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曹植的簡介,曹植的個人簡介

時間 2021-08-11 16:38:12

1樓:子虞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三國魏傑出詩人。

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後失寵。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曹丕死後,曹丕的兒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鬱 而死,年四十一歲。

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這時期的文學,以詩歌的成就最為顯著。有不少作品能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反映出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 的痛苦,體現了要求國家統一的願望,辭情慷慨,語言剛健。

後人以“建安風骨”稱 譽這些作品俊逸剛健的風格。但有些篇章表現了消極出世的思想。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

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 前後兩期。前期有少數作品出社會動亂和自己的抱負,詩的基調開朗、豪邁。如《白馬篇》、《送應氏》等。

後期作品則反映其所受壓迫的苦悶的心情,部分詩篇參雜較 濃厚的消極思想。其詩善用比興手法,語言精煉而詞采華茂,比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詩歌的成就,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也善辭賦、散文。

他的《洛神賦》抒情優美 ,富於神話色彩,影響甚大,是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試表》等。

2樓:水雲深浪

曹植中國三國時魏國詩人。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第三子。少聰慧,'善屬文',始深得曹操寵愛 ,幾立為太子。後因行為放任,其兄曹丕被立為太子。

延康元年(220)曹丕稱帝后,植名為王侯 ,實為囚徒 ,兩度被貶爵移封,曹丕病逝 ,曹睿繼位後 ,繼續遭受猜忌和打擊,最後移封陳郡,卒諡思,故世稱陳王或陳思王。

曹植的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192~232)三國時魏詩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生平 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餘,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鬥爭中漸佔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

在曹丕登極的最初兩年內,對他的打擊尤為酷烈。曹丕通過"監國使者"和一些地方官,兩次製造口實,給他以貶爵削邑的處分。終黃初之世,他一直在受**的陰影下生活。

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繼位,即魏明帝。曹□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曾多次上書,要求得到任用,希望為國家效力,並向曹□陳述過於重用異姓大臣的危險,但曹□只是"優文答報",略無採納之意。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卒諡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曹植一生,以曹丕即位為界,明顯形成前後兩個時期。但無論前期後期,他最強烈的願望就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他曾多次表示,要"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要"功銘著於鼎鍾,名稱垂於竹帛"(《求自試表》)。

他抱負很大,自視甚高,對當時三國形勢及曹魏內部狀況的分析,也不乏中肯之見。曹植的思想相當複雜。他時而鼓吹"宣仁以和眾"、"禮樂風俗移",推尊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儒家聖賢;時而宣揚"長全貞而保素"、"澹泊無為自然",表示要"仰老莊之遺風"。

有時在一篇之中,往往儒道兩家思想雜糅,例如《七啟》。他對陰陽家、法家的學說以至讖緯、佛經都有所接觸。這種相容幷包的思想與漢末以來社會思想衝破經學迷信桎梏直接有關。

當時曹操以及一批思想文化界人士,都具有思想比較開放活躍的特點,而曹植是其中最顯得駁雜的一個。他的思想既有豐富多采的優點,也有零亂不成系統的缺點。

曹植一生勤於著述,他曾自述"餘少而好賦","所著繁多"(《前錄自序》)。他死後曹□又稱他"自少至終,篇籍不離於手。誠難能也"(《魏志·陳思王傳》)。

他的詩、賦、各體散文,不論數量質量,都堪稱當時之冠。

詩歌創作 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前期與後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前期詩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他貴介公子的優遊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

前一類作品如《鬥雞》、《公宴》、《侍太子坐》等,描寫遊樂宴享之事,內容比較空虛浮泛。另一類作品有《泰山樑甫行》、《送應氏》等。《泰山樑甫行》描寫了濱海地區人民的困苦生活,"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妻子像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從這些樸素而真實的描寫中,可以體味到詩人對下層百姓所懷有的同情。《送應氏》二首,送別好友應□,作於建安十六年隨軍西征途經洛陽時。

詩中除敘述友情外,著重寫了東漢皇都洛陽在戰亂以後"垣牆皆頓擗,荊棘上參天"的殘破荒涼景象以及詩人的內心激動,反映了漢末軍閥混戰所造成的社會大破壞,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詩中寫到"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同曹操"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蒿里行》)、王粲"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七哀》之一)等描寫相一致。

此外,《名都篇》寫京洛少年的"騎射之妙,遊騁之樂",前人以為有譏刺之意,但從內容看,當是作者生活的自我寫照。他的《白馬篇》則寫"幽並遊俠兒"的高強武藝和報國立功的壯志,以"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等句作結,表現了建功立業的抱負。詩風雄健剛勁,是歷來傳誦的名篇。

後期詩歌,主要抒發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願望。其代表作有《野田黃雀行》、《贈白馬王彪》、《七哀詩》、《怨歌行》、《□□篇》、《雜詩》等 6首。《野田黃雀行》大約作於曹丕繼位之初,詩中以黃雀上遇鷂鷹、下逢羅網,來比喻他的好友丁儀、丁□被曹丕所殺。

《贈白馬王彪》是一篇力作。詩作於黃初四年,其年五月,諸藩王俱朝京師洛陽,任城王曹彰在洛突然死去,七月諸王還國,曹植與曹彪(白馬王)同路,又被監國使者所禁止,詩人"意毒恨之",憤而成篇,以贈別曹耄

曹植的個人簡介

4樓:粟高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於東郡甄城(今山東甄城,一說莘縣),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曹植是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 [2]  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人因其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

其詩以筆力雄健和詞采華美見長,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為宋人所編。

5樓:匿名使用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

曹植的內容簡介

6樓:手機使用者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

重生漢末曹植,當醉臥洛神膝,醒掌天下權!

曹植的名句,曹植名言名句

曹植名言名句。1 飛觀百餘尺,臨牖御木需軒,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2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3 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難。4 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5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6 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唏。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7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8 恩愛苟不虧,在遠...

曹植的經典愛國詩勻,曹植寫的關於愛國的詩句有哪些

速聖 曹植 白馬篇 原文 註釋 譯文 賞析 白馬飾金羈 1 連翩西北馳 2 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3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4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5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6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7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8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9 長驅...

曹植的詩詞有哪些,曹植的散文都有哪些

卟甾韌芯 1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 怨詩行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借問嘆者誰。自雲宕子妻。夫行逾十載。賤妾常獨棲。念君過於渴。思君劇於飢。君作高山柏。妾為濁水泥。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淚墮不能止。浮沈各異路。會合當何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