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平仄,怎樣區分平仄音?

時間 2021-09-10 14:11:06

1樓:莫逾期

平仄 píngzè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

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

自元朝周德清後,平分陽陰,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調,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是永恆的話題。

2樓:皊沫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⑴平聲。

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⑵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⑶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⑷入聲。

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儲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儲存著入聲。

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

仄,按字**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憑什麼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型別。

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

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這種平仄的規則在律詩表現的特別明顯。

3樓:cj軍臨天下

第一,二是平三,四是仄

怎樣區分平仄音?

4樓:15蟲蟲樂

簡單的說,

一、二聲字是平聲,三、四聲字是仄聲。入聲字是仄聲。

古詩所講平仄是聲調問題。魏晉南北朝至宋末期間漢字字音有四個聲調: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簡稱「四聲」。

古詩所講的「平仄」就是針對這古「四聲」而歸類的:四類聲調歸併為「平聲」和「仄聲」兩大類,平聲本身為一大類,仍稱「平聲」,或簡稱「平」;上、去、入聲又合歸為一大類,統稱「仄聲」,或簡稱「仄」。兩大類簡稱「平仄」。

在現代學習中,「四聲」已經有所變化,古「平聲」分化成為現在的陰平、陽平(第

一、第二聲),古「上聲、去聲」仍然是現在的上聲、去聲(第

三、第四聲),而古「入聲」字則完全瓦解,分散混入了現在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的字中。

由於古「入聲」屬於仄聲,所以現在讀古詩詞,不能把普通話讀為陰平、陽平(第

一、第二聲)的字一概當作平聲。

5樓:匿名使用者

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擴充套件資料

1、古漢語中的平仄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shǎng)、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2、傳統

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6樓:康興有寶丁

平仄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

現代漢語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

7樓:匿名使用者

簡言之,平仄是就聲調而論

。漢字是單音節字,聲調具有區別字義的作用。所以聲調是漢語的自然屬性,而不是哪個人的發明創造。

最先從理論到實踐發現並運用聲調的是南朝的沈約,他把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類(即所謂的「沈分法」)。平指的是平聲,仄的本意是「不平」,包括上、去、入三聲。 平仄是相對於古四聲而定的。

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四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古漢語發展到現代漢語,四聲已大不相同。但是,今四聲和古四聲是一脈相承的:

古平聲分化成今四聲的陰平、陽平兩個聲調。古上聲和古去聲也大大致相當於今四聲的上聲和去聲。古入聲字消失了,只是在一些方言中,還不同程度地保留著。

那麼,古入聲字到**去了呢?分別轉到現代漢語普通話的今四聲裡,叫「入派三聲」 (陰平、陽平通稱為平聲,再加上聲去聲,合計為三聲)。這就會給今人識別平仄造成一定的困難。

進一步**,由於漢字的讀音是由三部分決定的,即聲母、韻母、聲調。因此,平仄不單指聲調,還和聲母、韻母有關係。除去聲調外,韻母對區分平仄的影響要大於聲母。

因為韻母主要由母音構成,母音也叫母音;聲母則完全由子音構成,子音也叫子音,顧名思義,子音沒有母音發音響亮清淅,子音發音時聲音受阻。還因為韻母處在音節中聲母的後面,發音時大致以韻母的發音口型結束,聲母只起到輔助發音作用。

8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平、仄聲呢?原來,漢語每一字都有高低抑揚的升降調,有時候,雖然也有連音時的變化,但是每一字的聲調基本上是固定的。聲調有「高低」、「長短」和「強弱」之分,南朝詩人周顒、沈約等提出了漢語有四個聲調——「平、上、去、入」的**。

除了「平」聲,其他「上、去、入」三聲,均叫做「仄」聲。(現代漢語普通話已經沒有了入聲〔所謂「入派三聲」了〕,但粵語方言還保留了入聲。本文均以粵語方言來作為基本語)

沈約說,漢語有四聲,好比一年有四季。

平聲,聲調平又長,如春天「春在陽中,德澤不偏」;

上聲,聲調往上爬,如夏天「草木茂盛,炎熾如火」;

去聲,聲調掉下去,如秋天「霜降葉落,去根離本」;

入聲,聲調緊收束,如冬天「天地閉藏,萬物盡收」。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9樓:匿名使用者

拼音~~~ 先後 ~~~~ 排位

10樓:離溫景

根據讀音即可區分平聲和仄聲。

平聲是拼音的一聲和二聲,仄聲是拼音的三聲和四聲。

例句:吸來江水煮新茗;賣盡青山當畫屏。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古漢語中的平仄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shǎng)、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如何區分平仄?

11樓:離溫景

根據讀音即可

來區分平聲和仄自

聲。平聲是拼音的一聲和二聲,仄聲是拼音的三聲和四聲。

例句:吸來江水煮新茗;賣盡青山當畫屏。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古漢語中的平仄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shǎng)、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

怎樣區分詩詞中的平仄?

12樓:匿名使用者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

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

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

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平仄理論好比把四個班(四聲)學生按性別(平仄)分成男女兩類。至於這樣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論者考慮的。

四聲,這裡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裡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來說,共有四個聲調:

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箇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⑴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⑵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⑶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⑷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儲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儲存著入聲。

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儲存著入聲這一調類。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語裡,入聲已經消失了。北方的入聲字,有的變為陰平,有的變為陽平,有的變為上聲,有的變為去聲。

就普通話來說,入聲字變為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為上聲的最少。西南方言中(從湖南到雲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

古代的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不能詳細知道了。依照傳統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箇中平調,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

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疏藏。

這種敘述是不夠科學的,但是它也讓我們知道了古代四聲的大概。

四聲和韻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在韻書中,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什麼字歸什麼聲調,在韻書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還儲存著入聲的漢語方言裡,某字屬某聲也還相當清楚。我們特別應該注意一字兩讀的情況。

有時候,一個字有兩種意義(往往詞性也不同),同時也有兩種讀音。例如"為"字,用作"因為"、"為了",就讀去聲。在古代漢語裡,這種情況比現代漢語多得多。

試舉一些例子:

騎,平聲,動詞,騎馬;去聲,名詞,騎兵。

思,平聲,動詞,思念;去聲,名詞,思想,情懷。

譽,平聲,動詞,稱讚;去聲,名詞,名譽。

汙,平聲,形容詞,汙穢;去聲,動詞,弄髒。

數,上聲,動詞,計算;去聲,名詞,數目,命運;入聲(讀如朔),形容詞,頻繁。

教,去聲,名詞,教化,教育;平聲,動詞,使,讓。

令,去聲,名詞,命令;平聲,動詞,使,讓。

禁,去聲,名詞,禁令,宮禁;平聲,動詞,堪,經得起。

殺,入聲,及物動詞,殺戮;去聲(讀如晒),不及物動詞,衰落。

有些字,本來是讀平聲的,後來變為去聲,但是意義詞性都不變。"望"、"漢"、"看"字都屬於這一類。"望"和"嘆"在唐詩中已經有讀去聲的了,"看"字總是讀去聲。

也有比較複雜的情況:如"過"字用作動詞是有時平去兩讀的,至於用作名詞,解作過失時,就只有去聲一讀了。

怎麼區分平仄音,怎樣快速區分平仄

你好平仄音是什麼?下面趣歷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怎樣知道一個字的平仄?如何快速學習?兩個問題,一個個來。怎樣知道一個字的平仄?那麼,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近體格律是的初學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日常生活中平仄用不到,而學習創作近體格律詩則必須用到。而學習近體格律詩,平仄是所有格律的基礎,...

如何區分古代平仄,如何區分古代漢語中的平仄

前面一樓二樓的太不厚道了,複製那麼多東西,而且大部分是答非所問.看得人眼睛都花了.古代的四聲也就是入聲.入聲與現代漢語的四聲是不同的.古代的入聲一般發音短促,發音方式與現代漢語的陽平 二聲 和去聲 四聲 類似,但不等同.也就是說入聲可能聲調上是陽平,也可能是去聲.而現代漢語的去聲卻是單純的去聲.太麻...

唐宋詩詞的平仄音有什麼要求

wms蝴蝶飛 首先,古語中的音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對應到現代漢語的話 平聲就是第一聲 陰平 和第二聲 陽平 上 sh ng 聲對應今天的第三聲,去聲對應第四聲,而所謂入聲現代漢語的普通話裡是沒有的,但是許多方言中都有保留,就是發音和短急促而止的,比如南京話裡的 白 入聲現在相對來說難以區分,因為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