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佛教中叫人除去妄想,思考是不是也是一種妄想

時間 2021-09-14 18:09:29

1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一開始我們只能用佛法的妄想來解決妄想,等真的明心見性了把佛法也放下。有了妄想就有了錯誤的思維,有了錯誤的思維就有了虛妄的分別、執著,才有了時間的錯覺。有時候我們偶然能領悟這個道理,但是卻不能證入這境界,這需要持戒、修定的慢慢來。

持戒、修定遠離貪嗔痴三毒,心遠離執著,遠離執著後,淡化分別,一和二就相容無礙了。那麼過去和未來有什麼分別呢。

佛教中說的話妄想分別執著是什麼?

2樓:8萬4千法門

1 妄想是什麼?妄想就是業障,妄想就是輪迴業。

2 凡夫一天到晚想東想西、想過去想未來,全是打妄想。

3 《地藏經》上講得清楚,「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4 罪業是什麼?罪業就是起心動念,就是打妄想。

5 學佛人他學什麼東西?就是把妄想去掉而已。

6 妄想去掉,心就定,心就清淨,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7 一念不生,是真心;動,即是妄心。

8 我們的念頭非常之雜,許許多多的雜念都是從一念生的。

9 一念是根本,一念是真實,二念三念叫妄想,不是真實。

10 如果能夠把二念三念舍掉,恢復到一念,真心就現前了。

11 真心裡頭沒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12 妄想是無明煩惱,辦一切事,不感情用事,即能破無明。

13 人在沒有妄念的時候,就有本能;那種能力,是無可限量的。

14 妄想是習氣,是假的;覺的時候,妄想就沒有了。

15 打一分鐘妄想,不如念一分鐘佛號。

16 塵沙煩惱是從分別起來的;對世出世法不分別,你就超越十法界。

17 事事不分別,就沒有三世果報。

18 不起分別心,即可以不執著;去執著,即可以斷煩惱。

19 以「無分別心」觀察一切法,在一切境緣中都無障礙。

20 無分別心,一律平等,令一切眾生得益。

21 學佛的人對一切事,知道得愈少愈好,多則分別心多。

22 平常用的是分別心;從今以後,用不分別的自性。

23 對於一切境界,知道了就算了,一有好醜善惡的分別心,就染汙了。

24 執著是見思煩惱,包括見惑和思惑。

25 見惑有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

26 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現在哪一個不說身是我呢?對這個身非常地愛護,以為身就是我,這是錯誤的。

27 是相對的,都是邊見。有大就有小,有我就有人,有是就有非,有正就有邪,這都叫邊見。

28 見取見、戒取見,這兩種我們一般人叫成見。

29 在修因、修行方面的成見,叫做戒取見。

30 在果報上的成見,叫做見取見。

31 邪見,不屬於上面四大類,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叫邪見。

32 思惑有五大類:貪嗔痴慢疑。

33 「貪」是貪愛,這是生死根本。六道輪迴是什麼力量在那裡推動它?就是愛慾在推動。

34 「嗔」是嗔恚。嗔恚是修定最大的障礙,不要說出世間定你不能成就,世間定也不能成就。

35 「痴」是愚痴。愚痴就是邪正、是非、真妄不能辨別。

36 「慢」是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目中無人,這是嚴重的障道。

37 疑是對佛法、正法懷疑。這個損失太大,因為佛的教訓是我們這一生得度的機會,你一懷疑,這個機會錯過,那就太可惜了。

38 佛法自始至終都是叫我們打破執著。

39 沒有執著的人就叫佛菩薩,有執著的人就叫凡夫。

40 學佛要學「傻」,對任何事,不必執著、計較。

41 工作裡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會累。

42 心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一切的作為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對自己來講無作,對眾生來講,作了,叫「作而無作」。

43 無論是待人或處事,儘量不夾雜妄想分別執著。

44 妄想分別執著是煩惱,煩惱斷一分,智慧就增長一分。

45 只要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

46 妄想分別執著一天比一天淡,我見漸漸消除,即是見性的徵兆。

47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妄想分別執著是根本的大病,要把這個改掉,念念都歸阿彌陀佛。

48 妄想分別執著是情執,是煩惱;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極樂。

3樓:匿名使用者

引自tgl的文章

執著— 是凡夫,是前六識,執著五根;

分別心— 是第七識,羅漢有我相眾生相的分別心;

妄想— 第八識,菩薩

4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能明白了生命的本性,就是那個生命之謎,就好理解了。種種生命活動中,不是本性的都是妄想分別執著。生命的本性是真,依這個本性而起的種種生命活動都是妄想分別。

明白了真,才能知道什麼是妄。

佛法中提到的執著、妄想,到底指的是什麼啊?

5樓:難忘

妄想是指主觀意識對事物的認識出了偏差,我舉個妄想的例子:「錢是萬惡之源」,這就是妄想。錢只是人創造出來的一種工具,錢有什麼惡?

再引申一下,一切可貪求的東西其本身不過是物質,物質有何過?真正的萬惡之源是人的貪心。這只是個例子,其實人類有很多觀念都是主觀化了的,被自己的主觀意識矇蔽了心靈。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雲:「所謂愛清淨位是菩薩位,見清淨位是菩薩位,深著清淨位是菩薩位,悅樂清淨位是菩薩位,藏清淨位是菩薩位,莊嚴清淨位是菩薩位,光明清淨位是菩薩位,身清淨位是菩薩位,語清淨位是菩薩位,意清淨位是菩薩位,色清淨位是菩薩位,聲清淨位是菩薩位,香清淨位是菩薩位,味清淨位是菩薩位,觸清淨位是菩薩位。何以故?

一切法自性清淨故。一切法自性清淨,即般若波羅蜜清淨。」(地址http:

//www.qldzj.com.

cn/htmljw/0015.htm)我等凡夫俗子以肉眼觀之,東西有好看的和不好看的,聲音有好聽的和不好聽的,氣味有好聞的和不好聞的,食物味道有可口的和難吃的,觸感有舒服的和不舒服的,但是佛以佛眼看來,色、聲、香、味、觸都是清淨的,沒有好不好之分,因為「一切法自性清淨故。」當然了,我也是凡夫俗子,我也不想吃難吃的東西,不想聽難聽的聲音,但是當我讀到這一段**時,我明白佛說的是對的,因此以後我在不得不吃難吃的東西、聽到難聽的聲音時,內心就會平靜許多。

執著,其實也是一種妄想,比如認為自己的意見無條件正確等等,這個不太好舉例,總之凡是不符合事物客觀規律的思想都算是執著。

執著、妄想是佛教的重要概念,意義很豐富,思考的時間越久,越能感覺到其深度。佛法深廣如海,任何一個名詞都有豐富的含義,樓主若有心學佛,應當勤于思考,結合現實,自我剖析,自我改進。這樣則智慧漸長,心靈逐漸恢復光明。

南無阿彌陀佛!

6樓:煩惱即菩提

心攀援外境,比如眼喜歡看電視,看美景,耳喜歡聽動聽的聲音,等等。

沒有開悟時的思想就是妄想。

7樓:匿名使用者

執著就是鑽牛角尖,不知變通,不知圓融.

妄想就是心裡靜水上起了波浪,把波浪當成水,而失去了原來可鑑可照的光明作用.

8樓:匿名使用者

回答:不成熟的回答吧。執著.妄想應該是指慾望吧。人的慾望太過了就應該是執著吧。

9樓:匿名使用者

一、執著就是:對慾望的執著,對妄想的執著。

人的慾望有:安全慾望、食慾、情感慾望、物質慾望、精神慾望、智力慾望、創造慾望,這些慾望,都是執著、妄想造成的。

執著於慾望,就是執著於自私的想法,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或者通過滿足別人的慾望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只為滿足自己的慾望,叫自私,會產生惡業;為滿足別人的慾望,叫行善,會產生善業;惡業會產生惡報,善業會產生善報。

但是,只要和慾望相關,就都是執著,脫離慾望,修的就是淨業了。修淨業就可以成佛,獲得無上智慧和無邊法力。

二、妄想就是對執著的妄想,看不清萬物的本質規律,總是想要得到哪些虛妄的東西,總是想要滿足自己的各種慾望,「貪嗔痴慢疑」都是妄想。

能不能通俗說說,佛教中的:妄想分別執著,是什麼意思?

10樓:滄桑不易道

打個比方說:

就像冬天的冰雕一樣,希望把造作出來的圖形儲存至永久,然而,水化作的冰終究還是會化為水。。。。。。

那麼,妄想,就好比是進行雕刻的每一個敲打刻畫思維動作,雖然,所做的每一個思維動作都暫時得到歸屬感,但終歸於虛妄;

分別,就好比是對於雕刻的好壞、大小、深淺等等的判斷與取捨,雖然,分別出喜樂,但終歸於虛妄;

執著,就好比是對冰雕的過程與結果的堅持,雖然,得工巧之物,但終歸於虛妄。。。。。。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心迴歸於水面,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了,自己確實一念不生。明明瞭了是智慧,就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如如不動是自性本定,就是六祖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水為什麼有那麼多狀態?狀態是水變現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11樓:一行蒸燕向南飛

【妄想】就是不在眼前的東西,但是你記得它曾經在眼前的樣子,或者你想象它在眼前的樣子。

【分別】是【識】的一種功能,可以辨物。【識】分成6識,人可以看聞聽嘗觸思,此末端識物之能力為【分別】。

【執著】,這個最好理解,解釋為【認同】比較好,譬如你看到一個美女,胸很大很美豔,你看得渾然忘我。但是啦,這個解釋雖然通俗,但不是佛教中【執著】之本意。【執著】就是指對【分別】的效果完全佔據意識,一個人只知道這世界上有動和靜,卻不知道有那不動也不靜的,知道黑和白,卻不知道有那不黑也不白的。

這就是啦。但凡人落入6識,則必【分別】,【分別】則必【執著】。

12樓:匿名使用者

問:懇請導師用最精煉易懂的言語為我們闡明,什麼是執著、分別和妄想?

答:那我要問你,你起心動念為不為自己想?為自己這就是分別執著。

你起心動念為不為別人想?為別人想也是起心動念。睜開眼睛起心動念,你的眼睛一睜開,就像鏡子照外面境界,這個時候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這是正知正見。

我看到這邊是山、這邊是樹,已經起心動念;我看到那裡來了個人,起心動念;這個人是好人、是惡人,你已經有分別、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心像一面鏡子,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瞭了,自己確實一念不生。明明瞭了是智慧,就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

如如不動是自性本定,就是六祖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外面為什麼有這種現相?現相是心變現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你到這個境界你才知道,不到這個境界你很難懂。

13樓:匿名使用者

理解你啊,兄弟!現在說套話的人太多啦。正著問,一套套話,反著問,還是這一個套話。這tm不是……真是氣人那,這幫不懂裝懂的混蛋!

唉——你必須先有點宗教或者神學的常識,只看點字是不行的。你必須至少了解兩三種宗教的大意,才能理解佛教。

小弟給你說實話,不說那些套話,但是,你,得有點這方面的常識,才行啊!

【識】,這個玩意,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菩提】,意思就是【心物一元】。意思是,它既是物質,也是能自我知覺的玩意。明確這一點上很重要的。

當然啦,【識】就這個字眼來講,是指這種心物一元的東西被分解成六識。唉,說起來,這分解也是由於同樣的這個【菩提】還分解成7元素。你就自己去查字典吧,什麼是七元素。

這7元素的末端就是四大,不管怎麼講,這個【菩提】碰上這四大,就分解成六識啦。明白了嘛?這些個都是楞嚴經上邊的東西。

那些專家,願意講術語就讓他們講去吧,反正一般人也聽不懂,就讓他媽雲裡霧裡地講去吧,反正也是為了賺錢。

我說這些,估計你壓根聽不懂吧?門外漢,是吧?就是想聽個明白,這幫子人說的到底是什麼啊?

有一個玩意,宇宙中就這麼一個東西,一方面在物質的層面,它分解為7元素,這7元素的最後4個元素,就是什麼風火水土什麼的,反正我們的身體就是土為主,當然你也明白,土這個字眼就是個代稱,其實指好多東西。動物有土嗎,獅子有土嗎,有啊,就是那玩意,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就是土,身體啊。這是物質的方面。

還有識的方面,這就和人有點關係了。什麼是人,就是一個知覺,一個意識。這個東西也是菩提,一開始人生下來就是菩提。

唉,它借用這個身體,這個四大的混合,穿過這個四大的玩意,這個菩提就開始分解了,分解成六識。五感算個出口,好比陽光被散射,就是這個五感每個配一個,眼睛就配眼識,耳朵就配音識,就是這麼回事。將來把這個分開的六識再攢回去,還得透過這個耳朵啊眼睛啊,這就是修行啊。

就是和麼回事,怎麼來的就怎麼回去。

你問,妄想是什麼,就是【錯誤思考】,wrong thinking,明白了嘛,就是不知道我剛才說的這些,就以為,這六識中第六識就是「自己」,你是個白光,白光分成6種,其中一種是自己嗎?當然不是啊,就是這麼個理。什麼是分別,分別就是第7識,什麼是第7,前六就是這個陽光分解,是吧,但是啊,你知道是怎麼個分解法。

第7,就是說,沒有外在刺激,和這個因為四大而分解的六識,沒有對應,這就是第七識啊。換句話說 ,阿貓阿狗,阿貓不用阿狗存在,它自己就存在,這麼回事。

唉,幾百個字是說不明白的,幾千字就一定能說明白。佛教就是這麼回事。只是,沒有人願意說那幾千字個字罷了。

就那我打這些字吧,我覺得過了幾個小時,其實只有幾十分鐘。因為我喝了點威士忌。h啊哈.

不明白的,可以問我啊。我不討厭那些追根刨地的人,我討厭那些不追究的人。

佛教中的眾生指什麼,請問佛教中的眾生具體指什麼?

你要是智慧聰明的話就不要試圖去替換佛教中的用詞,眾生 就是 眾生 有情 就是 有情 不要用 有情 去置換 眾生 也不要用 動物 植物 之類的概念去置換,至於什麼是 眾生 心外不求法,對你來說哪些是 生 那麼那些就是你的 眾生 你的 眾生 未必是我的 眾生 我的 眾生 也未必是你的 眾生 知道了這個祕...

請問佛教所指的十善業是什麼意思,請問佛教中的十善業指什麼?另外,在老家的堂屋上位一般都設有祖先神位和供桌,可否在供桌上供上三聖像以

如果能捨離偷盜罪業,就能得到十種善法 十善1 分為做人十善 一者供奉三寶 二者孝順父母 三者恭敬師長 四者受持齋戒 五者敬愛兄弟 六者和睦鄰里 七者濟貧救苦 八者憐孤恤寡 九者戒殺放生 十者讀誦經典 2 學佛十善,就是對治十惡的十種善行。請問佛教中的十善業指什麼?另外,在老家的堂屋上位一般都設有祖先...

佛教當今有沒有開悟的高人呢,請問在佛教中開悟的人是怎麼樣的?怎麼知道自己開悟了沒有?

老陳通史 虛雲法師五十六歲開悟,近代高僧還有誰開悟,開悟又是什麼意思? 現在是末法時期,眾生業重福薄,根基淺鈍,真正開悟的人是寥寥無幾的,或說屈指可數。因為開悟需要上上根人。當然也有的是乘願再來的菩薩,所以有悟法性真如的境界。他們都很低調。而如果你想邀請開悟者進qq群,那幾乎不可能的事。 虛空大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