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對這句論語

時間 2021-07-16 18:44:43

1樓:匿名使用者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的意思是說,不擔心沒有一個位置讓你發揮作用,擔心沒有能力把工作做好,在社會上立身。這在當今社會應該是一種主流思想。雖然說找工作難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但更關鍵的是你能不能把一樣工作幹好,有沒有真本事,有真才實學就會比較容易的找到安身之所---也就是說,你必須是個人才。

否則,即使通過不正當手段把你安排在某個崗位上,如果不能勝任,也一樣沒有好前途;能立得住腳,能有好前途的,都是有能力的。試看當今社會,無論企業事業,農工牧副漁,都要看真本事。所以,擔心有沒有立身的本領才是根本。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的意思應該是不用擔心沒有人知道你,應該努力讓人們知道你。不能出名,沒有人賞識,是因為你還沒有去做好讓人知道你,賞識你,你做的還不夠。當今社會應該也會這麼看。

如果你做的很好,各種**會爭相報道你,大小領導會親切接見你,企業公司請你做代言人,某活動請你做形象大使。所以,別怨懷才不遇,怨自己做的還不夠。當然,不是說專業不強或技能不高,這個「做」包括很多方面的能力。

2樓:使命踐行者焦竣

通常解釋:孔子說:「不發愁沒有職位,只發愁沒有任職的本領;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好了。」

(這章理解起來比較難,也很關鍵)

詳解:由上可見,這種解釋根本就不知道何謂「位」。前章,曾對「位」與《易經》的關係有了相應的揭示。

《易經》,中華文明之源。孔子與《易經》的關係,在《論語》中也多次提及。如果連「位」都不理解,顯然是無法明白《易經》的,當然對《論語》也只能瞎解了。

就像本章的解釋,這解釋都有其「位」,但都把「位」當職位了,其所「立」錯了,其解當然就不可能對,這真的是「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了。更重要的是,三人也是通常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斷句是錯的,應該是「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位」,就是位次,就是所「止」,就是所「立」。

「無所位而生其本、無所本而生其位」,即所「位」、即所「立」、即所「止」。

有所「立」,則「立」其「有」,其「有」必有其「位」,何謂「有」?用現代術語,就是「存在」。

與「有」相對的就是「無」,「有」有其「位」,「無」有其「位」嗎?兩千年後,海德格爾關於「有」的思考是以其對「無」的思考為背景的,存在與非存在,海氏提出了這樣的命題「為什麼在者在而『無』倒不在?」對於這樣一個深刻的哲學問題,孔子兩千多年前的回答是「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對於孔子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以何立」的「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而不是海德格爾的「何以立」的「為什麼在者在而『無』倒不在?」

至少對於中前期的海氏,孔子和他有著「以何立」與「何以立」的分野,海氏的「何以立」沒有參悟到何謂「無所位而生其本、無所本而生其位」,因而才有「何以立」的糾纏。而孔子悟之而擺脫「何以立」源始境界的糾纏而直抵「以何立」的當下境界。從「何立」現象境界到「何以立」源始境界再到「以何立」當下境界,對應著「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三重境界,不辯此,無以談儒學、西學。

不過要補充一句,別把這三種境界和禪宗連一起,否則一棍打你色身星散,禪宗豈是儒學、西學可思可議?

「患」,即「畏」,對於海氏來說,「畏」啟示著「無」的源始境界。海氏將「無」從「何立」現象境界對「有」的單純、抽象否定,拯救性地開拓為「何以立」的源始境界使得「有」得以而有,其對西學的功勞是大大的。

但對於儒家來說,這還不夠,困於「何以立」的源始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猶未腳跟落地。但後期海氏已經開始開啟這源始境界的大黑籠,用存在之「思」的源構域展現當下的生機,可以說,海氏最後已經觸及「不患,無位;患,所以立」的「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境界。在第六節裡,曾說「當然,西學之內也並不都是糊塗蛋,例如馬克思、海德格爾,他們所展示的就是柏拉圖以來西學完全不同的道路。

從氣質上說,馬克思走的是剛陽路子,而海德格爾是陰柔的,這方面的研究,這裡就不了」。而前面曾把馬克思與孔子來了一番對照,這裡把海氏抓來,也算把第六節中的不來了一個初步的。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患」,以「不患」的「無位」而「立」,「立」在古代是和「位」相通的,「患,所以立」,「患,所以位」也。老子說「人之大患,患其有身」,其實,凡其「有」,必有其「患」,在海氏則認為,只有「畏」、即「患」,使此在本真地能在。而「不患,莫己知求」,「求」,選擇。

「莫己知求」,不以自己「所知」來選擇。「為可知也」,「為」,就;「可」,能。後期海氏存在之「思」的源構域,與此「能知」可參照參悟。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患」,不以自己「所知」來選擇,就是「能知」,就是存在之「思」在天地人境界當下大易流行、生生不息。

儒家,內聖、外王,「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的內聖,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外王和相互相成的。

這是參悟儒家之說的大關鍵,豈是如上邊通常解釋可識,更不是魯迅、胡適等吃洋人殘唾之輩可識。後世儒家,多於內聖入手,卻不知何謂內聖,最後拼湊了點宋明理學、新儒家,可笑可憐;至於外王之說,更被弄成漢儒的把戲,用假儒的「魯式」混雜被法家光大的「齊式」,為禍中國兩千年。這些都和孔子無關,異化本來就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問馬克思就最清楚了。

直譯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說:「不患」,無位次;「患」,以「不患」的「無位次」而「位次」。「不患」,不以自己「所知」來選擇,就是「能知」。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怎麼斷句

不患 人之 不己知,患 不知人也。出自 論語 學而 患 擔心 害怕。不己知 是不知己的倒裝。知 瞭解。整句話的現代漢語意思是 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本章所 的,正是人類社會這個系統內 患 與 不患 的問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其實是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人之不能己知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的啟示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 1 患不知人也。註釋 1 患 憂慮,擔心。人 指別人。不己知 即 不知己 不瞭解自己。譯文 孔子說 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要擔心的是能不能瞭解別人。說解 有才有德的君子做人 做事,不是為了討好別人,因此,當面對別人的譭譽的時候,也就可以泰然處之 因為不為求榮譽,當然也就不怕別...

以終為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為話題的作文

最愛二團平凡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這是千口傳誦的名句,代代流傳,孔子的形象又是那樣的深入人心,為我們所崇敬,仰慕。我是從幼時就讀 論語 長大的,雖未通讀四書五經,也可勉勉強強算是個 儒生 了吧,年幼時讀 論語 完全 不知其所以然 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地讀了又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