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鐘聲到客船是哪個朝代的什麼詩人寫的哪首詩

時間 2021-08-30 09:08:44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全詩是: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樓:巡迴中國

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出自哪首詩?

3樓:匿名使用者

「夜半鐘聲到客船」出自,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

原文: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創作背景:

根據《唐才子傳》卷三記載,張繼於「天寶十二年(753)禮部侍郎楊浚下及第」,也就是說考取了進士。而就在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

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賞析: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後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

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後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夜行無月,本難見物,而漁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闐寂之時,卻聞烏啼鐘鳴。如此明滅對照,無聲與有聲的襯托,使景皆為情中之景,聲皆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錯落,渾融幽遠。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朦朧雋永,在姑蘇城的夜空中搖曳飄忽,為那裡的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風情,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尋夢者。

全詩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參考資料

俞平伯.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

"夜半鐘聲到客船"什麼題目?什麼作者?什麼朝代?

4樓:貿贍子車蘊秀

是一首古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的《楓橋夜泊》

寫楓橋夜泊這首詩的人是什麼朝代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作者】張繼 【朝代】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古詩《楓橋夜泊》是哪個朝代哪個人寫的

6樓:劉寧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鐘聲詩韻傳千古,唐朝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引得無數遊人來蘇州尋幽攬勝.

7樓:山海

《楓橋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亂後,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

8樓:郭映雁尹敏

古詩《楓橋夜泊》是張繼寫得,

張繼字懿孫。襄陽人。唐代詩人,進士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作者

曹冠華與許佳麗 楓橋夜泊 唐朝安史之亂時期,作者張繼 化振英胥夏 楓橋夜泊 是一首著名的絕句。詩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邊靜夜的景緻,抒發了作者的羈旅愁懷。月落烏啼霜滿天 寫作者泊船江邊,夜深難眠之時,走向船頭,翹首仰望,只見斜月西沉,霜氣逼人,在這深秋的夜晚,宿巢的烏鴉不知受到什麼驚擾,而發出一聲聲...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姑蘇城”指的是

蘇州的別稱 蘇州,古稱姑蘇,現在就在江蘇省啦。蘇寺院古又稱楓橋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舊名妙普明塔院。相傳因唐代高僧寒山拾得自天台山國清寺來此住持,更名為寒山寺。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寫的是哪處名勝? 姑蘇城外寒山寺 所指的名勝古蹟是 姑蘇城 和 寒山寺 姑蘇城即是蘇州城。蘇州是中國華東...

史記的記載是從哪個朝代到哪個朝代

牛牛要努力變強 史記 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 前122年 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班固在 漢書 司馬遷傳 中提到 史記 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 景帝本紀 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