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飲食特點,以及與其生活的地理環境的關聯

時間 2022-09-10 01:45:20

1樓:往事依稀魂思夢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幹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如:酸奶幹、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製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塗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

蒙古族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特別是在做手把羊肉時,忌煮得過老。但內蒙東部蒙漢雜居地區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時加佐料,並把肉煮成酥爛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區的蒙古族還喜將羊腰窩的肉切成大片,掛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間稱為「大炸羊」。

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燉、紅燒、做湯。還食用駱駝肉和馬肉,油炸駝峰片蘸白糖,視為上餚,有經驗的廚師還善於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製成各種食療菜餚。

為便於儲存,還常把牛、羊肉製成肉乾和臘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用炒米做「崩」時加羊油、紅棗、紅、白糖拌勻,捏成小塊,就茶當飯。

未經蒸炒的糜子多用來與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餅;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麵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西部阿拉善、鄂爾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麵粉做成饊子狀的「章汝」的習慣。東部的哲裡木盟盛產蕎麥,用蕎麥粉烙制的煎餅是當地較有特色的一種食品。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淨水,燒開後,衝入放有茶末的淨壺或鍋,慢火煮2—3分鐘,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鹹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

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蒙古族釀製奶酒時,即先把鮮奶入桶,然後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為引子,每日攪動,3—4日待奶全部變酸後,即可入鍋加溫,鍋上蓋一個無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內側掛上數個小罐,再在無底木桶上坐上一個裝滿冷水的鐵鍋,酸奶經加熱後蒸發遇冷鐵鍋凝成液體,滴入小罐內,即成為頭鍋奶酒,如度數不濃,還可再蒸二鍋。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

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2樓:林業比較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如:酸奶幹、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

蒙古族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特別是在做手把羊肉時,忌煮得過老。但內蒙東部蒙漢雜居地區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時加佐料,並把肉煮成酥爛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區的蒙古族還喜將羊腰窩的肉切成大片,掛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間稱為「大炸羊」。

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燉、紅燒、做湯。還食用駱駝肉和馬肉,油炸駝峰片蘸白糖,視為上餚,有經驗的廚師還善於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製成各種食療菜餚。

為便於儲存,還常把牛、羊肉製成肉乾和臘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用炒米做「崩」時加羊油、紅棗、紅、白糖拌勻,捏成小塊,就茶當飯。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淨水,燒開後,衝入放有茶末的淨壺或鍋,慢火煮2—3分鐘,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鹹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

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蒙古族釀製奶酒時,即先把鮮奶入桶,然後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為引子,每日攪動,3—4日待奶全部變酸後,即可入鍋加溫,鍋上蓋一個無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內側掛上數個小罐,再在無底木桶上坐上一個裝滿冷水的鐵鍋,酸奶經加熱後蒸發遇冷鐵鍋凝成液體,滴入小罐內,即成為頭鍋奶酒,如度數不濃,還可再蒸二鍋。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

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蒙族生存的地理位置的環境是什麼?

飲食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3樓:你可拉倒拔

地理環境是影響飲食習慣的重要因素。

人們的飲食習慣不僅受到地理環境影響,還與當地的物產、文化歷史等一定因素的影響。

比如: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俗是以植物食料為主,主食是五穀,輔食是蔬菜,形成這習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

4樓:匿名使用者

靠山食山,靠水食水,

窮鄉醃製食物就多,富庶地方小食多。

水寒涼,那麼吃辣就利害。天氣凍地區肉食,甜食就多。

5樓:法赫德個

喜食辣的地方多與潮溼的地理環境有關,如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貴州等地,究其原因,可分析如下:潮溼的環境易使人患風溼症、脾胃虛弱症,而常吃辣的食品,可以驅寒祛溼,養脾健胃,對健康有利;

在黃土高原與雲貴高原地區生活的人多喜食醋, 究其原因與其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元素有關。黃土高原與雲貴高原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鈣,常期生活在這裡的人,通過飲食易在體內引起鈣質沉積,形成鈣結石,而多吃酸性食物有利於減少結石病的發生;

魯菜多以山珍海味為原料,風格華麗壯觀,講究氣勢與排場,究其原因與山東依山臨海,多山珍海味,且齊魯大邦乃禮儀之鄉,重孔孟之道,顯外觀華貴!!

川菜以辛辣香為特點,究其原因見上所析;

蘇菜系列濃淡別緻,色、形、昧俱全,究其原因與其河湖眾多,海域遼闊、土肥水豐,果菜肥美,四季連綿上市,**不絕,加之江南又歷來是文人墨客彙集之地,故有其色;

蒙古族的生活和生產有著怎樣密切的聯絡

6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中文名蒙古族外文名

mongols

人 口

約1000萬

人口分佈

中國,蒙古國,俄羅斯等

蒙古人的習俗與當地自然特徵有什麼關係

蒙古族的傳統美食羊肉串與他們生活地區的自然環境有什麼關係?

7樓:狼吻之阿榮

羊肉串不是我們蒙古人的傳統食品,手把肉和幹榨肉才是。羊肉串是新疆人的吧!

內蒙古飲食文化與其地理位置的關係

中國地理環境與飲食文化

8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蘭♀尼♀醬

地理環境對我國飲食文化的影響摘要:地理環

蒙古族的食物 服飾 風俗 語言 居住的特點(詳細些)

9樓:匿名使用者

上網上找一找看看有沒有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不知道查啊,問我,我又不是電腦。。。

蒙古族的服裝有哪些特點,蒙古族服裝特點

申屠用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 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 黃 深藍色。男女長袍下襬均不開衩。紅 綠綢緞做腰帶。男子腰帶多掛刀子 火鐮 鼻菸盒等飾物。喜穿軟筒牛皮靴,長到膝蓋。未婚女...

蒙古族歷史,蒙古族歷史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 逐水草而遷徙 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 草原驕子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特別是明代以來,在歷史 文學 語言 醫學 天文 地理等方面,對祖國的科學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民間文藝方面,...

蒙古族的生活特點,蒙古族的生活習慣有什麼特色?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來原,以畜牧為生源計。過著 逐水草而居 的遊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柵撐杆 包門 頂圈 襯氈 套氈及皮繩,鬃繩等部件構成。蒙古族服飾特和蒙古族的生活特點 1 服飾特點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