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中國工藝美術史,談談宮廷工藝美術與民間工藝美術的區別和聯

時間 2021-10-14 22:56:08

1樓:祁林虎

三代青銅器的比較

青銅器商代 西周

春秋戰國時期

鼎是煮肉食的器物。一般是圓體,三足,雙耳。但也有成方體四足的方鼎。腹部較深,兩耳直立於口緣,足成錐形。

鼎腹漸漸變淺,底略平,最大腹徑在底部。西周後期的鼎,腹體近半圓形,圜底,敞口,兩耳漸向外張,鼎足由柱狀變為馬蹄形。 鼎腹多為寬而淺,立耳,微向外張,馬蹄足。

春秋晚期至戰國,鼎多有蓋。這是一種新式樣。

鬲(li) 是煮粥的器物,鬲的造型為空足,它的器形的演變,大體最早呈縱深式,以後向橫寬式發展。 西周後期的鬲體由縱深式演變為橫寬式。 特點是平沿口,無耳,還逐漸變矮,這大約和灶的改進有關

甗(yan) 是一種烹飪器物。全器分倆個組成部分,上部為 ,是用以盛食物的,下部如鬲,是用以盛水的。之間還有一層有空的銅片,叫做箅,以透過蒸汽。

西周的甗口微移,腰間有銅 ,其它無大變化。 造型以商周的 、鬲合體,改為分體,即 合鬲進行分鑄,即便於製作,也便於使用

簋(gui) 是用於盛黍稷等食物的,等於現在的碗。其造型為最早為碗形圈足,以後才有耳有蓋 西周的後期,簋的樣式除有雙耳之外,一般都加蓋。有的還有圈足上再加三足,考古學家稱之為「圈三足式」 簋加了方座,在造型上形成圓於方的對比。

觚(gu) 飲酒器觚的形狀細長,底寬腰細,口成喇叭花裝,造型十分優美。 西周前期於商代同後期即已淘汰,產生一種近於杯的造型,併為它所代替。

觶(zhi) 飲酒器,圓腹,敞口,圓足,像一種小瓶。 西周後期已絕跡。

壺 盛酒漿用,商代的壺,圓腹,貫耳,圈足,腹的最大直徑在壺體的下部。 西周早期,壺體修長,有貫耳。西周後期,流行圈頂式蓋,耳為活環耳。

壺在春秋戰國時期較多,一般壺體最大直徑在壺的中部。

鑑 是一種水器,形如現代的盆。 戰國時期的大型鑄品。和鍾、鼎、壺四器並稱,除作為實用的器皿,也有作為嫁具。

豆 銅豆始於西周,造型是淺盤粗柄,是用以盛黍稷 等調味的。 此時期的豆,把手細而高,便於取拿。並增加了蓋,蓋翻置時可當盤使用,大大提高了使用性。

簠(fu) 約始於西周後期,它仿於竹器,戎腹側視呈斜邊菱形狀,是盛稻樑的。 在菱形斜壁體的中間,增加了直壁,擴大了容量。

盤 盥(guan)洗時盛水的用器,口大腹淺。古人在宴飲祭祀時洗手用的。 在戰國後期已演變為無足無耳,成為漢洗的前身。

敦 盛黍稷的食器,是戰國時期新創的以個品。由倆個半圓組成合之為一球。敦的三足和蓋的三紐也都是圓形。

爵 是飲酒和溫酒的器皿,它圓腹,口部前有流,後有尾,便於提取口緣有兩柱,是為了便於取用。腹下有三足,用以溫酒。早期為圈足,並有透孔,以後為三足。

腹的變化早期為平底,以後變為圜底,以擴大盛酒的容量。 西周前期尚有製作,式樣於商代後期相同,到西周後期即消失。

斝(jia) 溫酒器。其形狀和爵相似。有柱而無流和尾,因此不便飲用,而容量則較爵為大。 在周代就少見了

角 其形狀和爵相似,但無柱。前流和後尾都成尖狀。角原系獸角製成後仿為銅器。

盨(xu) 西周新創的食器,介於簋和簠之間,方而圓角。

卣(you) 盛酒器,有提樑,是一種可以移動的盛器。它和壺一樣,只是壺用貫耳,卣用提樑。

罍(lei) 盛酒或盛水的。罍有方形和圓形倆種,大體上方形罍只流行於商代。

觥(gong) 即是飲酒器又是盛水器,因觥最早用兕(si)牛角製成,後來才用銅製。故又稱「兕觥」。觥容量較大,故可多飲。

觥腹橢圓,圈足,有流和扳手,蓋作獸頭形,是一種象生的器皿。

盉(he) 是溫酒和調酒的器皿。有三足或四足,可以在火上溫酒。為了調和酒的濃度,又可作調酒器。商代早期的盉有的流立在頂上,款足,可以增加容量,擴大受火面積。

尊 是盛酒備酌的器皿。常和鬥,勺合用。也有用作青銅禮器的共稱。

彝 作成鳥獸形的盛酒器。用途是在祭祀時不飲而澆於地的一種酒器。 彝有方形稱為方彝,不用灌祭用,和壺尊相同。

匜(yi) 水器中新增的品種,是注水的器皿,如同現在的飄。它四足一鋬,有流,以後由有足變為無足,它常和盤組合在一起,古人常在宴飲祭祀時用來洗手

2樓:表向

明代工藝美術的風格特徵?

1明代的工藝美術,可以看出它已具備我國工藝美術民族風格的多種特點.完整、莊重、敦厚、大方、明快、巨集健,而又富於裝飾美2這已是東方工藝美術的完備時期。3同時,宮廷工藝和民間工藝的分化已明顯形成兩大系,並表現才出各不相同的創作特點和審美情趣4在裝飾中,吉祥圖案的廣泛應用,也成為此一時期的藝術特點。

元代工藝美術的時代特色?

元代蒙古貴族在將近一個世紀的統治期間裡,並沒有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總的來看,這時期的文化具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蒙古貴族的遊牧民族文化;二是漢族的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另外,由於版圖的擴充套件和中外的交往,還出現一部分傳來的並未消化的外來文化。

但是作為文化之一的工藝美術,其代表時代風貌的是一種豪放、疏野的特色。工藝美術的造型龐大,器形的簡略,色彩的豔麗,放映了遊牧民族的雄健粗獷的審美要求和生活需要。採棉的推廣,工藝技術的交融和發展,是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貢獻

六朝畫像磚和漢代畫像磚的區別?

1、漢代畫像磚多為一磚一畫,而六朝則成為整體性和主題性的大型磚印壁畫, 一個題材往往用幾十塊磚或幾百塊磚組成.這種大型畫像磚, 不 僅在整體設計上,而且在生產上都有著相當大的難度,沒有高度的工藝水平,是製作不出的題材內容的發展.六朝畫像磚除了漢代流行的車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獸等題材外, 還表現了聖賢高士, 更具有現實生活氣息。

除動物紋外, 蓮花捲草、山石樹木、都有較重要的地位。

六朝畫像磚多用飄舉流暢的線條表現各種形象,並多為淺浮雕效果。

它不同 於漢代的古拙質樸,而是具有清秀雅緻的藝術特色。

論述商周兩代青銅器有何異同點?

1、商代:主要採用饕餮紋和獸面紋,還有回紋、象紋、魚紋、鳥紋、蟬紋、蠶紋等。一般運用主紋和地紋相結合的表現手法。

即以獸面紋為主題,回紋為陪襯,形成主次效果。圖案組織多采用單獨紋樣,並用對稱式顯示出威嚴的藝術氣氛。此種格式也與合格的製作技法相適應。

周代:的裝飾饕餮紋已居於次要地位, 多用竊曲紋、環帶紋、重環紋等組成的二方連續形式,地紋減少,無地紋,具有質樸和韻律美。

特點:商代青銅器多用於祭祀或酒具,而周代則多用作禮器或紀念的用品,故多出現長篇銘文, 比如歌頌周王美德或貴族功績賞賜或交換、婚嫁、訴訟等記事祭祀類。

簡述宋代的時代特色?

1、宋代崇 尚理學,所以是一個重理性的時代。反映在工藝美術風格上, 它具有內蘊恬淡,雅潔的特點, 賦予理性的美。在造型上端莊大方,令人尋味;色調多用冷色, 青、綠、褐、黑等, 有寧靜感;裝飾常採用富於理性的規則幾何紋,更多的是素樸無華宋代實行崇文抑武的政策, 因而也是個文治的時代。

文學藝術的發達,強烈影響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工藝美術的生產也漸漸走向商品化。在製作中考慮大量生產,併力求降低成本, 以擴大工藝美術的社會效能, 在這一點上,宋代工藝美術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簡述唐代工藝美術風格

唐代是我國封建歷史階段工藝美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從工藝美術的藝術風格看,唐代起,就脫離了商、周、漢魏六朝以來的那種古樸特色,而是具有近代裝飾風貌的因素。

唐代的工藝美術特點有:(1)人的意識的解放(2)裝飾生活的情趣化。唐代的裝飾,一變以前以動物紋占主導地位的傳統特點,開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濃厚的生活情趣,擺脫了拘謹、冷靜、神祕、威嚴的氣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潑、親切。

(3)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高度發展時期,人們充滿自信,採取開放的策略,人的思想意識得以解放,這是唐代工藝美術在裝飾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原因。(4)裝飾技法的應用。陶瓷工藝出現了多種釉色,運用灑釉、流釉等色釉技法;染織工藝有蠟纈、拓印等印染法;從造型看多運用較大弧度的外向曲線。

從色彩看,多運用色彩退暈的方法表現深淺層次色階,有富麗華美的藝術效果。從裝飾紋樣看,植物紋中多以牡丹為主題,早期清秀、工整,受傳統圖案影響,中期(盛唐)富麗、豐滿,表現手法有色稱和對比,有撇絲晚期則比較洗練、簡樸。卷草是唐代裝飾紋樣中應用最廣的一種。

總之,唐代工藝美術的藝術風格,具有博大清新華麗豐滿的特點可用「滿」字形容,由於它富於情趣化,也可用「清」字形容。

金銀錯:

在刻線處用細金銀絲進行鑲飾,一般構成斜線和渦線相結合的幾何紋樣,產生金和銀的金屬光澤的對比,曲線和直線的對比,虛與實的交替對比,具有韻律的美。

鎏金:是以金液和水銀溶和在銅器上,經摩擦加工使水銀揮發,而使金鍍在器物上,金光閃爍

失蠟法:

是製造銅器的一種先進方法,也是鏤空裝飾的一種最佳方法,它以蠟刻成成器形和裝飾,內外賦泥注入銅液,它可以產生透雕複雜的形體和裝飾,具有玲瓏剔透的藝術效果

暗紋陶:

是指用一種工具在陶胚未乾前壓出各種花紋的陶器。這種壓花線紋深度不大,僅在有光線時可隱約看出,所以稱為暗紋,又稱砑花陶

虹管燈如河北滿城出土的著名的長信宮燈,塑造出一優美的仕女形象,左手託燈,右手提燈罩,以手袖為虹管,處理的十分自然

夾貯:始於戰國漆器的一種制胎方法,是用漆灰和麻布製成,先用漆灰作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夾註可以使器型增加變化,比木片卷粘獲得更多的造型。這種作法就是現今所稱的脫胎!

透光鏡在漢代銅鏡中,還有一種奇特的銅鏡,即所謂的透光鏡。透光鏡發明於西漢時期,銅鏡外形和普通透鏡一樣,並不是真正透光多子盒,即多件盒,往往有九子、十一子之多。在一個大的圓盒中,容納多種不同形態的小盒,即節省位置,又美觀協調。

唬季子白盤

根據盤內銘文的內容,我們可知這個盤是周代的一件大器,它是虎季子白奉命征伐有功時被封賞的紀念性物品,取名為虎季子白盤。它長約82釐米,寬約82.7釐米,高約41.

3釐米。周身是環帶紋,是周代典型的青銅裝飾花紋,這也是目前所見最久的銅盤,有銘文刻字,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顧秀明嘉靖時,有進士顧名世,居住在上海露香園。顧氏一家,幾代都善於刺繡,因稱為「顧繡」。其住地為露香園,所以又稱為「露香園繡」。

這種畫繡並非如實模擬原作,而是結合刺繡的特點,富有裝飾效果。顧繡花卉、人物、翎毛、山水,「劈絲細過於發,針如毫。」因而名噪一時,為人所重。

此種作品以製作欣賞品為主,加以文人雅士的評賞和讚美,故當時影響很大,幾成刺繡工藝的代表。

祕色器以青瓷為主。它的燒造地點在浙江餘姚上林湖一帶。因為是貢物,瓷器製作,極盡裝飾之能事。

一般均用刻花、劃花印花的方法,裝飾題材十分廣泛。線條洗練,圖案活潑,反映出五代陶瓷裝飾藝術的較高水平。

白陶(1)歸奴隸主所有(2)造型與裝飾與青銅器相仿

(3)用高嶺土製成

釉陶用高嶺土製胎,釉色青綠而帶褐黃,胎亦較硬,呈灰白,學術界把這種釉陶,又稱為原始瓷器

緙絲我國特有的一種絲織手工藝品,織緯線時,留下要補織圖畫的地方,然後用各種顏色線補上,織出後好象是刻出的圖畫,也叫刻絲!

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鉛釉的彩釉陶器。因為它經常用黃、綠、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構成花朵、斑點或幾何紋等各種色彩斑斕的色釉裝飾,所以稱為三彩!

忍冬紋稱卷草。六朝流行的一種植物紋。有人認為它是忍冬花(即金銀花)的枝葉變化,也有人認為是蓮葉的演變。

六朝的忍冬紋比較清瘦和程式化,一般分為三個葉片和一個葉片相對排列。但變化也是多種多樣,有單葉、雙葉;有 兩葉順向、兩葉相背。這種紋樣有人認為出自近代,其實我國漢代銅鏡邊飾稱為捲雲紋的,就是這種卷草紋的前身。

到唐代則演變為繁複的卷草,近代也稱為香草。

金縷玉衣

又稱「玉押」或玉匣「,是為漢代高階貴族死後特製的葬服。玉衣的形制頭部為一套,臉蓋上刻畫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的前胸、後背、兩袖都是分開的,褲的兩腿分開,手呈五指形,腳作鞋靴狀。竇綰的金縷玉衣是女式玉前衣,與劉勝所穿的略有不同。

劉勝的玉衣全部使用金絲編綴。竇綰玉衣的前胸和後背玉片比較大,而且是用絲帶連結而成的。其他比粉才有金絲編綴。

釉裡紅:

以紅銅料在胎上畫花一次燒成,它和青花一樣同屬釉下彩。只是紅、藍色調不同

鈉石失可能是波斯語派譯而來,指的是一種加金的絲織物,以金線紋織成的金錦

參考資料

中國工藝美術史簡史,中國工藝美術史的作者簡介

中國工藝美術的歷史呈現著兩條清晰的發展脈絡 以實用為主體的民間工藝美術和以觀賞為主體的宮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藝美術體系.它們作為在不同社會環境和條件下生長發展起來,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兩種工藝文化形態,有著不同的生產方式,組織結構,功用目的和美學特徵.民間工藝美術主要是自然經濟的家庭手工業,生產的目的主要...

工藝美術的概念是什麼,工藝美術主要包括那些內容

blackpink 羅捷 1 現代用法,是指製作手工藝品的藝術。這類藝術品通常裝飾精美,具有實用性或目的性。其使用的各種手工技術包含了金工 木工 編織 裁縫 塑料造形,以及雕刻 版畫製作和繪畫的技法。工藝美術 在學校 社團和其他機構中被當作是一門專業課程教授,其意義在於發展個人愛好或充任娛樂活動,有...

什么是烹飪工藝美術,什麼是烹飪工藝美術?

通過烹飪產生活動,對烹飪原料進行審 美加工,製成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一種實用美術,是烹飪原料 加上美的結合體。以烹飪構圖首尾相接的龍鳳紋樣來說,其形態上有虛實,輕重的對比,色彩上也在向於統一的色調中追求區域性色彩的差異性。再如回行紋樣,則是在凹凸形式上體現了對比的形式美法則,而連綿延展的組成態勢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