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教學方案
1樓:漢匠文化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過程
(一)匯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清平樂」是詞牌名,並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乙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
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清平樂」的「樂」要讀成「l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歌曲,後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村閒居的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茅、簷、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再讀,解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彙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穫,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簷:尺譽茅草搭的屋子。
醉裡:喝了酒後,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裡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裡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裡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合插圖和註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簷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髮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裡鋤草慧困敏。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前枝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乙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討論)
(四)精讀、悟情
1.教師配樂範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寧、悠閒、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嚮往。
(五)熟讀,成誦
1.小組內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清平樂·村居》原文及註釋
2樓:warmth天秤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宋代〕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衫顫旅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草洞數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或凳溪邊長滿了翠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是誰家的公婆父老?
大兒子在小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在家裡編織雞籠。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清平樂村居》原文是什麼?
3樓:小仙女
茅簷低,樹上青青草,醉裡無音相媚好,白髮誰虛殲櫻家翁熬大而除豆改察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差叢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求《清平樂 村居》改寫,《清平樂 村居》改寫
夏天裡,幽深的竹林透著勃勃的生機,茂密的青草像地毯鋪蓋大地。遠處的山巒隱約可見,一條清亮的小溪靜靜地流淌。這是一個偏僻而又清新秀麗的江南山村,村邊的小溪旁,有個又低又小的 茅草屋,屋裡坐著兩個剛剛飲罷酒的老年夫妻,他們略帶醉意,用吳地的方言談論著,說笑著。只聽那老翁說 如今的生活多美好啊,我們豐衣足...
清平樂村居字的意思,清平樂 村居字的意思
小小西瓜蟲 清平樂 村居 辛棄疾茅簷 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 相媚好 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 溪東,中兒正織 雞籠。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註釋 村居 選自 稼軒長短句 清平樂,詞牌名。村居,這首詞的題目。茅簷 指茅屋。吳音 作者當時住在江西東部的上饒,這一帶古時是吳國的領土,所以稱這一帶的...
清平樂村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清平樂村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清平樂張炎詞以 悲秋 見長,離愁別緒,萬感情懷皆可由秋景而發。如 清平樂 候蛩悽斷 即是一首 悲秋 名作。然而他的 傷春 之作也別具一格。一 秋 一 春 景物不同,然其抒發的情懷卻是同出一源,即 國之情,感破家之痛。本詞即是其 傷春 的一篇佳作。上片 採芳人杳 兩句,前句寫春光明媚,芳紅草綠,本是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