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關於「人之初性本善」的那段原文是什麼

時間 2021-10-14 23:17:28

1樓:路上的期盼

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白話譯文:

孟子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先王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才有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

用不忍傷害別人的心,施行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那麼治理天下就會像在手掌中轉動它那麼容易。之所以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

假如現在有人忽然看到一個孩子要掉到井裡去了,都會有驚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鄉鄰朋友中博取名聲,也不是討厭那孩子驚恐的哭叫聲才這麼做的。

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的,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的,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謙讓心是禮的開端,是非心是智的開端。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

有這四種開端卻說自己不行,這是自己害自己;說他的君主不行,這是害他的君主。凡自身保有這四種開端的,就懂得擴大充實它們,(它們就會)像火剛剛燃起,泉水剛剛湧出一樣,(不可遏止。)如果能擴充它們,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擴充它們,那就連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出處:出自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孟子的《孟子·公孫丑上》中《公孫丑上·第六章》。

2樓:學院派魚多多

原文:《孟子·公孫丑上.第六章》戰國時期:孟子、其**及其再傳**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釋義:孟子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

先王由於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用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施行憐憫體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裡面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了。

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是因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裡面去了,必然會產生驚棋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要想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係,不是因為要想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才產生這種驚懼問情心理的。

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簡直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簡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

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有了這四種發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認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棄君主的人。凡是有這四種發端的人,知道都要擴大充實它們,就像火剛剛開始燃燒,泉水剛剛開始流淌。

如果能夠擴充它們,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夠擴充它們,就連贍養父母都成問題。」

3樓:匿名使用者

在《孟子》當中,有一篇叫《公孫丑·上》,裡邊就有他這樣的話,"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

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認為,人必須有這四種心。惻隱之心,即一種同情心;羞惡之心,一種覺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自省之心;辭讓之心,應該知道彼此謙讓,彼此謙退;還要有是非之心,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他認為人必須有這四種心,沒有這四種心那就稱不上人了,這是孟子的看法。我們可以舉出好多的例子來說明孟子的這個觀點。

4樓:匿名使用者

老祖宗中國人特有的偽科學!小孩在大人面前有為惡的資本嗎?不聽話打也打的你聽話。

人性從來都是自私的,誰不是靠犧牲其他動植物的生命來滿足自己?人與人之間所謂的善也不過是建立在能獲得更多回報的前提下罷了!所謂的同情別人也只是自身想重新體驗一翻曾經受了別人幫助時的快感罷了!

做的每一件事根本動機都是在為己,人性真虛偽自私!承不承認真理都在那裡

5樓:匿名使用者

公孫丑上·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三字經裡面人之初性本善後面一句是什麼?

6樓:※淡茗

後一句是性相近,習相遠。性:本性,習:習慣。意思是,本性都是差不多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發生變化,人與人相差就變得很大。

7樓:韓苗苗

人之初性本善後面一句是:性相近,習相遠。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在剛剛出生的時候,稟性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因為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的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

擴充套件資料

性相近,習相遠的出處是《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其中,性是指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 習是指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

關於人性,自古就有很多爭論。性善之說出於孟子,當時與孟子論性的學者有告子等人,在孟子告子篇裡,告子曾提出不少難題來問孟子;與孟子相反的則為荀子的性惡說。荀子性惡篇: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性善性惡兩說理論,終戰國之世,無人提出第三說,直到西漢,始有揚雄發表另一見解,他在法言修身篇裡說: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即揚子提出的善惡混之說。

8樓:匿名使用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

9樓:匿名使用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人之初真的性本善?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嗎?

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可以理解成為,一個剛出生時,思想比較單純,天真,可愛,想一想那些小孩子明亮的眼睛,清澈的眼睛,可能你就會有點感觸。不過從客觀上來講小孩子都是 自戀型 的,他們餓了就哭,睡醒了也哭,尿床了也哭。根據物質決定意識,人性出生就是白紙一張,即不惡但也不善,孔孟之說據有歷史居限性,再加上統治...

人之初,性本善“是誰所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是什麼意思

蛙家居 是三字經裡的第一句,三字經 開頭四句就說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中前兩句語出 孟子 滕文公上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意思是 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拓展資料 三字經 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

人之初,性本善?or性本惡

人之初,性本善?or 人之初,性本惡?初學漢語,對中國文化中的很多古籍很感興趣,尤其是一些淺顯 易懂,朗朗上口的口傳書籍。其中,三字經 就這這樣兒的一本書。書中的第一句話 人之初,性本善。讓我理解到,對於人性的正義與 原來是是東西方文化都在討論的話題。可是,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嗎?是的,由於地域與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