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詩經·王風·采葛》中曰「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這裡的「三秋」即為秋的別名。因為秋季往往有三個月,農曆。
七、八、九月份分別稱為「孟秋」「仲秋」「季秋」,所以得名「三秋」。此外,「三秋」有時也單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的九月,如王勃《滕王閣序》中的「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中「有三秋桂子,螞歷十里荷花」等等。
九秋之夕,為歡未央。」曹植的《七啟》一詩中提到的「九秋」也是指秋天,古人把秋季的三個月九十天按十天劃為「一秋」,於是秋季又稱「九秋」。西晉文學家張協的《七命》詩曰「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飆」,南北朝時期謝靈運的《善哉行》中有「三春燠敷,九秋蕭索」,唐代駱賓王的一首五言律詩《望月有所思》雲「九秋涼風肅,千里月華開」。
按照五行學說,古人把物體的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秋天屬金,故稱「金秋」或「金天」。《漢書·五行志》中曰「金,西方,萬物既成,殺氣之始也」,唐代陳子昂亦有詩詠歎「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
爾雅·釋天》中提到「秋為白藏」,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郭璞將其註解為「氣白而收藏」。古人認為,秋天的顏色為五色(青、赤、黃、白、黑)中的「白」,因此秋季有了「白藏」「收成」等別名。此外,白色亦可稱為「素色」,故而秋又有了「金素」「素秋」之稱。
唐代魏徵的《五郊樂章·白帝商音》有云「白藏應節,天高氣清,歲功既阜,庶類收成」,杜甫的《秋興》中有「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宋代歐陽修《清商怨》一詩也雲「關河愁思望處滿。漸素秋向晚」。
到了深秋,莊稼收割完,原野空曠,天空澄澈,人的心情也隨之清爽起來,故「清秋」也成了秋季的慶梁雅稱。唐代李賀《馬詩》中有「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杜甫的《宿府》詩曰「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還有宋代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禮記》曰:「孟秋之月譽物運,其音商。」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配合四時,商為秋,商音淒厲,與秋天肅殺之氣相對應,所以秋天還有「商秋」「素商」「白商」「高商」等雅稱。
歐陽修在其辭賦作品《秋聲賦》中也對「商秋」這一名稱進行了解釋:「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此外,陸機《行思賦》中也有云:「商秋肅其發節,玄雲霈而垂陰。」
2樓:網友
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蘭秋、正秋、中秋、桂秋、秋高、晚秋、涼秋、暮秋、秋末、殘秋、素秋、窮秋、金天、商秋、西陸、白藏羨咐、爽節、請求、高秋、霜天等。
秋日、秋節:漢劉楨《贈五宮中郎將》詩:「秋日多悲懷,感慨以長嘆。」漢班捷妤《怨歌行》:「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
三秋:古時七月為孟秋,八月為仲秋,九月為季秋,合稱三秋,代指秋天。唐王勃《滕王閣序》就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之句。清代納蘭性德《與顧梁汾書》:「天清氣朗,時值三秋。」
九秋:整個秋季為90天,共分九旬,故秋天有九秋之稱。晉張協《七命》詩:
唏三春之兄伏純溢露,溯九秋之鳴飈。」唐陸暢《催妝五首》之廳世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草的別稱和雅稱
3樓:剛陽文化
草的別稱和雅稱是丹草、瓊草,通常指的是草本植物。
也是草類植物的總稱,草在生長期間和莊稼一樣,需要充足的礦物養分才能生長旺盛,可以在冬天時把乾草燒成灰,撒是在土壤表面,在春季就能提供充足的養分,另外草的品種繁多,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
草的別稱和雅稱是丹草、瓊草,通常指的是草本植物,也是草類植物的總稱,與其概念相對應的是木本植物。
一般來說草類植物生長比較矮小,只有竹是例外,其是一種高大草本植物。
草在生長期間和莊稼一樣,需要充足的礦物養分才能生長旺盛,可以在冬天時把乾草燒成灰,撒是在土壤表面,隨著水分的滲透進入土壤,不僅可以減少蟲害和細菌的滋生,也能在春季提供充足的養分。
草的品種繁多,常見的有狗尾巴草。
蒲公英、積雪草。
車前草等,其中狗尾巴草和蒲公英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通常生長草山坡、草地、田野以及荒地,種子會隨著風力傳播。
草的株形矮小,隨處都能見到,象徵的意義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生生不息,在土地上生長營造出綠色海洋,每年春季都會重新長出,自古以來都有一句形容草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詩裡草木的別稱
4樓:木子泠
1,知名度高的植物——蒹葭,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是蘆葦的別稱。
2,荇菜,是淺水性植物。今名莕菜,驢蹄萊、水荷葉等。如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3.游龍,今名石龍、天蓼、大蓼、狗尾巴花。宋代朱弁 《曲洧舊聞》卷四:「紅蓼即《詩》所謂游龍也,俗呼水紅。」
4,飛蓬,飛蓬草,如《衛風·伯兮》中「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5,萱草,萱草別名眾多,有「金針」、「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孟郊《遊子詩》「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總之詩辭藻唯美,有很多別名美稱,感興趣的可以專選唐詩或者詩經等等研究探索。
秋天的別稱和雅稱
5樓:甜甜的小生活
秋天的別稱和雅稱: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蘭秋、正秋、中秋、桂秋、秋高、晚秋、涼秋、暮秋、秋末、殘秋、素秋、窮秋、金天、商秋、西陸、白藏、爽節、請求、高秋、霜天等。
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從現代氣象學上劃分,北溫帶的秋季在8月23日~11月20日;南溫帶的秋季在2月19日~5月21日。在我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的「立秋」作為秋季的起點,至立冬結束。
秋天的別稱和雅稱
6樓:吃定彩虹
秋天別稱:
1,高秋(秋高氣爽之意)
2,素秋・白秋(五行思想中秋=金=白)
3,白帝(掌管秋天的神)
4,金秋(秋=金;豐收・植物的顏色)
5,三秋(初秋、仲秋、晩秋的三個秋)
6,九秋(秋的九十天=三個月時間)
擴充套件資料:一,秋天一共有6個節氣,分別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二,關於秋天的句子:
1.遠處金燦燦的稻田,在秋風的吹拂下,像一片金黃色的海浪在翻滾,十分壯觀。
2.秋,收穫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同夏一樣熱情,同冬一樣迷人。
3.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侗鄉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雲飄逸悠揚。
4.遠處金燦燦的稻田,在秋風的吹拂下,像一片金黃色的海浪在翻滾,十分壯觀。
5.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麼羞澀,夏那麼坦露,冬那麼內向。
6.秋,不是常說是金色的嗎?的確,她給大自然帶來了豐碩的果實,給包括人在內的眾多生物賞賜了無數得以延續生命的食糧。
野草的雅稱
7樓:甜甜的小生活
野草的雅稱為雜草,通常指在庭園、草坪或農地等土地上並非經由刻意栽種的植物,而這些植物並不只限於草本植物。更多時候,野草專指有侵害性的植物,特別是那些不需栽種而能夠自行大量繁殖的植物。由於野草會搶走泥土上其他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使其他植物的陽光被遮閉,使周邊的植物難以生長,因此需被除去。
返祖現象:野草有可能是一般草地草種的返祖現象。例如:一般的草地經過雜交處理,並不開花及不能繁殖,但返祖的草地,卻可能會開有白色或黃色的小花。這些返祖的草地,亦有可能當作是雜草。
秋黃草別名叫什麼?
8樓:專注教育二十年
秋黃草別名叫明日葉。
明日葉是傘形科當歸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80-120釐公尺,莖葉內含黃色液汁,莖直立,多分枝。依植株外形,可分成青莖種、紅莖種與混合等三個品種。
基生葉叢生,具長柄,基部擴大抱莖,葉大形1-2回羽狀3出複葉。復傘形花序,被短毛;無總苞。果實長橢圓形,稍扁平。花期5-10月。果期9-12月。
9樓:網友
所有的的秋天都會黃的,秋黃草就這個野草吹不進春風吹又生唄。秋黃草,難道還有單獨的一種桃嗎?
草的別稱
10樓:健身達人小俊
草的別稱是草本植物,草是一類植物的總稱。草並非植物科學分類中的乙個單元,與草本植物相對應的概念是木本植物。偶爾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屬於草本植物,但人們經常將其看做是一種樹,因為它們又高又粗。
但實際上,它們是因為特殊的氣候而形成的。
草和莊稼一樣,需要有一定的礦物質養料才能長得好,但平時很少有人給草施肥。冬天把草燒成灰,其中的礦物成分保留在灰中,灰可以隨著雨水滲到土壤裡,礦物質又回到土裡,就好像施了一次肥一樣,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國科學家發現世界上最早的草本被子植物,在億年前中侏羅世地層中的一種草本植物化石被我國科學家發現,這個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草本被子植物的發現,促使人們重新審視前人提出的被子植物演化觀。這一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發表在中國近日出版的《地質學報》英文版上。
草的詩句: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2、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貓的別稱或雅稱,龍的別稱或雅稱
搞不來一個名字 貓 學名 felinae 貓科貓屬動物,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貓頭圓,顏面部短,前肢五指,後肢四趾,趾端具銳利而彎曲的爪,爪能伸縮,夜行性,行動敏捷,善跳躍,大多能攀緣上樹。貓在全世界 除南極洲,無野生種 皆有分佈。古代貓的別稱 張福禮上海市瑞派良良寵物醫院 免費諮詢 古代貓...
關於星星和太陽的雅稱,星星的所有別稱
3全部1 金烏 太陽的別名,金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之一。在中國古代神話裡,紅日 有一隻黑色的三足烏鴉,黑烏鴉蹲居在紅日 周圍是金光閃爍的 紅光 故稱 金烏 2 啟明星 啟明星是金星的古稱。天亮前後,東方地平線上有時會看到一顆特別明亮的 晨星 它不是光源,人們叫它 啟明星 3 太白金星 金星是...
古代詩人的雅稱,古代詩人的別稱全部
麻袋裝土豆 1 詩骨 陳子昂 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 漢魏風骨 被譽為 詩骨 2 詩傑 王勃 其詩流利婉暢,巨集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 詩傑 3 詩狂 賀知章 秉性放達,自號 四明狂客 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 詩狂 4 詩家天子 七絕聖手 王昌齡 其七絕寫的 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因而舉為 詩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