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則偈子,或者 禪入詩 !!!多謝 !

時間 2023-04-20 09:09:07

1樓:匿名使用者

最簡單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求一則偈子,或者【禪入詩】~!

2樓:網友

銀光月下曇花開,清香隨霧縷縷來;

欲留明日與眾賞,曇花已落入月懷。我自己寫的,意思不夠,湊合吧。

大家多指教~~!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知道一個簡單的古話,人心不足蛇吞象!

4樓:匿名使用者

我憐世間苦,怎奈無舟渡。

還效赤人子,俄然東麓處。

5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好像在說我啊。

我也很貪,真的抱歉,學佛多年,心難開悟。

寫打油詩一首,共勉之吧。

今世富貴前世由。

勸君莫向險中求。

安貧樂道真富貴。

貪心如壑難滿足。

君不見。機關算盡設機謀。

無常到時一旦休。

人生百歲如電閃。

各人自尋身後路。

6樓:惟草木之凋零

人世苦悲歡。

得失終有緣。

豈應無所有。

皆是貪念纏。

《禪》的古詩

7樓:匿名使用者

垂危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8樓:匿名使用者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9樓:網友

唐代虞世南 的《蟬》(原詩: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禪的古詩

古詩 禪 的古詩 5

10樓:匿名使用者

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3.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4.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隨流識得性,無喜亦無憂。

11樓:望藍天賞風景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12樓:小屁孩童韻

《蟬》垂蕊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虞世南。

選我吧,謝謝。

詩句『此有 禪老家』

13樓:細細水

山茶相對阿誰栽?細雨無人我獨來 天工點酥作梅花,此有蠟梅禪老家。

求禪理詩

14樓:脛下逆鱗

佛教的禪定思想,孕育了「虛靜生思」的審美論,溶入中國美學的創作中,形成了「有中蘊空」「動中藏靜」,以「寂靜」為特點的禪意詩。吾之最愛獨品佳句,與朋友們一同鑑賞。「入禪」之作,「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一、王維《輞川集》中的幾首經典代表絕句:

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二、孟浩然《夜歸鹿門歌》:「山寺鳴鐘晨已昏,魚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三、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四、李白《廬山東林寺夜懷》:「我尋青蓮宇,獨往謝城闕。霜清東林鐘,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虛空,天樂鳴不歇。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髮。湛然冥真心,曠劫斷出沒。」

五、劉長卿《尋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諸,芳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六、韋應物《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七、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袤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代以後,禪宗一直流行,且是流傳佛教宗派中勢力最大、影響最廣的一宗,故這類禪理詩也不絕如縷。

求訊息一則作文,求訊息一則作文200字

自2005年郎平擔任美國隊主教練之後,美國隊曾經7次和中國隊交鋒,均被冠以 和平大戰 的稱謂。昨晚,首都體育館上演女排第四輪焦點戰役,陳忠和率領的中國女排和郎平執教的美國女排第八次 和平大戰 中國隊在2 1領先的情況下被美國隊拖入決勝局,決勝局中國隊不敵美國,最終2 3告負,五局的比分為25 23 ...

求《世說新語》一則翻譯,《世說新語》一則的翻譯

歲月不寒 原文 林道人詣謝公 東陽時始總角,新病起,體未堪勞,與林公講論,遂至相苦 母王夫人在壁後聽之,再遣信令還,而太傅留之 王夫人因自出,雲 新婦少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 因流涕抱兒以歸。謝公語同坐曰 家嫂辭情慷慨,致可傳述,恨不使朝士見 選自 世說新語 翻譯僧人支道林去見謝公 謝安 東陽 ...

求印光大師開示語錄一則

卍蓮池海會卍 印光大師語錄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之美。靜坐常思已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唸。除唸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叫它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