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三位老師的介紹,魯迅的三個老師的性格特點

時間 2021-08-30 11:07:35

1樓:奧斯卡

魯迅的三位尊師

魯迅在諸多的老師中,最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啟蒙塾師壽鏡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還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時期的老師章太炎先生。

關於壽先生,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說,他「極方正、質樸、博學」。他教學嚴,「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他常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魯迅父親病重,亟需一種「三年以上陳倉米」,魯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壽先生。

幾天後壽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魯迅家裡,所以後來魯迅無論求學南京,還是留學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鄉便不忘去看望壽先生。2023年他奉母命從日本回鄉完婚,僅在家十天,也要去壽先生家坐一坐。2023年進京工作後仍與其保持書信聯絡,2023年底壽夫人病逝,魯迅又主動送挽帳致哀。

魯迅與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同樣情深意厚,說「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到2023年,「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牆上,書桌對面。」2023年,日本友人增田涉翻譯的《魯迅選集》要定稿時,他回信說:

「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直到魯迅逝世前,他還曾讓增田涉打聽藤野先生的下落。魯迅認為:

「他對我的熱心的希望,小而言,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

魯迅對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兩位老師複雜些。章太炎因早年熱心維新運動的反清革命,成為一個學者兼革命家,他2023年流亡日本不久便主持《民報》,魯迅常去報館聽他講學。魯迅不僅折服他淵博的學識及和藹可親的長者風度,更欽敬他的革命精神。

後來,「五四」運動後,章先生慢慢落伍了,白話文運動多年後,他不在維護文言攻擊白話,魯迅素所敬重的老師「原是拉車的好身手,」現在卻「拉車屁股向後」了,怎麼辦?是尊師還是重道?魯迅選擇了後者,寫了《趨時和復古》等文章,對章先生進行了尖銳批評。

然而,2023年6月,章太炎逝世後,國民黨反動派把他打扮成「純正先賢」宣佈要進行「國葬」;也有一些報刊貶低他為「失修的尊神」,而早年革命家的章太炎被掩蓋起來。於是,魯迅不顧病重,於逝世前10天寫下了著名的《關於章太炎先生二三事》為自己的老師鳴不平。

從魯迅先生與他的三位老師之間的關係來看,魯迅尊師,便尤其重道,這既是他尊師的標準,也成為後來為師愛生的準則。

2樓:xhn月

魯迅一生中寫過三位自己的老師:三味書屋的壽鏡吾老師、革命家太炎先生、在日本留學時的藤野先生。

魯迅回憶小時候生活都不時提到壽鏡吾先生。魯迅12歲時進三昧書屋讀書。教他的老師就是壽鏡吾先生。

少年魯迅看見壽鏡吾的時候,是這個樣子——「高而瘦的老人,鬚髮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壽鏡吾先生方正、質樸、博學,在當時比較開明,不打罵學生,對學生既和藹又嚴厲。壽鏡吾的辦學方針之一就是傳授知識,培養有文化的國民,堅決不講八股文。

他正直、倔強、嫉惡如仇,罵世成了老先生的一大快事。魯迅作品的種種特點,或許可以在這位啟蒙先生身上找到源頭。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仙台學醫時的老師,魯迅對藤野先生充滿著尊敬和懷念,他是和壽鏡吾先生大為不同的老師。他是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的學者——「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作為一個日本的教師,最為可貴的是他沒有民族偏見,正因為這,所以他能對勤奮好學的弱國學生魯迅能一視同仁,熱情教育。

在他逝世前幾天,魯迅連著寫了兩篇文章紀念他昔日的老師太炎先生,可見太炎先生對魯迅的影響。太炎先生熱情地參加了民族民主革命運動,反對過竊國大盜袁世凱,「以大勳章作扇墜,臨**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並世無第二人」。但他「雖先前也以革命家現身, 後來卻退居於寧靜的學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別人所幫造的牆,和時代隔絕了。

」他的業績,留在革命史上的,實在比在學術上還要大。魯迅對他一生最重要業績的評價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範」。

壽鏡吾先生作為魯迅的啟蒙老師,對魯迅的作品起著很大的影響,他的罵世和他的愛國精神也同樣傳到了魯迅身上。藤野先生是一個日本人,令魯迅難忘的是他沒有民族偏見,對自己一視同仁,熱情的教育。太炎先生最令魯迅敬佩的是他的革命精神,也影響了魯迅一生。

三位老師,影響著魯迅的一生,使得魯迅對他們終身難忘。

3樓:

壽鏡吾、章太炎、藤野

魯迅的三個老師的性格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壽鏡吾極方正、質樸、博學 教學嚴格,

熱心助人

章太炎和藹可親,長者風範,守舊

魯迅的三位尊師

魯迅在諸多的老師中,最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啟蒙塾師壽鏡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還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時期的老師章太炎先生。

關於壽先生,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說,他「極方正、質樸、博學」。他教學嚴,「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 」他常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魯迅父親病重,亟需一種「三年以上陳倉米」,魯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壽先生。

幾天後壽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魯迅家裡,所以後來魯迅無論求學南京,還是留學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鄉便不忘去看望壽先生。2023年他奉母命從日本回鄉完婚,僅在家十天,也要去壽先生家坐一坐。 2023年進京工作後仍與其保持書信聯絡,2023年底壽夫人病逝,魯迅又主動送挽帳致哀。

魯迅與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同樣情深意厚,說「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到2023年,「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牆上,書桌對面。」2023年,日本友人增田涉翻譯的《魯迅選集》要定稿時,他回信說:

「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直到魯迅逝世前,他還曾讓增田涉打聽藤野先生的下落。魯迅認為:

「他對我的熱心的希望,小而言,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裡和心裡是偉大的。」

魯迅對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兩位老師複雜些。章太炎因早年熱心維新運動的反清革命,成為一個學者兼革命家,他2023年流亡日本不久便主持《民報》,魯迅常去報館聽他講學。魯迅不僅折服他淵博的學識及和藹可親的長者風度,更欽敬他的革命精神。

後來,「五四」運動後,章先生慢慢落伍了,白話文運動多年後,他不在維護文言攻擊白話,魯迅素所敬重的老師「原是拉車的好身手,」現在卻「拉車屁股向後」了,怎麼辦?是尊師還是重道?魯迅選擇了後者,寫了《趨時和復古》等文章,對章先生進行了尖銳批評。

然而,2023年6月,章太炎逝世後,國民黨反動派把他打扮成「純正先賢」宣佈要進行「國葬」;也有一些報刊貶低他為「失修的尊神」,而早年革命家的章太炎被掩蓋起來。於是,魯迅不顧病重,於逝世前10天寫下了著名的《關於章太炎先生二三事》為自己的老師鳴不平。

從魯迅先生與他的三位老師之間的關係來看,魯迅尊師,便尤其重道,這既是他尊師的標準,也成為後來為師愛生的準則。

5樓:襄軍

魯迅的老師中,最為重要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啟蒙塾師壽鏡吾先

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626165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師藤野嚴九郎先生;還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時期的老師章太炎先生。

壽鏡吾(1849—1930),名懷鑑,字鏡吾,紹興城內都昌坊人。2023年,他20歲便考取秀才,後因為對黑暗的政治絕望,立志不做官,繼承祖父壽峰嵐和父親壽韻樵的職業,以教書為生,至80歲高壽逝世。他前後教書60年,可謂是一位勤奮敬業的教育家。

壽鏡吾是魯迅的最後一位啟蒙塾師。由於父親對周子京的淺薄不滿,便把他送到壽鏡吾的「三味書屋」。這是紹興城最為嚴厲的私塾,老師壽鏡吾極為「方正、質樸、博學」,口碑良好。

前往南京水師學堂求學前,魯迅在這裡前後學習了6年多。在魯迅性格成型時期,壽鏡吾在他的思想、品行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其學業基礎也是在三味書屋打下的。這6年裡,壽先生的為人治學,甚至作文等方面,對魯迅都有著相當的影響。

壽鏡吾反對兒子參加科舉,他對清廷腐敗深惡痛絕,認為亂世切莫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在壽先生那裡,魯迅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功底,其文學修養和國文水平大大提高。在壽先生的辛勤教誨下,魯迅的古典文學知識越來越紮實,文化素養也越來越高。

藤野嚴九郎(fujino genkuro),2023年7月11日出生於日本福井縣,逝世於2023年8月11日,是日本的醫生、教師,因和其學生魯迅的交往而聞名。其家族世代為醫,藤野嚴九郎是藤野家的第六代醫生。

藤野先生在日本並非著名學者,其言其行也許並非楷模,但是,在對待魯迅,其實也是對待中國人的態度上,確實難能可貴!須知,那是在中國在甲午海戰慘敗之時;是在日本獨霸東亞的野心日漸膨脹,舉國上下都瀰漫著一股鄙視中國人的風氣之時;是在日本人視中國人為「豬頭三」、「下等動物」之時。

現在,我們可以歸納藤野先生的品質了,那是在日本舉國上下鄙視中國人的風氣時對中國人的特別熱情友好與尊重。我們也可以概括《藤野先生》的主題了,那就是讚揚藤野先生在日本舉國上下鄙視中國人的風氣時對中國人的特別熱情友好與尊重,同時也抒發自己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章太炎(1869——1936),是位國學大師,語言文字學家。清末民初名士

章太炎2023年東渡日本,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上演說時,特別指出他心目中的自立之道。在他看來,世間驚世駭俗之論,往往出之於瘋子,而且也只有瘋子,才能言行一致,不畏險阻,實踐所言,世間能成大業者,多出自此輩。若是所謂的「正常人」,在種種阻礙面前,絕難百折不回,孤行己意。

因此他十分願意別人稱他為「瘋子」、「神經病」。世人常稱章太炎為「章瘋子」

章太炎的文章,在清季鼓舞一世人心,他被許多人視為「革命文豪」。但**建立之後,無量金錢無量血換來的卻是吏治腐敗、民生凋敝,袁世凱弄權於上,軍閥政客跳梁於下,這讓章氏深感失望。與老師一樣,魯迅也陷入四顧彷徨之境。

他曾經嘗試「沉於國民中」、「回到古代去」,想借此驅除寂寞,當此舉近乎成功時,昔日同門錢玄同來勸他為《新青年》雜誌撰文,魯迅起先頗感疑慮,認為喚醒鐵屋中的沉睡者而無解救之道,實非善道,但又想起摧毀「鐵屋」也非不可能,於是遂答應了錢玄同。這第一篇文章,便是**《狂人日記》。

在**中,魯迅借狂人之口,對當時的社會批判與控訴:「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他以文學意象,寫出當時社會如何令人窒息,無時無刻不在壓制人、摧殘人,更有甚者,國民性之劣根代代相傳,就連孩子也漸染其風。魯迅將傳統文化視為這一切的禍首,而只有成為別人眼中的「狂人」,才能眾人皆醉我獨醒,認清這吃人社會的本質。

仔細分疏,可以看到,魯迅筆下的「狂人」與章太炎眼中的「瘋子」,何其相似乃爾。

魯迅書中他的三位老師各有什麼特點

從進三味書屋算起,到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畢業,魯迅的求學生涯大致為18年。這之間,既學文又學理的魯迅接觸過多位先生。但後來,能夠引起魯迅綿長思念的,僅有壽鏡吾 藤野嚴九郎 章太炎三位。這三個人物,在魯迅筆下寫得各有特點 壽鏡吾是魯迅小時侯在三味書屋的老師,他為人方正 質樸 博學 在當時比較開明,不打...

用成語對魯迅的雕像介紹,用三個成語對魯迅的雕像介紹80字

墨斗魚文庫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身甘為孺子牛 愛憎分明 嫉惡如仇 剛直不阿 高風亮節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堅持不懈珍惜時間 勤學苦練 能伸能屈 刻苦用功 魯迅故里主要由三味書屋 魯迅故居 魯迅紀念館和百草園組成的,我們先來到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在這裡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的課桌上,還可...

魯迅是個三流作家嗎,魯迅的作品有什麼好的?

五天名 魯迅先生的文學地位 根本不可以用等級來劃分。他生活在中國新舊交替以及中國人民最水深火熱的年代。他的作品風格充分包含著那時中國社會的所有滋味,其特立獨行的白話文風如同尖鋒的利刃直插敵人的心臟,一針見血的筆觸直接揭露中國的病痛。他被稱為民族的脊樑,如果說他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其實也不為過的。所以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