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捨是什麼意思,慈悲喜捨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2-04 02:30:27

1樓:匿名使用者

慈悲喜捨(南懷瑾)

問:關於做人、做事、學佛、修行等各種方面,有沒有一個通用的要點?

南師:做人、做事、學佛、修行,有四個方向、四個要點——四無量心。無量無邊沒有範圍,由小擴大的。四無量心是什麼?四個字,「慈悲喜捨」。

先學慈悲心,慈悲是很難做的,嘴裡講講的,真做到慈悲心很難。真的慈悲心就是普通我們一句俗話:「作蠟燭」。我常常用這句話比方,要自己變成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真是很難做到。

你們都念過李商隱兩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對不對?若是菩薩道的慈悲,還要再改幾個字:「春蠶到死絲『不』盡,蠟炬成灰淚『不』幹」,那才是菩薩的慈悲!談何容易?

學佛先學四無量心,學了慈悲心之後,最重要的是下面兩個字,「喜舍」。你看看這許多學佛的居士啊、出家人,幾乎沒有幾個人做到「喜舍」,沒有幾個人能在臉上帶個喜容。臉上沒有喜容,個個幾乎都是討債的面孔,好像我們我們欠他多還他少。

有些學佛的人,只要一學佛,喝!看起來滿臉的「佛相」啊!很莊嚴,一身的「佛氣」,看起來很嚴肅,一點喜容都沒有。

所以打坐教人要先把神經拉開,微笑,學菩薩嘛。一笑,腦子都鬆開了,身體病都沒有了,笑有這樣的作用哦。肌肉一笑,腦神經整個拉開了,眉毛舒來,你看菩薩塑的像,也是坐在那兒微笑,慈眉善目,這要學的。

我也常常告訴人,你們學學唐太宗嘛!唐太宗有次問魏徵:「我跟人家講話時,大家看到我開口就都不講了,好象很嚴肅、還發抖,這是什麼道理?

」面對著皇帝,別人絕不敢說真話,但魏徵就說了:「陛下,你不知道,你的相貌天生就很威嚴,再加上你嚴格地一問『這個事怎麼辦?』大家當然嚇死了,不敢開口。

」聽魏徵這麼一說,唐太宗回到宮裡就弄個鏡子,對著鏡子拼命學笑,練習笑著問話:「你好啊!這個事怎麼辦啊?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

修菩薩道先修喜相;喜,慈悲喜;舍,一切放下。四無量心是基本要學的。

2樓:乾坤飄靈葉

慈悲、喜舍的含義就是內心清淨。

佛教中經常講到的慈悲喜捨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中經常講到的慈悲喜捨的意思是與樂、拔苦、隨喜、平等。又叫「四無量心」,是菩薩及修行人應該具備的四種心,是一種廣大的利他的心願。具體分別解釋如下:

1、慈:慈者愛念,即能給予眾生快樂之心,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利益對方,名慈無量心;

2、悲:悲名愍傷,即能拔除眾生苦難之心,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名悲無量心;

3、喜:喜者歡喜,菩薩慶他眾生離苦得樂,其心悅豫,欣慶無量,名喜無量心;

4、舍:舍者舍離一切分別,菩薩於所有眾生無愛憎之心,名之為舍。拋開一切怨親差別之相,無量平等利益一切眾生,名舍無量心。

4樓:荒誕不經

慈悲喜捨,是《阿含經》到大乘諸經中反覆倡導的精神。慈、悲、喜、舍的無限擴大、無限深化,稱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無量心」,或稱「四梵住」(四種清淨無染的心)。

慈(梵maiteya),音譯為「彌勒」,著名的彌勒菩薩即以之為名。慈由「友」〔mitra〕演變而來,意為以深刻、親切之友情待人,慈憫眾生,深心願給予眾生快樂、幸福。

悲〔梵,巴利karuna〕,原意為痛苦,引申為能感同身受地體察他人的痛苦(屬於心理學所謂「移情」),深切同情、憐憫,願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釋說:「慈名予樂,悲名拔苦」。

喜〔梵muditd〕或作「隨喜」,對眾生所在善事隨喜功德以促成,勸進行者。

舍〔梵upekga,巴利upekkha〕,意為捨棄、施捨,主要指捨棄怨親等分別和自己的財物身命。也包括捨棄煩惱及過分的慈悲喜樂等,保持平靜空寂的心境。

5樓:扶夜玉

慈,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悲,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喜,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

舍,於諸眾生遠離貪嗔痴,心住平等舍

慈,是希望一切眾生幸福快樂。主動去關愛或憐憫所有的人乃至一切生物,使他們獲得快樂。即使與我們完全無緣的人也不例外。

悲,是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時心生不忍,希望拔除他們的痛苦,是與冷酷的行為相反的。

喜,是歡喜、隨喜、恭敬、讚歎,就是隨喜他人的成就與福德,是恭喜別人,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對他人的嫉妒與不滿。

舍,是沒有執著、沒有厭惡而平等地對待他人及任何事情的心境,平等的態度是其特相,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偏愛和執著的功德心。

6樓:小吃街的貓

大悲心的基本是什麼呢?慈悲喜捨是什麼意思呢?海濤法師講的有理

7樓:因緣法

《大般涅盤經典》卷十五: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8樓:匿名使用者

慈,願我與眾生都安樂。

悲,願我與眾生都沒有痛苦。

喜,隨喜眾生的成就,並願眾生不失去已經擁有的善願成就。

舍,因為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果報,所以對善惡境遇能平等對待。

9樓:匿名使用者

慈是願人得樂的意思,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喜是歡喜,眼看別人能夠離苦得樂,頓生一種無限喜悅的心情,舍是舍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法學習

點我名字,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連結,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慈悲喜捨什麼意思?

11樓:

慈悲喜捨  《華嚴經》雲:「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慈悲喜捨又稱四無量心,因眾生而起,眾生無量。

  慈,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悲,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喜,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  舍,於諸眾生遠離貪嗔痴,心住平等舍   慈,是希望一切眾生幸福快樂。主動去關愛或憐憫所有的人乃至一切生物,使他們獲得快樂。即使與我們完全無緣的人也不例外。

佛門有偈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發自內心的情懷,與世間的愛不同,完全超越世間的一切煩惱。

在實際生活中如何行慈呢?遇見有人幾天沒吃飯,給他飯吃是慈;遇見老人過街怕被車撞,牽他們過街是慈;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是慈。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幫助別人,愛護小動物、花草樹木都是行慈。

行慈會使別人得安樂,但那只是一時的安樂,是不長久的。要勸他們種安樂因,才永遠得安樂。如勸他們放生、印經、護持三寶等,他們自己行慈種了安樂因,便會永遠安樂。

如〈結齋偈〉雲:「所謂佈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慈對修行大有益處,有助於去除嗔心。

  悲,是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時心生不忍,希望拔除他們的痛苦,是與冷酷的行為相反的。我們人類及其它傍生每天都在受各種痛苦,如生、老、病、死等四苦,乃至八苦、無量諸苦。三惡道的苦更是多得不可說。

看見動物將被殺,我隨緣買下來放生是悲;有人生病無人照顧,我們主動去照顧是悲;看見眾生被殺又不能救,我們唸佛或往生咒助其往生淨土是悲。總之,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都是行悲。但所行這些悲只能使他們暫時離苦,若要他們永遠離苦,那才是真正的悲,智慧的悲。

要給他們開示佛法道理,讓他們去惡近善,多種善因,使他們永絕輪迴,也就永離眾苦因了。   喜,是歡喜、隨喜、恭敬、讚歎,就是隨喜他人的成就與福德,是恭喜別人,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對他人的嫉妒與不滿。看見別人做善事,我們隨喜讚歎;不但使做善事的人心生歡喜,自己也獲隨喜功德的利益。

看見有人學習佛法,要隨喜恭敬。學佛將來必定成佛,可以脫離輪迴,免除生老病死苦,這是人生一件最大的要事,最應該讚歎隨喜。我們看到任何人得到快樂,要時時隨喜,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情。

  舍,是沒有執著、沒有厭惡而平等地對待他人及任何事情的心境,平等的態度是其特相,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偏愛和執著的功德心。我們對一切人、事、物不起一點兒憎愛執著。做了好事不記在心裡是舍;做了不如法的事,懺悔以後不再放在心裡是舍;佈施時不執著功德,三輪體空是舍;把慈悲喜捨的功德通通舍掉,不執著,那才是真舍。

對眾生沒有貪嗔痴的心,平等對待,那就是於諸眾生遠離貪嗔痴,心住平等舍。

12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跟大家講,學佛人慈悲喜捨裡面的「舍」字很 重要。一個人的慈就是仁慈,悲就是悲憫,喜就是用歡 喜心去幫助別人,但是你要舍就比較難了。因為每個人 都自私,都不懂得舍,只知道要索取,不知道要付出, 所以要用舍來對治自己的貪念。

如果一個人今天還拼命 地想著自己怎樣得到更多,那麼你就要多舍;如果你是 一個不大肯幫助別人的人,你就要捨出時間去幫助別人; 如果你是一個不肯花錢的人,那麼你就要多拿錢去放生, 因為很多人連放生都不捨得,覺得拿錢去放生是浪費, 這種人很難做到舍。

舍就是把自己的一種行為、一種理念付諸行動上, 要懂得,我今天要去幫助別人,我就要捨出時間,我就 要捨出錢財,我還要懂得佈施感情。要懂得用舍來對治 自己的貪念,要懂得感恩觀世音菩薩給予我們修行的種 種方便,學佛不但要慈悲喜捨,還要懂得怎麼樣付出愛 心、不嫉妒別人,懂得怎麼樣幫助別人等,這一切都是 方便法 門。人的財富、人的伴侶、人的活法,人所擁有 的住宿、地點、食物等這一切都是你舍的一個方法,就 是說財富要舍,自己的伴侶要舍,並不是說不要伴侶, 而是說陪伴對方的時間要少,要捨出更多的時間去救更 多的人。

自己擁有很好的佛法,要懂得怎麼樣去分享給別人, 不為名不為利地修法,到最後也就是佛陀所說的既無施 者,也無受者,因為你捨出去的,誰舍的啊?你自己有 境界,你是菩薩,你幫助別人,你應該不應該?施者是 什麼?

你沒有貢高我慢,沒有覺得我來佈施給別人,那 你佈施什麼了?什麼都沒有佈施,也沒有這個施捨的人, 叫既無施者,也無受者,也沒有接受到你施捨的人,因 為別人受到的是你的一份慈悲心、一份愛心,而這份慈 悲心和愛心來自於**呢?來自於你的佛性和本性,所 以根本就沒有施捨的人,也沒有接受的人,實際上就是 在你的本性良心當中做一些慈悲的正常行為而已。

既然 我們到了這個世界上連佈施都沒有,無來無去,我們豈 能貪戀世間的財富?想想我們來了、死了,又來了,又 死了,就像沒有來、沒有去一樣的,我們不要去貪戀世 間的財富,世間的一切都不是我們貪戀的物件,都是沒 有意思的。

-------舍是智慧 得是因果 恭錄部分

佛教中經常講到的慈悲喜捨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經常講到的慈悲喜捨的意思是與樂 拔苦 隨喜 平等。又叫 四無量心 是菩薩及修行人應該具備的四種心,是一種廣大的利他的心願。具體分別解釋如下 1 慈 慈者愛念,即能給予眾生快樂之心,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利益對方,名慈無量心 2 悲 悲名愍傷,即能拔除眾生苦難之心,菩薩愍念一切眾...

佛教中的慈悲喜捨度群倫清淨莊嚴度眾聖是什麼意思

冥想音主站 慈悲喜捨度群倫,清淨莊嚴度眾生。這句話前半句還行,發四無量心度諸眾生,後半句就莫名其妙了,清淨莊嚴 是形容佛國土的,怎麼弄到度眾生上了?是讓佛國土度眾生嗎?令人費解了。不知你在哪弄來的句子,寫的這麼亂,意義不大。佛教是宗教嗎 還要一起走很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

斷離舍是什麼意思,斷舍離是什麼意思

菜菜cai菜菜 斷離舍 的意思是通過由外向內,不斷重新審視自己和物品的關係,通過清理,捨棄把不需要的物品,只保留對自己重要的東西。斷 不買 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 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離 捨棄對物質的迷戀,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斷離舍 的概念出自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