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簡化原因 主要就是繁體字筆畫多,為了便利書寫和認記。社會的進步讓我們逐漸的減少了書寫的時間,網路的出現讓「無紙化生活」並不遙遠。電腦也讓現在輸入繁體字要比過去簡單得多了。
主要輸入繁體的方式有2種。一種就是直接把現有的簡體內容轉換成繁體內容。這樣的方法適用於已經有了簡體的內容,轉換的方法可以用常用的辦公軟體軟體,如:
microsoft office word 。比較簡單易行的方式是用**的工具轉換,**簡繁體互相轉換。二種方式就是直接輸入。
一般這種時候比較少,但還是有部分人有這樣的需求。如果你是使用拼音輸入法李螞拍,你可以**搜狗拼音輸入法,要輸入繁體文字的時候只要在輸入介面單擊右鍵,選擇快速切換到繁體即可。如果你是使用五筆輸入法,也可以選擇繁體五筆輸入,都比較容易掌握。
microsoft word、excel中的簡繁轉換功能和google翻譯中以簡體中文和簡繁中文為目標語的翻譯。其中microsoft word的轉換品質相對較好,作了很多修訂,不過轉換結果哪羨中仍可以找到大量未修訂,不符合目標語表達習慣的地方,而google翻譯中的修訂僅限於字級別上的修訂,如簡體中文中「頭髮」和「發現」是乙個字,但在繁物州體中這兩個發不一樣,google對大多數這類情況進行了適當的修訂,但google並未進行詞級上的修訂,如從簡體中文的軟體、伺服器譯入正體中文時,並未根據繁體表達習慣,譯為「軟體」、「伺服器」。 如需達到真正高品質的專業級簡繁轉換,專業人士的參與是必須的。
這是本級與前兩級明顯不同之處。 在這一級別中,也有軟體可用。精緻工作室出品的軟體《簡繁大師》表現出色。
對於大多數通用、科技主題和it主題的轉換需求,《簡繁大師》的轉換已經基本達到商業要求了。對於更深入的高標準轉換需求,它讓使用者有機會自己定製自定義包和自定義庫,使轉換品質可以充分滿足客戶的特殊苛刻要求。 從事外譯簡體和繁體的專業部門是翻譯公司/本地化公司或大公司的翻譯/本地化部門,總體而言,在外譯中上,本地化公司、本地化部門相對更規範一些。
2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繁體字太難寫。 這是認真說的。。。
論簡體字與繁體字之間的關係
3樓:凮起雲湧
簡體字與繁體字沒有關係,簡體字的由來已久。
1、簡體字:
簡化漢字由來已久, 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為篆書,再變為隸書、楷書。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楷書的已見於南北朝的碑刻,到隋唐時期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之為「俗字」。
漢字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律。如今人們知道的最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它的筆畫最為簡單,但總量過少。
因此到了商周時期的金文又分化出許多字來,秦的小篆比六國文字繁複,而之後的隸變更是比今天的簡化字更為徹底,也開創了漢字與偏旁形體不一的先河。
2、繁體字:
繁體字在歐美各國稱之為「傳統中文」,一般是指漢字簡化運動被簡化字所代替的漢字,有時也指漢字簡化運動之前的整個漢字楷書、隸書書寫系統。正體中文至今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標準字。
4樓:失望
推廣簡體字是為了能夠讓民眾更好的學習知識,提高文字的易學度,增加國民受教育程度,因為繁體字特別繁雜,不容易辨認,比較難學。
為什麼有的繁體字是新的簡化字寫法?
5樓:勝簡桃
關於舊的繁體字有幾種寫法?
繁體字學習寶典。
建議下面幾類朋友閱讀本文:
1.認為相對於繁體字,現行的簡化字更為科學與先進;
2.認為「人云亦云」的繁體寫法是「人云亦云」;
3.認為使用網上的簡繁轉換工具可以得出正確對應的繁體寫法;
4.對正體中文有興趣,想加深瞭解我們中華民族繁衍發展幾千年的正統文字鍵御,培養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
=首先看這裡===
1.本文稿神巖絕大部分內容由鐵鷲飛艇(我)原創總結(>99%)。
2.為了避免語詞瞎塌混淆,除組詞,引義用繁體字外,其餘均用簡化字。並且在闡述時遵從「簡體反推繁體」原則以方便大家學習。
3.本文是我學習繁體字的經驗和知識,專門闡述如何區分非對稱繁簡對應和容易寫錯的繁體字,並普及新舊字形知識。
繁體字是如何簡化的,有哪些原則?
6樓:如如聊社會
廢除繁體字原因:
語言文字是資訊載體,漢字簡化從始皇時代就頗成趨勢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採用了"書同文"的政策,滅六國文字而採用秦"小篆",後又經過漢唐行草、宋元俗字,到近代上千年整個趨勢都在不斷簡化。
清末民初,經過統計的全國識字率不到5%,而實際上中國當時識字率不到1%。因此,新文化運動的發起,就是開始研究簡化漢字,如何讓漢字更容易記憶、更容易書寫、更容易學習。為了提高國民的識字率,已經開始簡化漢字。
漢字的幾次棄友拿察繁用簡,都是為了配合掃盲運動的開展,更是為了培養出大量的知識群體來實現國家的工業化。
繁體字簡化
繁體字簡化為簡體字的原則是:「述而不作」、「約定俗成,好茄穩步前進」,也就是說盡量採用已經在民間長期流行的簡體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遵照「約定俗成、穩步前進」的原則進行簡化。
一是精簡字數,廢除同音同義不同形的異體字。1955年,我國公佈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廢除了1055個異體字。二是減少筆畫。
1964年,我國文化部、教育部公佈了《簡化字總表》,共有簡化字2238個,把平均每字16到19畫的敏中繁體字簡化成平均每字8到11畫的簡化字。
以上內容參考自百科-繁體字。
繁體字是什麼時候簡化的
7樓:匿名使用者
簡體字的演化有乙個歷史原因,50年代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大力掃盲,那個時期在工廠、街道、農村到處都組建了掃盲班,識字和學文化是那一時期的熱潮,但是遇到困難,繁體字筆畫多,難寫難認,掃盲的物件是大批的大字不識乙個的成年人,為了這一需要才根據群眾中的一些書寫習慣形成了簡化字,這為全社會的掃盲和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目前大陸使用的簡化字是1956年1月28日審訂通過的,以後雖根據使用情況而略有改變,但一直使用到今天,成為中國大陸的用字標準。1977年,曾公佈《第二批漢字簡化方案》,在報刊上試用很短的一段時間後宣佈廢除。
8樓:匿名使用者
1956年,***公佈了《漢字簡化方案》,並於1964年總結、歸納成《簡化字總表》。
而1977年12月,文改會發布了《二簡》,但1986年由***批准廢除。
主要是簡化字有利於人民群眾,特別有利於中小學語文教學和掃盲工作。
簡體字好還是繁體字好,繁體字好還是簡體字好
大漠孤煙直在哪 簡體字比較簡單,方便廣大勞動人民學習,繁體字是我國五千年文化遺留下來的精華,但比較複雜,不適宜讓人們短時間學習使用。簡體字脫胎於繁體字,主要有兩個 一是草書中化繁為簡,二是民間約定俗成的。大部分常用漢字的繁簡體區別不大。少部分繁體字不易於書寫記憶,但是字義更加明顯 由繁而來的簡體字則...
「鋡」字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簡體字 宴 繁體字 讌 是什麼意思
這字不曾簡化,是原汗原味的,繁簡都是它.鋡 h n 受,容納。廣韻 胡男切 集韻 胡南切,音含。揚子 方言 受也。齊楚曰鋡,猶 曰容盛也。鋡 五行屬什麼 雷天羽 五筆86編碼 qwyk 五筆98編碼 qwyk 鄭碼 poxj筆劃 共 15 劃 部首 釒 筆順 撇捺橫橫豎捺撇橫撇捺捺折豎折橫鋡四角號碼...
繁體和簡體有什麼爭議,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區別是什麼啊?
推薦繁體字我覺得是有道理的。首先,繁體字是先人造字的成果,繁體字更能體現字的意思,更貼近生活,是生活的創造,是生活的體現。而簡體字,看到一個簡體字,你不能想象出這個字的意思,與繁體字相比,脆弱不少。3 現在人們大多用手機 電腦 用手寫的越來越少了,所以寫起來麻煩並不是阻礙推崇繁體字推廣的理由。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