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燈籠的優美古詩詞有哪些?
1樓:教育之星
1、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唐代: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譯文: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遙看來好像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的點綴著天際。
2、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宋代: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譯文:孤零零旅舍燈光青冷,厭聽這荒野雞鳴,收拾起旅枕殘夢。
3、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唐代:李商隱《觀燈樂行》
譯文:帝王之都,到處月光如水,花燈如山, 裝飾華麗的香豔的馬車堵塞了寬敞大道。
4、巷陌風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先嘶。——宋代:姜夔《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
譯文:街道上的風光,在縱情賞燈的時候,豪貴家的紗燈籠還未出門,門外的馬兒已在嘶吼。
5、輦路重來,彷彿燈前事。——宋代:吳文英《點絳唇·試燈夜初晴》
譯文:我如今重遊京華舊地,當日賞燈的情事依稀在心。
讚美燈籠的詩詞
2樓:千千觀察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出自唐代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釋義:在色彩華麗的燈光裡,夫妻舉辦芳宴玩樂慶祝,精緻的燈具下,年輕人顯得更加光鮮豔麗。燈光絢麗的色彩遙遙看來好像分開了大地,繁多的燈火遠遠的點綴著天際。
連線天河的燈光煙火好像是星星墜落下來,靠著高樓的燈似乎月亮懸掛空中。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出自唐代李商隱《觀燈樂行》。
釋義:帝王之都,到處月光如水,花燈如山, 裝飾華麗的香豔的馬車堵塞了寬敞大道。
巷陌風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先嘶。」出自宋代詞人姜夔《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
釋義:街道上的風光,在縱情賞燈的時候,豪貴家的紗燈籠還未出門,門外的馬兒已在嘶吼。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出自宋代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詞《生查子·元夕》。
釋義: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花燈的光亮就像白天一樣明亮。
燈籠一樣薄臘紙,瑩如雲母含清光。」出自宋代著名詩人陸游的《燈籠》。
釋義:燈籠一樣薄臘紙,晶瑩如雲母含清光。
燈籠不滅心中火,香印空殘死後灰。」出自宋代楊繪七言律詩《送淳用長老歸邛州》。
釋義:化用禪學的語句,燈籠的形構相對恆靜而籠中火光易滅,香印焚燒形體後也僅留下的也僅有香灰。用來闡述詩的第二句「師將境物諭輪迴」中開示輪迴。
推門入室書縱橫,蠟紙燈籠晃雲母。」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蘇軾古風《夜過舒堯文戲作》。
釋義:推開房門進入室內書籍在書架上縱橫擺放,表面塗蠟的紙製作的燈籠發出的光亮晃動如雲母閃光。句中的「雲母」為名,俗稱千層紙。
晶體常成假六方片狀,集合體為鱗片狀。薄片有彈性。玻璃光澤,半透明,有白色、黑色、深淺不同的綠色或褐色等。
不導電,隔熱,耐高溫,耐潮防腐。白雲母可供藥用。
描寫秋天優美的詩句,描寫秋天的詩句(優美)
1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天淨沙 秋思 2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辭 3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贈廬司戶 4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別詩 5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 憫農 6 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始安秋日 7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望洞庭 8 菡萏香銷翠...
描寫景色優美詩句,描寫風景的優美詩句大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飲湖上初晴後雨 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胡帆一片日。蟬唐,虞世南。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易水送別。唐駱賓王。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風唐。李橋。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
古代女子提燈的詩句,古代燈籠別名。什麼什麼風燈
燈綵,花燈,燈輪。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 開燈 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由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