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中詩人對戰爭的矛盾態度表現在哪些方面

時間 2021-06-28 21:35:17

1樓:116貝貝愛

出師——戰敗——被圍——死斗的結局

《燕歌行》【作者】曹丕 【朝代】魏晉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為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白話釋義: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遊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

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

賤妾孤零零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

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溼了我的衣裳。

拿過古琴,撥弄琴絃卻發出絲絲哀怨。

短歌輕吟,似續還斷,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

牽牛織女啊遠遠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麼罪過,被天河阻擋。

創作背景:

作於開元二十六年(738)。此詩雖用樂府舊題,卻是因時事而作的,這是樂府詩的發展,如果再進一步,就到了杜甫《麗人行》、《兵車行》、「三吏」、「三別」等即事命篇的新樂府了。《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這個曲調以前沒有過記載,因此據說就是曹丕開創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兩首,是寫婦女秋思,由他首創,所以後人多學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調做閨怨詩。高適的《燕歌行》是寫邊塞將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調寫此題材他是第一個。歷來注家未對序文史事詳加考核,都以為是諷張守珪而作。

作者有感於幽州節度使張守珪與奚族作戰打了敗仗卻謊報軍情,作詩加以諷刺。

自唐開元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邊境。開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薊門。開元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願: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可見他對東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

開元二十一年後,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

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鑑》卷二百十五)。開元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後敗。「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

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後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作此詩。

2樓:謝建先

將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高適的燕歌行中怎麼劃分節奏,高適燕歌行的名句是什麼

艾載黃綠竹 古文朗讀節奏的劃分 一 根據句子的結構成分按照 主 謂 賓 的原則進行劃分 對文言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先分析這個句子各成分間的關係。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語與謂語之間停頓,謂語與賓語之間停頓的原則進行劃分,這樣一個句子最明顯的朗讀節奏就劃分出來了。二 按照 動賓 動賓 的形式劃...

《燕歌行》讀後感,高適《燕歌行》的問題

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它敘述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筆致委婉,語言清麗,感情纏綿。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詩歌的開頭展示了一幅秋色圖 秋風蕭瑟,草木零落,白露為霜,候鳥南飛 這蕭條的景色牽出思婦的懷人之情,映照出她內心的寂寞 最後幾句以清冷的月色來渲染深閨的寂寞,以牽牛星與...

求《春江花月夜》和《燕歌行》的詩句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衰,孤城落日鬥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筋應啼別離後。城南欲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