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唐一憨憨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是太湖流域乙個早期區域性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遺產構成要素包括西元前3300年至西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復此皮雜的外圍水利工程和同時期分等級墓地(含祭壇)。
同時,一系列以象徵芹陪其信仰體系的玉器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為其內涵及價值提供了有力佐證。
從學術上實證了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
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良渚古城遺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對中華5000多年文明是標誌性事件,不僅為祖國華誕獻上賀禮,而森首差且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值得所有中國人慶賀。
良渚古城遺址從學術上實證了中華5000多年文化。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在國際社會仍不時出現一些雜音,認為中華文明應從發現甲骨文的商代算起,也就是說能實證的只有3500年左右。
2樓:綜合**諮詢專家
良渚文化的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持續發展約1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3]。分佈於長江下游一帶,共發現了136個遺址。良渚古城遺址,是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激則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4][5],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
4]良渚古城外圍水利拍銀系統是明賀棚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壩[1],良渚古城是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的乙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3]
2018年1月26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良渚古城遺址」作為2019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專案。[2]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6]2020年5月,良渚古城遺址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
求中國古代文化遺址總錄及詳細介紹
3樓:漫雪瀅月
說乙個我家附近的文化遺址。松澤文化。
崧澤文化距今約 5800-4900 年,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青浦區發現崧澤文化遺址 4 處(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金山墳遺址、寺前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 800 餘件。
根據考古,青浦區境於 7000 年前已經成陸,現在的崧澤村當時瀕臨東海,是一片沼澤之地,海拔甚低,地下水位很高,西、南等處有山陵、土墩、林木,水草茂盛,是適於遠古人類生息的地區之一。崧澤於 1958 年由農民挖塘時發現古物,然後於 1961 年和 1974 年兩次有計劃地發掘,挖出古墓 100 座,還有大量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獸骨、稻種等遺物,證明崧澤距今 6000 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崧澤人是上海最早的祖先。崧澤遺址於 1962 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1982 年在中國考古年會上認定此處遺址介於以嘉興為中心的馬家族文化和以餘姚為中心的良渚文化之間,命名為崧澤文化。
崧澤於 6000 年前,人們謀生已由極為原始的漁獵採摘轉為以畜牧和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了。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鋤耕進入犁耕,已由使用原始石器為主的舊石器時代轉為以使用比較精製的石器為主的新石器時代。從發現的出土稻穀和稻葉看來,崧澤 6000 多年前就能人工培植粳稻、秈稻,這時可以製造多種形狀、多種用途的陶製鼎。
在崧澤發現的兩口 6000 多年前的馬家家族文化水井,均為直筒,井壁光滑,水源豐富,遺有獸骨,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水井。工藝也較先進,其形制沿用至今。
不少墓地陪葬品質精量大,豐富多彩,這都表示 6000 年前的崧澤人生產、生活、文化發展已達到一定階段。
良渚文化與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什麼關係
4樓:簫灑舞劍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佈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型別,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000年。良渚文化分佈的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實際上是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
年代為西元前3300年至西元前2000年,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6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發掘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項課題,它關係到國家的起源。良渚城牆的發現讓人更加確信中華文明至少誕生於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譽為「文明的曙光」。
在中國史前文明的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員2007年11月29日在杭州宣佈,一座290多萬平方公尺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遺址的核心區域被發現。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等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同時代中國最大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至今所發現的,可稱為「中華第一城」。
良渚古城的發現,改變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的原有認識,標誌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分佈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國家文物局指出:
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5樓:網友
良渚文化與華夏文明以及眾多的文化構建成中華文明。
夏朝以後的各個朝代(有人說排除商朝)都是華夏文明的繼承者。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到目前為止中國有哪些世界遺產?
6樓:生活達人小鄭老師
有很多的世界遺產了,比如說中國的萬里長城。
7樓:笨笨狗家的n次方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很多的歷史文化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不僅有長城,還有莫高窟,故宮等。
8樓:網友
莫高窟還有故宮頤和園等等,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呀。
9樓:念思久久你
世界遺產中國有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等。
10樓:多肉
萬里長城就是中國的世界遺產呀,還有莫高窟之類的。
11樓:時光匆匆
中國的世界遺產有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
12樓:網友
中國世界遺產有萬里長城,莫高窟,秦始皇兵馬俑。
13樓:哈哈哈抉擇哈哈
對於那個遺址能夠申請成功,主要是因為他有著一定的文化意義。
另外還有四大文明,比如說像這個圓明園。
14樓:清春不打烊
世界級的遺產,我覺得有中國長城,還有故宮應該也算。
良渚文化的分佈範圍
15樓:吳戈重慶
從「炎黃酋邦制」到其二世「舜堯城邦制。
中華文明就完成了進行「封建制度國家」的過渡期中華民族中的多數民族「華夏族」之所以跨過「奴隸制階段」
這正是中華文明之所以「更文明」之所在。
也是中華文明史於全世界惟一沒有歷史斷層的根本原因。
請點選輸入**。
夏王熊禹創造了「符號文字」
而這種文字的載體就是象徵神權的玉琮。
文化的笫一象徵是文字。
華夏族的「玉琮文字」五千年前就出現了。
人美笫一本書《周易》在三千多年前就記載並運用我們中華子孫有什麼理由熟視無睹呢。
良渚文化之所以深入「九州百國」
首先就是「**政治」的正能量。
其次就是「文字文明」的正能量。
連「石峁」與「三星堆」都出土「夏王室玉琮」.
中國文化歷史有多長,中國文化有多少年曆史了?
有歷史學家將沒有文字出現之前的文化稱為史前文化。中國境內有多處早期人類活動的遺址被發現。考古證據顯示224萬年至25萬年前,中國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發現的有巫山人 元謀人 藍田人 南京直立人 北京直立人等。舊石器時代時人類使用的多為簡單的打製石器,而新石器時代多使用磨製石器,表面平滑銳利,已經相...
《中國文化概論》在文化界的地位,《中國文化概論》在文化界的地位
假的司馬 1 使學習者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增長熱愛並繼承祖國優秀文化遺產 促進文化發展的意識 2 使學習者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把握中國國情,增強愛國主義的意識 3 使學習者對中國文化各分科的具體知識有初步的瞭解,從而運用這些知識來觀察社會 認識社會 4 使學習者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加強自身...
中國文化把歷史稱為春秋,為何不是春夏或夏冬?
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並且我們很多文化的名稱來自歷史,來自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選擇。那麼有人會問中國文化把歷史稱為春秋,為何不是春夏或者是夏冬?其實中國文化歷史之所以被稱為春秋,可以追溯到我們夏商的絕族首時代,特別是在我們的商朝代,人們以農業為主要生存 而秋天又是乙個豐收的季節,秋季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