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的主題,情節,語言特色

時間 2021-10-19 13:24:51

1樓:__竺影痕

桃花源詩並記》是陶源明歸隱田園十六年後的作品。年輕時的陶源明也曾有過“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值社會動亂,戰禍不息,民不聊生。加之家境早已敗落,寒門之士,也只能是“壯志難酬”了。

正因為此,陶淵明才選擇了“擊壤以自歡”的道路。退居田園,躬耕自資,感受到的是農民的淳樸可親和田園生活的可樂。而現實生活的政治黑暗又無不激起他思想上的波瀾,他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只好藉助於筆墨抒寫情懷,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

於是便有了他的《桃花源詩並記》。

《桃花源詩並記》,都是通過對一個借想的“桃花源”的敘述,讚歎,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社會現實的批判,它是在醜的面前高舉起的一面美的鏡子。“記”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這樣一幅圖畫:“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飛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是一種和平寧靜,安居樂業的生活。“往來種作”突出人人辛勤勞作,“怡然自樂”可以看出“豐衣足食”的愉快,對土地,房屋,雞犬的描繪則曲婉地表現出社會安定。

而桃源人“設酒殺雞作食”,“各復延至其家”則又表明桃花源民風的淳樸。“詩”中的“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暖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叟縱行歌,班白歡遊詣。”同樣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和平安康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命而耕,春收秋割,雞犬互鳴,童叟歡愉。

這樣與“記”中所述的民風之純樸又互為表裡,互相補充,形成一個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可以說,“記”和“詩”在主題中心和立意構思角度是一致的。

但比較二者,我們又不難發現二者在體裁上,內容的選擇安排上,具體的表現手法上,又各具特色。

從體裁上看,“記”是以散文的形式來記敘漁人發現,探訪桃花源的經過。桃花源的發現是在漁人的“忘”路之遠近的情況下,“忽逢”而見的,而且是置於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繽紛的花片中,這樣就給人一種神祕變幻之感。桃花源的消失也顯得撲朔迷離,有如夢幻。

但同時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又自然逼真,親切可感,因為文中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寫的又是漁人的親聞親見。這正是散文這一體裁的特性,使得文章具有了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詩”則是側重敘述桃花源的社會制度和詩人的一種嚮往之情,它不同於“記”的入微摹神和繪色刻畫。

詩中表明的社會觀,是以道家的“淳”對抗現實的“薄”,由此襯托出黑暗社會激發的一種矛盾。這樣,這種超脫的精神所形成的獨特的胸懷,又使詩中蘊含了一種超然的意境,因此這種看似平緩的敘述也就帶上一種清雅脫俗的意韻。這些正是由“記”和“詩”的不同的體裁所決定的。

從內容的選擇上看,其一,“記”是以漁人的所見所聞為線索組織全文,這樣在內容的選擇上,必然侷限於一時一地之見聞。而“詩”則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這樣就可以多側面多角度的輻射壯的鋪陳。“記”的內容選擇從細微出著眼,可摹狀繪神。

而“詩”的內容選擇則從大處落筆,以拓其面。這樣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極好地反映了主題。其二,“記”中受文體的限制,故而選擇了富有情節性的太守“尋向”不得的細節來表明心願--高士劉子冀欲往,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

這樣顯得含蓄,意味深長。而“詩”則發揮詩體表情的優勢,直接議論:“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來點明桃花源不可及的原因,顯得自然真摯。

從具體的寫作手法看,由於“記”,“詩”體裁不同,兩者在具體的表現手法上也就迥然不同,實為“異曲”。首先從筆發上看,“記”多用描繪,如“乃大驚”的神色,“皆嘆惋”的情態等,寫得細膩生動;而“詩”則多用敘述,議論,顯得平緩蘊韻。其次,“記”的語言簡潔生動,如“土地平曠”諸句,言不多而盡出桃源風貌。

李公煥說,《桃花源記》言“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造語之極簡妙。而“詩”的語言則顯得質樸自然,近似口語,全無雕飾做作之痕。再其次,結構上“記”以漁人串文,從美麗寧靜的環境,寫到男女衣著,勞動和歡愉的精神風貌;從這些人的生活,寫到他們的來歷,層層深入,次序井然,條理清晰。

而“詩”由敘“先賢避亂”自然而巧妙地引出議論,敘議結合,渾然一體。敘是議的基礎,議是敘的昇華。最後,從個別區域性看,“記”中言避世由來,運用插敘的手法,巧妙而不突兀;而“詩”中則運用順敘的手法娓娓道來,自然而順暢。

總之,《桃花源詩並記》兩者主題構思角度相同,而體裁手法各異。二者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構成一個完美的整體,極好地表明作者的愛憎情感和志趣,願望。實為中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2樓:匿名使用者

(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三)《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聞客從何處來

3樓:匿名使用者

<1>~一樣,具體是以武陵漁人進出為線索~。

比較《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兩者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4樓:life無明小魚

1、從體裁上看

“記”是以散文的形式來記敘漁人發現,探訪桃花源的經過。桃花源的發現是在漁人的“忘”路之遠近的情況下,“忽逢”而見的,而且是置於長長的綠水,夾岸的桃林,繽紛的花片中,這樣就給人一種神祕變幻之感。桃花源的消失也顯得撲朔迷離,有如夢幻。

但同時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又自然逼真,親切可感,因為文中有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寫的又是漁人的親聞親見。這正是散文這一體裁的特性,使得文章具有了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詩”則是側重敘述桃花源的社會制度和詩人的一種嚮往之情,它不同於“記”的入微摹神和繪色刻畫。

詩中表明的社會觀,是以道家的“淳”對抗現實的“薄”,由此襯托出黑暗社會激發的一種矛盾。這樣,這種超脫的精神所形成的獨特的胸懷,又使詩中蘊含了一種超然的意境,因此這種看似平緩的敘述也就帶上一種清雅脫俗的意韻。這些正是由“記”和“詩”的不同的體裁所決定的。

2、從內容的選擇上看

其一,“記”是以漁人的所見所聞為線索組織全文,這樣在內容的選擇上,必然侷限於一時一地之見聞。而“詩”則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來敘述,這樣就可以多側面多角度的輻射壯的鋪陳。

“記”的內容選擇從細微出著眼,可摹狀繪神。而“詩”的內容選擇則從大處落筆,以拓其面。這樣兩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極好地反映了主題。

其二,“記”中受文體的限制,故而選擇了富有情節性的太守“尋向”不得的細節來表明心願--高士劉子冀欲往,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這樣顯得含蓄,意味深長。而“詩”則發揮詩體表情的優勢,直接議論: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來點明桃花源不可及的原因,顯得自然真摯。

擴充套件資料

《桃花源詩》和《桃花源記》都是描寫同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但並不讓人覺得重複。《記》是散文,有曲折新奇的故事情節,有人物,有對話,描寫具體,富於**色彩;《詩》的語言比較質樸,記述桃源社會的情形更加詳細。

《記》是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處處寫漁人所見,作者的心情、態度隱藏在文字之後,而《詩》則由詩人直接敘述桃源的歷史狀態,並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慨與願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顯示桃花源的思想意義和審美意義。

有人認為《桃花源詩》讚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種消極、倒退的表現。這其實是沒有真正領會詩人寫作的本意。所謂“古法”,雖是一種寄託,表示嚮往古代社會的淳樸,而並非是要開歷史的倒車;所謂“於何勞智慧”實際是對世俗生活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表示憎惡與否定。

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淵明是一個“有志天下”“欲為為而不能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報負而無法實現,這才是他的思想本質。

5樓:安靜塗鴉

一、整體把握

本文原是陶淵明

《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作者57歲,隱居農村已十餘年。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為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極狹,僅容一人進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發源地,長達數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

故事頗有傳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一類。首先是漁人入桃源的經過甚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

究竟是什麼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樹夾岸,其中竟無一棵雜樹,這是自然生成還是人工所為?洞口僅容一人通過,且深不可測,不知其中有何怪異,而漁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

其次是桃源中人。若為仙,何以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皆與常人無異;若為隱,何以憑一洞之隔便與塵世相去萬里?最後,這個“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

漁人出洞後既已“處處志之”,何以再去找時竟茫然無所見?這樣看來,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間了!至於後來南陽劉子驥“規往”而“未果”,這是作者有意新增的一個尾聲——有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就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變得更濃了。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裡,中年以後他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裡,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

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裡,他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要尋找它就只能飄然高舉,《桃花源詩》最後說的“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這也僅僅是意願而已,誰辦得到呢?由此看來,劉子驥之後而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二、問題研究

1.作者社會理想的實質

“桃花源”是陶淵明理想中的社會。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實質,必須先看原詩,因為在某些實質性的問題上詩比記還要說得明確些。例如“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會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種和平生活的寫照;“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說的是沒有君主統治,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制度;“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則是古**想中的大同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這一原則的具體化。

概括起來說,這些描寫都表現了原始共耕社會的特點。記,則是先通過漁人所見來展示這個社會生活的風貌,從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寫到男女耕作、老幼歡樂的情形;後通過村人“自雲”來揭示這個社會的由來,又通過接待漁人來表現他們的精神風貌。詩和記,二者相互補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這個理想社會的輪廓。

應當指出,作者這一社會理想是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的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2.關於層層設疑的寫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過不少以遊仙為題材的**詩歌文學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賦》、郭璞的《遊仙詩》等,多是假託遊仙抒發作者的不平感和對現實的不滿。《桃花源記》不是寫作者本人“遊仙”,但漁人的桃花源之行頗與“遊仙”相類(唐王維《桃源行》中就有“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句)。為了把桃花源寫成一個似有若無的仙境,作者採用了層層設疑的寫法。

因此,開頭雖然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並未確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說他是個漁人,不著姓名,這些都無從查考。接著寫桃林奇景,似為人間所有又似為人間所無,又不說出它的確切地點,因為漁人已“忘路之遠近”。寫桃林的通道更為奇特,洞口小而“彷彿若有光”,路“極狹”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

待到漁人進入桃源後,眼前出現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間生活的圖景。可是,後來漁人出而復尋,本已做好的標記卻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無跡可尋。最後再虛寫一筆,說高士劉子驥“欣然規往”,給好奇的讀者帶來微茫的希望,但劉子驥又“未果”而“病終”。

這樣一來,桃源這個虛實難定的境界就真的成為“千古之謎”了。這種層層設疑的寫法,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讀者的興趣。

桃花源記 劇本 50,桃花源記劇本

漁人在林中走著,忽然忘記了回去的方向,繼續尋找,逐漸出現了桃林,出於好奇,有繼續前行,漸漸的,小洞出現,漁人鑽進去,慢慢摸索,終於看到了桃園,眼前美麗不已,桃源人和平種作,就這樣這其中度了幾日,出去時,其中人希望漁人不把桃園告訴外人,但當漁人出去時,處處做標記,家都不渡,直接去見了太守,但當他們回去...

桃花源記的主旨是什麼,《桃花源記》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9點說史 桃花源記 的主旨 此文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 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桃花源記 是 桃花源詩並記 的組成部分,寫作年代大約是南朝宋永初二年 公元421 這時陶淵明已經57歲了。他拒絕同劉裕的宋...

桃花源記課後問題和答案,桃花源記課後習題含答案

閃焮 二 作者在這篇文章裡寄託了嚮往和平安定 幸福美滿的生活的社會理想。這種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 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批判。但它又帶有原始共耕的痕跡,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的。三 1 在括號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稱詞。村中人 見漁人,乃大驚,問 漁人 所從來。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