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與墨子觀點比較,墨子和孟子的觀點

時間 2021-08-30 10:29:12

1樓:匿名使用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敬愛自己長輩老者之心來敬愛他人長輩,以疼愛自己稚子之心來疼愛他人稚子。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對待別人的國家,要象對待自己國家一樣;對待別人的家庭,要象對待自己家庭一樣;對待別人的身體,要象對待自己身體一樣。

孟子的話更多是以一種『推己及人』的感情來說明"仁"的,所謂『不忍之心』,主要是從『情』出發。

而墨子所言是一種建立『兼愛』社會的要求,更多的是從理性角度出發。

儒家思想的出發點是研究統治階層如何更好的統治和保持自身地位,併為此建立合適的社會秩序,因此它從來都是從君王和貴族著手的。比如孟子的『仁政』是為了國君能更好的統治,又比如孔子耿耿於懷於自己的貴族身份,它是以上層為自身定位的;而墨家要建立其理想的社會秩序,並不是從統治者的角度出發的,而僅僅是自我的追求。所以說,儒墨兩家的目的和出發點也是不同的。

儒家的觀點主要是認為人性本善,以所謂的不忍之心這一絲善念,通過教化來改變社會。其實則有些想當然爾,事實上,單純的希望由人的道德進行自我約束從而使所有人近善遠惡,這是不現實的,所以這就使得儒家並不能很好的被應用於實際,而是僅僅適合於個人的自我修養。所以後世的上位者們通常是以一種『外儒內法』的手段來治理國家。

儒家之始孔子的理想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實際上是一種極端倒退的思想,也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孟子思想雖與孔子略有不同但也難脫窠臼,所以儒家思想本身有著其矛盾和虛偽的一面,也更符合統治的宣傳需要。但即使如此,嚴格的說,自漢代以來的儒家也已經不是諸子百家時的儒家了,真正的儒家已經名存實亡了。

墨家是希望通過建立一種秩序來使整個國家處於穩定和平的『兼愛』『非攻』的社會,所以墨家學派對於秩序有一種追求。同時他們自身都注意要求嚴格的個人修養,保持樸素,律己。所以這一學派有極強的紀律。

從該句話也可以看出,它是以幾近於條例或者說是要求的語氣提出的。 墨家追求一種『大同』的社會,實際上也追求平等,這使得它更利於在平民中傳播,但並不為統治者接受。同時它的一些要求也使得它並不容易得到發展或者說保持。

2樓:匿名使用者

兩句觀點並不相同,字面上看似是相近,但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孟子的話反應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愛

墨子的話則體現了墨家的核心思想:兼愛

都是「愛」,卻本質不同。

所謂仁愛,是以血緣關係為核心的,推己及人的一種「愛」,是有親疏之別,等級之分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此種觀點的經典表述,在這裡,「老吾老」、「幼吾幼」是一種基於血緣關係而而產生的「愛」是天然之愛,「以及人之老」和「以及人之幼」則是基於前述天然之愛而推匯出的愛,兩個愛的程度是不同的,是有親疏、遠近之分的。儒家思想正是以此發端,強調「有差別的愛」,從而有了尊卑、等級之分。

而「兼愛」則是一種無差別的、平等的愛,他要求人們像愛自己父母一樣去愛別人父母,像愛自己國家一樣,去愛別的國家,他不認為人們之間應該有親疏、遠近之別,社會更不應該因此產生尊卑、等級之別。

因此,這兩句話看似意思相近,實則是儒家與墨家觀點的全部衝突所在。

另外,這兩句話,從字面上細細把握,也有很大的差別,主要是體會「以及人之x」和「若視其x」中「以及」與「若視」的區別:以及,「以此推及」之意;若,「像......一樣」之意。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說一些比較通俗的話。

二者的觀點都是反對戰爭。都主張愛護百姓,停止掠奪和爭鬥。

區別是兩家用來避免戰爭的手段:

孟子的原則可以稱做儒學中的老莊,對待戰爭的觀點偏向於老莊的無為而治,讓天下人自由發展,不崇尚人才,沒有嫉妒,沒有爭吵,這個觀點有點類似莊子的「有生命的無秩序」狀態。

墨子的原則有點類似今天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主張用高超的防禦技術和手段來保護自己不受侵犯,包括思想,經濟,軍事等方面,實際上就是一個「閉關自守」的美化。不是有那麼個成語叫「墨守成規」嘛,講的就是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接受任何侵入。

還有一點,墨子觀點是很注重人才的。這就是這兩家思想最終也沒有任何方面的融合的主要原因

4樓:匿名使用者

為王為君要行使道義,生懷仁慈,不為暴虐之事,不有無義之舉,這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與《公輸》 兩文中融入滲透孟子與墨子相同思想認識或觀點的部分。

5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的都是指出要像看待自己一樣的看待他人,提倡大同思想(墨家稱之為兼愛)

孟子:給自己的長輩與別人的長輩養老,照顧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

墨子:把別人的國家當自己的國家一樣不去攻打,把別人的家庭當自己的家庭一樣不去破壞,把別人當自己一樣不去傷害

6樓:6快樂路路

前者是說對待別的人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後者是說把別人的當成是自己的,前者在思想情感上大於前者,後者在包羅的範圍上大於前者;區別不大,一個是仁愛,一個是兼愛!

7樓:清風殘葉

大概意思差不多,就這兩句話來說本質沒有啥區別。

其實在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這很正常,像孔子拜過老子為師,孔子有些思想就是對老子的某些思想的發展,而且孔子的學生之間的觀點也有不同的,對於思想不同的兩家在某些方面的意思或思想相同,這並不矛盾!

8樓:小ˇ瑤瑤

大概的意思差不多

孟子:主張「仁政」,要求統治者減輕對人民的剝削,減輕賦稅。他還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準則。

墨子:主張「非攻」「兼愛」,愛一切人,視人如己,互助友愛。

9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曰:只有我自己出發 社會才會好!!

墨子曰:只有社會好了,我才會好!!

墨子和孟子的觀點

10樓:傷懷歲月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提出過"以至仁伐至不仁",孟子的主張是「仁政,民貴君輕,以人為本.孟子把戰爭視為道德的工具.

墨子思想的主線應是「兼愛」才對,兼愛是整個思想體系的靈魂所在。有了兼愛,才會要求非攻、尚同。而天志、明鬼則是為了讓執政者與百姓接受兼愛理論的工具而已。

11樓:匿名使用者

兼愛,非攻:墨子

仁政,民貴君輕:孟子

12樓:吃肉肉會長胖

墨子是墨家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非攻」,要求人們互愛互利,反對各國相互攻伐兼併、殘害生命。他還提出要選賢能的人治理國家,並批判貴族的奢侈生活,提倡節儉。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張實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不要過分盤剝人民;還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認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並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

《孟子》和《墨子》在論辯上的區別

13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論辯善於察言觀色,抓住對方的心理,循循善誘,因勢利導。這一點在《莊暴見孟子》中體現得尤為突出。其次層層深入,邏輯嚴密。

如《齊桓晉文之事》關於「保民而王」這一中心論點,層次清晰,層層深入地論述。再次取譬設喻,形象生動。 孟子論辯善於運用比喻,有人作了統計,《孟子》全書共261章,其中有93章用了159個比喻。

最後善於運用對比來揭示矛盾,闡發觀點。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此外孟子在論辯過程中經常運用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筆鋒犀利,氣勢磅礴,雄辯有力.

而墨子的論辯比較自覺地、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證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他還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並要求將辯作為一種專門知識來學習。

墨子的「辯」雖然統指辯論技術,但卻是建立在知類(事物之類)明故(根據、理由)基礎上的,因而屬於邏輯類推或論證的範疇。墨子所說的「三表」既是言談的思想標準,也包含有推理論證的因素。墨子還善於運用類推的方法揭露論敵的自相矛盾。

由於墨子的倡導和啟蒙,墨家養成了重邏輯的傳統,並由後期墨家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古代邏輯學的體系。 僅作參考,希望能幫到樓主~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是推行「仁政」一個是推行「平實」

孟子與墨家的辯論,《孟子》和《墨子》在論辯上的區別

看這篇文章 孟軻的歷史觀及其對於道家墨家的鬥爭 中間雖然混有一些法家,不過語言很流暢 正文如下 孟軻講了一個他認為是歷史演變的規律,他說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滕文公下 他認為歷史老是一治一亂地迴圈著進行下去。他又認為,歷史的一治一亂的原因,是 聖人 出現或不出現 有 聖人 出現則治,沒有 聖人 ...

孔子 莊子 老子 墨子 孟子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八哥說科技 1 孔子與孟子都屬於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 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晚年修訂 詩 書 禮 樂 易 春秋 六經。孔子去世後,其 整理編成 論語 被奉為儒家經典。孟子,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 孔孟 2 老子與莊子都屬...

姓名時期著作主要思想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莊子韓非子孫武孫臏

姓名 時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後期 論語 仁 為政以德 老子 春秋後期 道德經 無為 墨子 戰國早期 墨子 兼愛 非攻 孟子 戰國中期 孟子 仁政 王道 人性本善 荀子 戰國後期 荀子 性惡論 法后王 莊子 戰國中期 莊子 天人合一 清靜無為 韓非子 戰國後期 韓非子 以法為教 權術勢 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