯、牛雜湯,沙茶麵。沙茶醬真是非常非常非常好吃,才知道醬料可以這麼香醇,只想吃一口的,結果根本停不下來。

13、潮州牛肉火鍋:很火的牛肉火鍋,來潮汕怎能不吃潮牛。

潮汕中秋的習俗

3樓:實用文章分享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潮汕地區,拜月」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乙個環節。

那麼,潮汕人拜月有什麼特殊的風俗呢?

拜月娘潮汕人多稱「拜月」為「拜月娘」,因為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

潮汕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拜月的主體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

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臺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

拜月的貢品主要有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以及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公尺飯、公尺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

除了這些,還有形式多樣的紙貢品,裡面除了平時拜神都會用到的「大金」和可以折成元寶的「皇金」,還有印有八仙過海圖案的「案頭簾」、像桶一樣的「貢」,以及做成蓮花、菠蘿、仙桃等形狀的花籃。

潮汕有首歌謠唱道:

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潮汕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願是尋求乙個好夫婿。

不少潮汕小孩在中秋拜月都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自己讀書聰明,成績優秀。

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井心水」(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頭」。傳說是百姓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芋頭」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燒瓦窯中秋夜燒瓦窯(即「燒蟻窯」)是潮汕的另一習俗。燒瓦窯有兩層意思:一是紀念當年潮州人民燃放煙火約好殺掉元兵的訊號;二是因潮音瓦與「蟻」同音,燒瓦塔讀成燒「蟻」塔,把蟻燒死。

俗稱中秋燒塔會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去,來年不再有螞蟻或減少螞蟻的危害。

**「燒蟻窯」的時候,也是大人們擺好香案拜月娘的時候。燒火的時候,大人們向「蟻窯」撒點硫磺粉,火焰變成淡藍色,特別好看,或是用噴農藥的噴霧器,抽點些油向「蟻窯」噴出去,增加火焰。

等燒到瓦片變紅的時候,草差不多,油和硫磺粉也差不多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拿一把鹽,朝著「蟻窯」撒去,發出一陣陣悅耳的響聲,這和火在燒死白蟻的聲音一樣,意為燒白蟻。

潮汕傳統節日吃的小吃或食品

4樓:匿名使用者

鄉情濃濃甜姜薯 由初二開始,很多民眾都舉家出動,忙著走親訪友了。在這一來一往中,潮汕地區另乙個特色的美食就不得不提了。潮陽潮南維繫多年的民間傳統,大過年款待上門客人的甜湯多用一種當地特有的薯類植物來烹製———姜薯。

其實,無論哪個家庭,春節前夕備辦年貨,姜薯同生柑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春節前幾天,人們紛紛從市場上拎回一簍簍姜薯。那情景頗有些像省城人爭趕花市的場面。

潮陽人喜歡吃薑薯。除夕圍爐,幾道菜中往往就有一道是甜姜薯;親朋登門拜年,主人便分煮一碗姜薯片湯招待。按照潮陽民間習俗,客人可以辭卻別的款待,唯獨這碗姜薯非吃不可,因為它表示著主人對來客的敬重。

潮陽人吃薑薯,是很有講究的。有削成薄片,放到沸水裡稍煮片刻而成的薯片湯,湯裡的薯片微微卷曲,吃起來清香爽滑;有切成薯塊,加白糖和豬油用文火慢煮而成的燜姜薯,吃起來甜潤可口;有把姜薯炊熟後搗成泥,拌上糖,撈做成桃、杏、柿等五種果品的形狀,隨時蒸熱可吃。姜薯雖屬薯類,身價卻並不低賤。

有些前來探親的華僑、港澳同胞要回歸居住地,千里迢迢,也要帶上一簍姜薯,好讓海外鄉親嚐嚐。有些離鄉多年的僑胞,一回到祖居地,就渴望吃上一碗姜薯湯。家人也理解他們的心願,當他們剛一進門,一碗甜津津的姜薯湯便端上來了。

落湯錢 與平日拜媽祖準備的祭品不同,正月初一家家戶戶都會一早起來製作「落湯錢」,製作時先將糯公尺粉團煮熟,置於盆中,用筷子或木棒反覆擂攪,使熟粉團更加純滑,也更具韌性。在粉團熟後,用手捏成小塊,滾上白砂糖、花生、黑芝麻等即可,有的還會將熟糯公尺糰入鍋用蔥油煎至兩面微脆,再切塊裝盤。 鴨母捻 其實就是一種有餡的糯公尺粉制湯圓,因其形狀似母鴨在水上游蕩浮沉而得名,原是元宵節的小吃,故俗稱元宵。

製作時將糯公尺磨成漿,壓去水份,調成糯公尺漿皮分別包裹綠豆餡、紅豆沙、芋泥、芝麻糖等餡料,揉搓成形似鴨蛋狀,放入白糖水中煮至浮上水面即熟。吃時每碗每粒的餡各不相同,為區分每粒餡的不同,在包的時候,不同餡的鴨母捻形狀各異,如有的形狀略圓、有的略尖等,各有記號。 蝦棗 除夕之前家家戶戶的能人們就開始大量購買鮮蝦,配合馬蹄、白肉、生粉等製成手心大小的蝦球,外頭再裹上一層薄薄的豬肉網皮,炸過後香香脆脆,就成了一家人節日期間的下酒佐料之一了。

元旦準備帶朋友回汕頭玩,他們想吃最經典的潮汕美食。

5樓:繆洮馮菀

福合溝無公尺果店。

可以吃吃小吃,種類還挺多的。

石榴園牛肉火鍋。

在百花路口。

吃牛肉火鍋或牛肉粿條之類的。

或去福合程到處都有,方便。

汕頭腸粉。這個有很多。

舉幾個我覺得好吃的。

1、金荷中學對面的一家無店名的腸粉店,但只有白天營業。

2、在東夏路金墩園那個大華婚運槐紗攝影門前的一家叫長平腸粉的,也是很出名,皮很薄,但只有晚上宵夜才出來。

3、在金新路步行街入口與旁邊的工行的小巷子裡有一家,有下沙茶的腸粉也不錯。

老姿娘虧備公尺粉店,吃銷悄毀潮汕果條湯公尺粉湯之類的,在同益路,廣場附近也有店。

還有老媽宮粽球,西天巷蠔烙,雖然挺出名,但覺得除了貴其實也沒什麼,可以去試試。

還有甜品,比如芝麻糊杏仁糊,就是原來正始中學對面的那家(現在原址那家貌似是山寨的),福平芝麻糊,現在搬到十七中(正始中學)大門向右約二十公尺。廣場豆腐花,汕頭公園路3號(人民廣場旁),要早點去哦,很快就賣完的。

我同學來玩最喜歡去吃幹粿,牛肉店的或魚丸店的都喜歡,來幾天,天天宵夜都嚷著去。

潮汕的中秋習俗

隨身吧 晚上祭拜祖先 潮汕人是非常傳統的,神明要供奉,祖先也一樣。家家戶戶供奉著神明,也供奉著祖先。中午,拜神祈求平安 晚上,晚餐前,祭拜祖先寄託念想!人要過節,祖先也不能餓著。祭拜祖先如上圖,首先,祭拜多少個祖先,就需要擺上多少碗飯,多少雙筷子 然後,每個先輩的位置,要擺上一杯茶一杯酒,一般酒前茶...

潮汕傳統美食蠔烙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王培信 用料生蠔肉 150g 雞蛋 1個 地瓜粉 2勺 胡椒粉 適量 鹽 5g 小洋蔥 1個 蒜青 3根 羅勒葉 適量 黃豆醬 1勺 潮汕傳統美食蠔烙的做法 新鮮的蠔肉,用冰水泡著的,買回來還是新鮮水嫩的。將蠔肉清洗了兩遍,洗掉一些參雜其中的碎殼,洗淨後撈出放入碗中。加入兩勺地瓜粉,不需要另外加水,...

潮汕地區的春餅就是春捲嗎,潮汕地區有哪些美食

是,用潮州話就叫 春餅 但字面上和普通話就叫 春捲 但其實都是一樣。按照市區的說法,兩者是一樣的。楓溪區和古巷鎮也是一樣的 其他地方我就不清楚了 潮汕地區有哪些美食?潮汕地區的美食有 潮州春餅,汕頭蠔烙,揭陽乒乓粿等。1 潮州 春餅是潮州傳統小吃當中的佳品,又名潮州春捲。這種小吃雖然算不上什麼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