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曹植簡介,曹植的簡介 曹植的資料

時間 2025-06-27 03:30:51

曹植的簡介 曹植的資料

1樓:漢匠文化

1、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郡甄城(今山東甄城,一說莘晌胡縣),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毀困思王。

2、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宴餘攔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

曹植簡介

2樓:乾萊資訊諮詢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

曹植的散文同樣亦具有「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的特色,加上其品種的豐富多樣,使他枝搜在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曹植人物資料

3樓:成大文化

曹植(192~232),三國時魏詩人。

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餘,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

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

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鬥爭中漸佔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

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他從乙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

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繼位,即魏明帝。

曹睿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卒諡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

前期與後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

前期詩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他貴介公子的優遊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

後期詩歌,主要抒發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願望。

今存曹植比較完整的詩歌有80餘首。

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創新發展。

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作咐鬧上貢獻尤大。

首先,漢樂府古辭多以敘事為主,至《古詩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佔重要地位。

曹植髮展了這種趨向,把抒情和敘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五言詩既能描寫複雜的事態變化。

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豐富了它的藝術功能。

曹植作為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對於後世的影者瞎響是不小的。

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

死後,明帝曹□曾為之集錄著作百餘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30卷,又《列女傳頌》1卷、《畫贊》5卷。

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

明代郭雲鵬、汪士賢、張溥諸人各自所刻的《陳思王集》,大率據南宋本稍加釐定而成。

清衡嫌罩代丁晏《曹集銓評》、朱緒曾《曹集考異》,又對各篇細加校訂,並增補了不少佚文□句,為較全、較精的兩個本子。

近人黃節有《曹子建詩注》,古直有《曹植詩箋》,今人趙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關於曹植的簡介,曹植的個人簡介

子虞 曹植 192 233 字子建。沛國譙 今安徽亳縣 人。三國魏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後失寵。建安十六年 211 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 214年 改為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 221年 改封 鄄城王。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 屢遭貶爵和改換...

曹植的名句,曹植名言名句

曹植名言名句。1 飛觀百餘尺,臨牖御木需軒,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2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3 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難。4 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5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6 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唏。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7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8 恩愛苟不虧,在遠...

曹植的詩詞有哪些,曹植的散文都有哪些

卟甾韌芯 1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 怨詩行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借問嘆者誰。自雲宕子妻。夫行逾十載。賤妾常獨棲。念君過於渴。思君劇於飢。君作高山柏。妾為濁水泥。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淚墮不能止。浮沈各異路。會合當何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