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說事不過一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28 04:15:23

1樓:引經據典正法

你提問中的「事不過一」,我去佛學大辭典查了,沒有查到有類似說法,所以也許不是佛教說的,你可能道聽途說了。

佛教有說,事一心不亂

事一心不亂,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九次第定,阿羅漢所證得的,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裡頭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功夫成片,這是念佛功夫裡頭最淺的,但是隻要功夫成片,就生凡聖同居土。什麼叫成片?

除了佛號之外沒有雜念,全放下了,這才能成片。

唸佛還有雜念,就沒達到功夫成片,唸佛沒有把握往生。臨終時就完全看你的運氣,你臨終最後一念是不是想著佛?如果想著佛能往生。

臨終最後一念想別的就完了,就到六道去了,所以最後一念太重要了。誰有把握說臨終一念是念佛號?平常是這麼想,到時候自己做不了主。

所以,功夫一定要在平常練成,走的時候才有把握。

古大德教給我們一個方法,我們睡覺都會作夢,夢中能做得了主,大概最後一念自己有把握。作夢做不了主,說明你的煩惱、習氣那個能量很強,你伏不住,所以你做不了主。這也是一種考驗我們功夫的方法,通過這樣的考驗,我們就一定要提高警覺,要有高度警覺,不放下不行。

七情五欲哪一個重就先從哪一個下手,貪名重的把名放下,貪財重的就把財放下,從貪瞋痴慢疑中找最重的,先從這下手。重的能夠放下,其它輕的就很容易,真的要真幹,不真幹不行!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第四十四集)

2樓:匿名使用者

你聽說過一而再 , 再而三 ,三而竭這句話嗎?事不過一也就是常說的清規戒律,做人做事要如履薄冰,謹言慎行,謹小慎微,不準半步虛假,方得超生。就是不能到第二次錯誤的意思。

3樓:g軟妹

事不過一也就是常說的清規戒律,做人做事要如履薄冰,謹言慎行,謹小慎微,不準半步虛假,方得超生。

4樓:淺淺幸福夏

事不過一就是錯誤不能犯一次,一次也不行,就是要自己平時仔細認真堅持原則不犯錯

5樓:刀鋒果粒橙

恕我孤陋寡聞只聽過事不過三這個詞,意思是指同樣的事不宜超過多次。源自春秋戰國時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中國人對三似乎有一種情節,「事不過三」是用來警告人不要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三衰而竭」更是有兩國交戰的歷史典故撐腰。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過三。

』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

6樓:一粒紅塵

就是不允許犯一次錯誤。

但未免太過於苛刻,常人都說事不過三。

望採納,謝謝!

7樓:懺悔文人

佛家沒有事不過一這種說法。

8樓:

就是不能到第二次錯誤的意思。

9樓:戲承允

佛家說的事不過一,有點苛刻,常人說事不過三

10樓:

你弄錯了?佛家沒有這種說法。

11樓:欒從戎

應該是說破戒一次也不可以

12樓:冥想音主站

學佛這麼多年了,還真沒聽說過有這麼一個說道。你在**裡看到的?

事不過一?沒聽說哪個法門有這麼一句,你記錯了吧。

13樓:庹碧春

你聽說過一而再 , 再而三 ,三而竭這句話嗎?

什麼是宗教呢?

14樓:三羊日記

宗教(religion)是聯絡人與神祇或超自然、神聖存在的文化體系,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 宗教的表現形式包括儀式、講道、崇拜、祭祀神明等多種形式,而信仰被認為是宗教信念的**,當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

15樓:開啟方便路

說說我個人的理解,宗教是聖賢之人對世人的教育,包括對宇宙萬物和生命意義的認知,指導世人怎樣正確生存,覺悟到生命的起源和歸宿。人生除死無大事,生與死是最大的問題。生命有輪迴,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和花開花謝,人有生老病死,佛教能幫世人(眾生的一種)解決最大的生死問題,超越輪迴,所以我個人推崇佛教。

接受一種宗教思想理論,需要用智慧去辨別抉擇,正信的宗教有一個基本原則,即「教人向善,不做壞事」,而那些宣揚貪婪愚痴財色的都屬於邪教,會使人迷失,走向歧途。

16樓:樹信而知上

經典裡還是有對天神說法的。

17樓:知易不惑

什麼是宗教?宗教核心講什麼?風水是道教的嗎?

18樓:匿名使用者

宗教是指信奉某種教義的社會組織。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規範、儀禮、教團組織等要素所構成。

19樓:望月

這也有疑問呀,那是佛住世的年代,那時候的眾生根性普遍都很利,能正確理解神通,對待鬼神的態度也很如法,佛滅後,眾生的根性轉劣,與鬼神來往的話往往會被鬼神牽著走。佛示現八相成道是在人道,為什麼不在其他道?因為在三界中,人是最尊貴的,即使是天王身,也遠不如人身尊貴,因為得人身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較其他道容易接受正法的教化。

而且天道眾生大多數都是放逸的,沒幾個肯修行,鬼道就更不用說了,自己都吃不飽,還能指望他們能幫你?總之,對鬼神敬而遠之就好,這是歷代高僧大德教我們應有的態度。

宗教四大特徵 10

20樓:楊必宇

第一,宗教現象是一個歷史範疇的課題,考古學證實,宗教不是與人類社會歷史相伴而生的,其也就必然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社會現象。

第二,從民族發展角度來看,不是世界所有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讓宗教信仰成為主流社會意識。

比如中華文明就被認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不佔主流意識。實際上,在中國的帝王術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孔子就說過"神道設教",意思是老百姓願意信就信去,只要把握好限度就行了。在這樣的民族中,宗教也不會永遠存在的。

第三,從宗教發展歷史來看,宗教總的趨勢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方向是全世界政教分離原則,宗教脫離對人類社會的控制,其逐漸成為一種純精神的東西;一個方向是世俗化,也就是宗教的某些東西變為習俗,可宗教的特徵逐漸減弱。

第四,人的精神需求是變化的,人還是在不斷髮展的,從古猿到人是一個過程,即使發展到人這個階段以後不會停止,而人的發展必然包括人的意識和精神的發展,而宗教一旦提出一個信仰目標就不能變了,一個不變的東西是不會永遠滿足發展著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21樓:8萬4千法門

從前寺院、叢林,就是佛教的這些道場,這些道場實在講就是佛教的學校,寺院就是學校。他們裡面人做什麼?每天是講經說法,除了講經說法,就是大眾在一塊共修。

共修大概是兩種方式,一種是參禪,一種是念佛,修止觀跟參襌是很接近的,所以在行門上大致上就是兩種。大的寺院裡面,它一定有講堂,它有唸佛堂,有禪堂,喜歡參襌的人蔘禪,喜歡唸佛的人唸佛。往往講堂有很多個講堂,不止一個講堂,這叫分座講經,就好像一個學校裡面,有很多科目、有很多科系,各人喜歡的東西不一樣。

這邊這個講堂講《法華經》,那個講堂講《華嚴經》,你喜歡學哪個你就學哪個。修行的時候,你喜歡唸佛你就參加唸佛堂,喜歡參禪你就到禪堂。的確它是學校。

不像現在,現在我們見不到了,寺廟裡雖有講堂,有這個名,掛了匾額在那個地方,但是沒有人講經;有掛禪堂的,沒有人蔘禪。而且變成什麼?都變成經懺佛事,都變成超度死人。

超度死人,這是宗教。

我再告訴諸位宗教的界限,什麼叫宗教?就是跟天神、跟鬼神往來的,這是宗教。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教自古以來不跟這些諸天鬼神往來。

佛講經說法是對我們人講的,佛要到天上,他會**,他會到天上去跟他們講。他要跟餓鬼講,佛會現餓鬼身去跟餓鬼講。在人間,決定是為我們人說法,與鬼神不相干的。

佛門裡面供養佛菩薩形像,是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報恩的意思,就是紀念的意思。因為佛是我們第一個老師,是佛陀教育的創辦人,我們的根本老師,我們稱之為本師,我們對本師的恩德不能忘記。所以我們拜佛,就跟我們中國人拜祖先的意思完全相同,是個紀念、不忘本,報恩的意思。

第二個意思是最重要的,比前面這個還要重要,是見賢思齊。看到他成佛了,他也是凡夫修成的,我要跟他一樣,我要努力的修學,我要成佛,我成佛要跟他一樣。時常提醒自己要學佛,提醒自己要成佛;換句話說,佛像放在那個地方是提醒自己、啟發自己,這個用意非常之深。

決定不是把他當作神來看待,你把他當作神來看待,是錯誤的。所以求籤問卦這個東西,真正佛教道場決定沒有,那神廟才有,宗教的佛教裡頭有,傳統的佛教裡面沒有。

22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聽說過教會有四大特徵的,沒聽說宗教有四大特徵的。。

宗教的共同特徵多了,宗教甚至可以不以教為名:

1、救贖承諾

2、不信恫嚇

3、描繪「天堂」「來世」「極樂」

4、教義【倫理】構建

5、由教義倫理生教法、戒律

宗教是人類非理性一面的產物,矇昧時代,人無法理解、解釋,善、理。。先賢只能以宗教的方式教導正道。。

但是時代會變,世界會進步,人類的理性會開發,社會價值觀會變,所以所有宗教都存在怎麼適應社會價值與常識變革的難題,教義經典是神聖的不能輕易變的,能變的唯有對教義的解釋。當對教義的重新解釋都做不到的時候,這個宗教就危險了。

對於今人而言,所有宗教都帶有反智性,但是正教勸善、守邊界(專注於靈魂領域)。

一切不守邊界的宗教都是邪教:企圖干預物質世界的、立論於現世的、要在世間建烏托邦的,都是邪教。

23樓:虛無僧團

宗教的特徵

一、是系統完備的儀軌、冥思、祈禱和藝術形式,以及對超自然現象的形而上學解讀;

二、是經常與社會及政治等相互交織;

三、是源自宗教法條的道德要求和生活方式;

四、是具有神聖的著作、神話的歷史,以及個人的宗教信念和經驗祝您一切吉祥圓滿!.

24樓:精靈小東東

其實,整體來說,它們都有一個無形的虛擬人物被崇拜。

佛教信佛教創始人——悉達多,亦就是今日中國人臨時抱佛腳「佛祖保佑」的「佛祖」,佛祖主張寬容、慈悲和博愛的精神,你可以信佛教,同時也可以信其他教派,佛教主張「能容天下大事」的平靜心態,追求一種無拘無束而寧靜的生活態度。佛教企業旗下有好多神仙,包括觀音菩薩,地主公,玉皇大帝,青龍白虎,齊天大聖等等,其功能有的保平安,有的保你高考中狀元,有的可以保你富貴榮華,任君選擇,總有一個適合你。佛教對於死亡看得很淡,他們認為死亡不過是另一個人的新開始,是你輪迴到下一輩的新起點,而不是終點,就像坐完過山車,下一個旅程就玩水上漂流,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遊戲盛會。

因此,佛教鼓勵人多做善事,積善行德,你下一次投胎可能會做皇帝,做李嘉誠二代,而不是投胎做豬狗任人宰割。佛教主張吃清淡,是吃素主義者,因為血味會讓人暴躁,而且將動物屍體放進口是非常缺德的事。

耶教分兩種——天主教和**教,佔了四大宗教的兩個席位。基本上一樣,但前者信仰上帝耶和華,後者就信仰上帝之子耶穌。相比起佛教,耶教就很有點專橫,你一旦信上帝耶穌,你就不能信其他教系,骨子裡有點毒裁。

天主教描繪的上帝,是很嚴厲,很凶惡的;而**教描繪的上帝,則是仁慈、寬容和博愛,因為耶穌當年被釘在十字架的時候,也對兩個親手解決他的士兵說「我不責怪你們,我為你們祈禱,我希望我老爸啊上帝,不會責怪你們,他會寬恕你們今做的事」,**教裡,耶穌極力憐憫眾生,哪怕是他的仇人。耶教反對最具爭議的,是對待同性戀和**兩宗罪,他們認為歷史上的兩座城池索多瑪和蛾摩拉,一個盛行gay哥les姐和腐女風氣,另一個喜歡父與女、母與子的**魔都,上帝無法容忍就滅了兩座城池,直到今日,耶教徒也極度鄙視同性戀,而艾滋病,就是同志們的報應。耶教徒對死亡也是很平靜地接受,他們認為死亡是一個人的終點,就像幼兒園鈴聲一響,上帝這個爸爸就在門口接你放學,「安息主懷」。

最後的伊斯蘭教,我個人認為有點俗氣。首先伊教創始人默罕默德本身也有問題,不但野心勃勃,而且生活上也三妻四妾,為人熱血,率領阿拉伯軍隊攻陷麥加之後就鐵血管治,所以伊教的內容是很容易滋生偏激。他們不吃豬肉,認為豬是人類的祖先。

伊教後來**成兩派,一派叫遜尼,是主張信奉默罕默德的後代;另一派叫什葉,追求默罕的大**,兩大派系相互攻擊,仇恨就從祖師爺那裡延續下來,兩個派系不像**和天主教那樣相互承認,遜派和什派是水火不容。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待死亡,他們認為選擇為真理而死,其人死後能上天堂,享盡榮華富貴,山珍海味,還有無數個美麗的女人做自己妻子,因此面對美國大兵,伊教人是不畏懼死亡,他們越戰越勇,以命搏命,盼望死後快快直達天堂享受快活似神仙的生活。

不過三,什麼意思,不過三是什麼意思

不超過三,比如事不過三,就是說同樣的事不能連做三次。回答看具體的語境 可以是有沒有通過的意思 提問回答 也有要不要要不要在繼續一起生活的意思 兩口子吵架 說這句話就是要不要繼續一起過日子了 不過了就離婚就是要不要繼續一起生活嘛 提問啥意思 回答就是不想你去打擾他 更多7條 事不過三 就是再一再二,不...

佛家說的一念三千是什麼意思,佛家的手印是什麼意思

手印佛教語。密宗修持以 三密相應 為主,手印 謂配合所修的本尊而作出的各種手形。佛說三千,我只一念請問是什麼意思?一念亦稱一念心,指心念活動之最短時刻 三千表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 性相差別之總現象。一念三千即凡夫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諸法性相。蓋臺宗思想即針對介爾一心即具三千世間之迷悟諸法。在 摩...

佛家講的攀緣心,是什麼意思,佛家講的真誠心什麼意思

攀緣心是展轉和合 積集滋長,攝受 藏隱的意思。攀緣心 的特點就是昏擾擾相,把妄想誤為真實。攀緣心所展轉和合的是言說戲論,攀緣心所積集滋長的是習氣執受。攀緣心所作的是加法,用攀緣心來修行,修成的是魔王及魔眷屬。用通俗的話說 就事論事 就會困擾於事中,被無明所繫縛。就事論事,以事掩事,那就是攀緣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