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詞的由來,「朋友」一詞的來歷

時間 2022-02-21 12:25:26

1樓:雨中漫步

大概是指玉石作的器皿,後來演變為繁體字「寳」,就泛指一切寶貴之物了)。兩貝為一朋——《詩經·小雅·菁菁者莪》裡有這樣的句子:「既見君子,錫我百朋」。

「錫我百朋」,就是賞給我一百朋錢。一朋是兩貝,那麼,朋字的那兩個半邊,就可能是「貝」的象形符號,後來簡化為「月」了。這個作為貨幣單位的朋,和朋友的朋,有什麼聯絡嗎?

有。兩個貝,是並列的兩個貝,這種並列的關係,就是朋友的「朋」字的另一種涵義:「平等」、「類同」、:

「相當」等等,說的是作為朋友的兩個或幾個人之間的關係的要素,前面說的「同門曰朋」,指的就是這一層意思。

朋友這個詞,在我們的漢語中早就有了。《易》經上就有「君子以朋友講習」的說法。《論語》裡也有「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這樣的名言。

但是,古人說的「朋友」和我們現在說的朋友不大一樣。我們現在說的「朋友」這兩個字說的是一個概念,是指互相有交情的人、互相友好的人。而在《易》經和《論語》那個時代,一般的名詞是很少用兩個字來表達的。

「朋友」這兩個字,是兩個概念。按照古人的解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同門」,是在同一個老師門下學習的人,所以,「朋」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同學;所謂「同志」,當然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革命同志」,而是指志趣相投,能合得來的人,所以這個「友」,就是我們現在的「朋友」的概念。也就是說,《易》經上和《論語》裡說的「朋友」,相當於我們現在說的「同學和朋友」這兩個意思。

2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朋友」一詞的來歷

3樓:登哥

古人造的「朋」字與「鵬」相通,「鵬」自在古代意思是「神鳥」。說這種神鳥一飛就有萬鳥相隨。可見「朋」字展現了多麼團結友好的關係了!

最古老的「友」字像兩隻手,左手和右手的關係。自然是誰也離不開誰的,我們的祖先就是根據這樣的意思,把「朋」和「友」連在一起,作為結交的稱呼。所以,後人所稱呼的「朋友」,不僅意味著結交者志向相投,同甘共苦的關係。

而且指的是志同道合,感情深厚的人。這就是「朋友」一詞的來歷

4樓:小汐生日快樂噶

「朋友」本不是一個詞,而是一個聯合片語,就像現在的成語一樣,只是隨著時間逐漸推移,用的多了,日漸演化,最終成為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單詞而已。 先說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明確表示:

朋,假借也,表示群鳥聚在一起的情形。朋最早見於遠古時代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在青銅器銘文中常常可以見到「貝五朋」類的句子,表明朋就是一種貨幣衡量單位。據考證,商殷時期,水陸交通不像後來那麼發達,因此產於南方海洋中的貝在中原地區是人以為貴。

如果誰得到王賞賜的貝,便認為獲得了極大的榮譽,要鑄造寶尊彝器作為紀念,由此可見貝朋的貴重。由於貝必須串在一起,貝美麗的花紋依次排列,就像鳥兒聚在一起的樣子。因此,把朋作為貨幣單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詩經.小雅.菁菁者莪》中,可以看到「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既見君子,錫我百朋」的句子;而《周易》中把朋作為卦辭的句子不可勝數,臂如益卦裡有「十朋之龜」,坤卦裡有「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朋必有「利」大概就是從這裡開始了的吧。 商周以後,朋的意思發生了變化。

這時候,一些知識分子紛紛開班辦校,授業解惑,一方面解決生計問題,另一方面讓知識世代流傳。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前來上學的學生們之間如何稱呼,因為在這之前是沒有大家湊到一塊兒學習讀書的情形的。不過,這難不倒我們聰慧的先祖,他們就假借古字朋群鳥相聚的意思來作為這種學生們之間的稱呼,因此許慎說同學曰朋。

孔夫子在《論語》中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把它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見到同學從很遠的地方來了,是件非常高興的事情。可惜我讀書時,老師講解這句話的意思只是說是朋友從遠方來了,非常高興,並沒有告訴我們朋是同學,其實孔夫子是因為看到的他的老同學來了,才高興地發出「不亦樂乎」的感嘆。

這種同學為朋的痕跡在隨後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隨處可見,「朋黨」放在現在說,就是同學會。試想,做官的人如果單打獨鬥,是很難成什麼大氣候的,因此,凡是在一個門派、一個學校,或一個老師教過的學生,就會自覺不自覺的組成一個小圈子,成為政治小集團,互相幫助,互利互惠。 再說友。

友也是一個象形字,其外形是兩個人站在「酉」上,酉有門的意思,表示兩個人象兄弟一樣,是一個家庭裡面的人。《說文解字》說,同志為友。什麼是同志,同志就是兄弟。

在古代,部落間的人都有親緣關係,這種血濃於水的兄弟情誼是牢不可破的,只有一個部落,一個家族之間的成員才能互相信任,圍繞一個目標去做事,因此,只有兄弟才能成為友。友經過演化,外延開始擴大,志同道合的人也可以成為友了。最早在《詩經.

關雎》裡,出現了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句子。《關雎》是一首情詩,這句話的意思是,美麗的姑娘啊,多麼希望和你過著和諧美滿的日子啊。夫妻在一起,必然志向相同,否則,是談不上情投意合,過一輩子的。

春秋時候,古人對友是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的。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闢,友柔,友佞,損矣。這是說,有益的友有三種,有害的友有三種。

結交正直的友,誠信的友,知識廣博的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孟子.

萬章》也寫道: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挾也。

這局話是說,不倚仗年紀大,不仗恃地位高,不倚仗家裡富貴來交友。交友時,是因為友的品德好才去交他,心中不要存在任何倚仗的觀念。就在這時,朋友還沒有成為一個片語,說明當時朋和友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這種區別就是,朋是同學,友是同志。但在春秋時,這種區別已經不是十分明顯了。朋友一詞最早應該是在《詩經.

大雅》裡面出現,在這首詩歌裡面分別出現了「惠於朋友,庶民小子」、「朋友已譖,不胥以谷」和「嗟爾朋友,予豈不知而作」等句子,這裡的朋友表示**同僚的意思。但到了稍晚的《論語》裡面,則出現了「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句子,說明這兩個單字已經成為了一個片語,其意義與今天我們所說的朋友,意思已經沒有多大差別了。 由於朋、友兩個字最初意義的不同,造成今天朋友的意思也有多種。

夫妻、兄弟、同學、同事、同僚、熟人皆可為朋友。有志氣相投的朋友,有利益相交的朋友、有有點交情的朋友等等。所以,朋友之間無私相助,苦言勸善、攀援依附、爾虞我詐都不足為怪,因為這就是歷史的因緣和果實,是從老祖宗那裡流傳下來的。

朋友一詞的由來??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先看這個「友」字。

按照中國第一部大字典《說文解字》東漢經學家、文字家許慎編撰,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的解釋,友字 「從二又相交」,意思是說從字形來看,友字是由兩個「又」字相交構成。清朝段玉裁(清嘉慶年間人,他著的《說文解字注》被稱為一部自許慎之後「千七百年來無此作」的傳世名著)認為:「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這是對許慎的「從二又相交」的解釋。

是說,組成友字的那兩個「又」字,象是兩個人,是弟兄兩個,弟兄和睦相處稱為「友」;他又認為,這兩個「又」字,也象是兩隻手,是一個人的左右手。

其實段玉裁把友字的兩半個部分解釋為兩個人,並且說這兩個人就是弟兄兩個,這實在有點牽強。兩個人就是弟兄?就不是仇人?

我們認為,說這兩個「又」字是兩隻手也許更準確一些。但是這不應該是一個人的兩隻手。一個人的兩隻手,有什麼感情、友情可言呢?

現在不是有句流行的玩笑話,說「拉住老婆的手,好比左手拉右手」嗎?那是說「找不到感覺」,是沒有情義的意思。所以不應該用一個人的左右手來解釋「友」字的含義。

從「友」字的古體字形看,組成這個字的兩個部分確實象是兩隻手。不過,這是兩個人的兩隻手——友情和情義只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我們想象一下,這兩隻手象徵著什麼?

也許是心心相印的牽手,也許是一見如故的握手,也許是人生路上的攜手,也許是承諾時的擊掌拍手,也許是危難困頓時互相救助的「援之以手」,也許是分別時依依不捨的招手……而這些,不正是古往今來我們對「友情」、「友愛」、「友誼」的理解和感受嗎?

再看「朋友」的朋字

從象形的角度看,「朋」字的那兩個組成部分,其實不應該是月亮的「月」字。如果是,就有些說不通。因為天上沒有兩個月亮。

再說,就算是有兩個月亮,憑我們現在的想象力,那兩個月亮又怎麼會和朋友的概念扯到一起呢?你也許會想到「猴子撈月亮」的故事,想到那個水裡的月亮-——但是,這一個天上一個水裡的月亮就算是和「朋」字有點瓜葛,寫出來也應該是上下的結構,這和現在我們認識和理解的的「朋」字是相去很遠的。

「朋友」一詞的來歷是什麼?

6樓:路過的

「朋友」這個詞,最早起源於《易》經:「君子以朋友講習」。

「朋友「,讀音:[péng yǒu]

造句:1、一起共患難的朋友,特別值得珍惜。

2、高中的朋友都結婚了,有了各自的家庭。

古人造的「朋」字與「鵬」相通,「鵬」自在古代意思是「神鳥」。說這種神鳥一飛就有萬鳥相隨。可見「朋」字展現了多麼團結友好的關係了!

 最古老的「友」字像兩隻手,左手和右手的關係。自然是誰也離不開誰的,我們的祖先就是根據這樣的意思,把「朋」和「友」連在一起,作為結交的稱呼。所以,後人所稱呼的「朋友」,不僅意味著結交者志向相投,同甘共苦的關係。

而且指的是志同道合,感情深厚的人。這就是「朋友」一詞的來歷。

7樓:蒲賢羊傲薇

我們先看這個「友」字。

按照中國第一部大字典《說文解字》東漢經學家、文字家許慎編撰,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的解釋,友字

「從二又相交」,意思是說從字形來看,友字是由兩個「又」字相交構成。清朝段玉裁(清嘉慶年間人,他著的《說文解字注》被稱為一部自許慎之後「千七百年來無此作」的傳世名著)認為:「二又,二人也,善兄弟曰友,亦取二人而如左右手也」,這是對許慎的「從二又相交」的解釋。

是說,組成友字的那兩個「又」字,象是兩個人,是弟兄兩個,弟兄和睦相處稱為「友」;他又認為,這兩個「又」字,也象是兩隻手,是一個人的左右手。

其實段玉裁把友字的兩半個部分解釋為兩個人,並且說這兩個人就是弟兄兩個,這實在有點牽強。兩個人就是弟兄?就不是仇人?

我們認為,說這兩個「又」字是兩隻手也許更準確一些。但是這不應該是一個人的兩隻手。一個人的兩隻手,有什麼感情、友情可言呢?

現在不是有句流行的玩笑話,說「拉住老婆的手,好比左手拉右手」嗎?那是說「找不到感覺」,是沒有情義的意思。所以不應該用一個人的左右手來解釋「友」字的含義。

從「友」字的古體字形看,組成這個字的兩個部分確實象是兩隻手。不過,這是兩個人的兩隻手——友情和情義只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我們想象一下,這兩隻手象徵著什麼?

也許是心心相印的牽手,也許是一見如故的握手,也許是人生路上的攜手,也許是承諾時的擊掌拍手,也許是危難困頓時互相救助的「援之以手」,也許是分別時依依不捨的招手……而這些,不正是古往今來我們對「友情」、「友愛」、「友誼」的理解和感受嗎?

再看「朋友」的朋字

從象形的角度看,「朋」字的那兩個組成部分,其實不應該是月亮的「月」字。如果是,就有些說不通。因為天上沒有兩個月亮。

再說,就算是有兩個月亮,憑我們現在的想象力,那兩個月亮又怎麼會和朋友的概念扯到一起呢?你也許會想到「猴子撈月亮」的故事,想到那個水裡的月亮-——但是,這一個天上一個水裡的月亮就算是和「朋」字有點瓜葛,寫出來也應該是上下的結構,這和現在我們認識和理解的的「朋」字是相去很遠的。

同志這一詞的由來,“同志”一詞的來歷嗎?

同志指志同道合的人 交際時常用 不顯生疏 也不會被指套近乎 魯迅那時開始出現 後來逐漸廣泛 從我記憶裡找的,但大概就是這樣 如果不準確請勿見怪哈 在嘉興南湖釣魚的火星 你是想問同性戀 gay 是怎麼和這個扯上關係的吧他們是不會說嘀 文人是清嘀 文人是高嘀 當然文人也是酸嘀 同志同志志同道合 性別相同...

「月餅」一詞的由來?月餅一詞的由來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遊覽志 稱 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來讚譽月餅。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 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

棺材的來歷,棺材一詞的由來?

古代表示死者身份和等級的棺葬制。棺即盛放死者的木製葬具 槨,套在棺外的外棺。木棺出現於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至龍山文化已出現木槨,用於氏族中之頭領。殷墟商王陵墓室中,多用大木條疊壓成方形或亞字形的槨室,其正中安放商王棺木。至周代,棺槨制度化,規定 天子棺槨四重,親身的棺稱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