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的全文,求《禮記》的全文翻譯

時間 2021-07-18 19:28:11

1樓:匿名使用者

編輯本段《禮記 禮運》全文:

然後退而合亨.體其犬豕牛羊.實其簠簋籩豆鉶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謂大祥.此禮之大成也.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謂大假.

祝嘏辭說.藏於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盞斝及屍君.非禮也.是謂僭君.

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

大夫具官.祭器不假.聲樂皆具.非禮也.是謂亂國.

故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大夫死宗廟.謂之變.

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闢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故先王秉蓍龜.列祭祀.瘞繒.宣祝嘏辭說.設制度.故國有禮.官有御.事有職.禮有序.

故先王患禮之不達於下也.

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

故禮之不同也.不豐也.不殺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聖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飲食.必時.合男女.頒爵位.必當年德.用民必順.故無水旱昆蟲之災.民無凶飢妖孽之疾.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皇麒麟.皆在郊棷.龜龍在宮沼.其餘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窺也.則是無故.先王能修禮以達義.體信以達順.故此順之實也。

求《禮記》的全文翻譯

《禮記·大學》翻譯全文

2樓:糖糖小小個

【原文】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2),當其可之謂時(3),不陵節而施之謂孫(4),相觀而善之謂摩(5)。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6);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7);燕闢廢其學(8)。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

故君子之教喻也(9),道而弗牽(10),強而弗抑(11),開而弗達(12)。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註釋]

①本節選自《學記》。②豫:同「預」,預防。

③可:適當。時:

及時。(4)陵:超過。

節:限度。孫:

同「遜」,順。(5)摩;觀摩。(6)扞(han)格:

牴觸。勝:克服。

(7)燕朋:輕慢而不莊重的朋友。(8)燕闢:

輕慢邪辟的言行。(9)喻:啟發誘導。

(10)道:同「導」,引導。牽;強拉。

(11)強(qiang):勉勵。抑:

壓制。(12)開:啟發。

達:通達。

【譯文】

大學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發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預先防備;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教導,叫做合乎時宜,不超過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導,叫做順應;使學生相互觀摩而得到好處,叫做切磋。這四點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事情發生以後才禁止,就會遇到障礙而難以克服;過了適當時機才去學習,雖然勤勉努力,也難以有成就;雜亂施教而不按順序學習,就會使學生頭腦混亂而無法補救;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商量,就會孤陋寡聞;輕慢而不莊重的朋友會使人違背師長的教導;輕慢邪僻的言行會使學生荒廢學業。這六點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

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獲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敗的原因,然後才可以作別人的老師。所以君子教育和誘導學生,靠的是引導而不是強迫服從,是勉勵而不是壓制,是啟發而不是全部講解。引導而不是強迫,就會使師生關係和諧;勉勵而不是壓制,學習就容易成功;啟發而不是全部講解,學生就會善於思考。

能使師生關係和諧,使學習容易成功,使學生善於思考,就可以說是善於誘導了。

【讀解】

這一節專門講教育和學習的方法,方方面面都講到了,從及時施教、因人施收、啟發誘導,到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可以說非常全面。方法的問題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直接關係到教和學的成敗。

其實不光是教育是這樣,幾乎一切實踐活動都存在方法的問題。目標無論怎麼偉大和誘人,方法不對,是難以達到那目標的。成語中的「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都是就方法問題而言的,也表明了方法問題在實踐中的重要性。

從理論上講方法的重要性,尤其是要講得面面俱到,頭頭是道,並不是一樁難事;而要在實際當中做到面面俱到,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比如,過於嚴厲的人,可以把學生管得服服貼貼的,但不會讓人感到親近,這種人也不大容易循循善誘。性情溫和的人,往往壓不住陣腳。

能夠把各個方面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人,是比較罕見的。

3樓:平凡茶點

【原文】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於至善。 知止(4)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6);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為本(11)。其本亂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註釋】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

一是「博 學」的意思;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人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人大學,學 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後一種含義 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

」道「的本義是 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裡,也指宇宙萬物的 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裡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

後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親民:根據後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 圖新。

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5)得:收穫。 (6)齊其家:

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7)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 (9) 格物:

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10)庶人:

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

本:根本。 (12)末:

相對於本 而言,指枝末、枝節。 (13)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

薄者厚:不該重視 的卻加以重視。 (14)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譯文】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 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 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 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

明白 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 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 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 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 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 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 能的!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 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 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 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 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 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 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 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求《馬說》全文的翻譯,馬說全文翻譯

敏玉枝鄢秋 這篇 馬說來 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源六年bai間。這時,韓愈初登仕途,du很不得志。他曾三zhi次上書宰相求擢dao用。很可惜有 憂天下之心 的他,終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鬱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他有 伯樂不常有 之嘆。食馬...

《禮記》中的名篇有哪些,《禮記》收錄的內容有哪些?

禮記 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 政治 倫理 哲學 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 大學 中庸 禮運 等篇有較豐富的哲學思想。內容概括 禮記 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漢民族禮制 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 等的問答,記述修身做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 法律 道德 哲學...

《禮記 大學》中的大學是什麼,禮記大學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是什麼?

暈 大學 原為 禮記 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 程頤兄弟把它從 禮記 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合編註釋,稱為 四書 從此 大學 成為儒家經典。至於 大學 的作者,程顥 程頤認為是 孔氏之遺言也 朱熹把 大學 重新編排整理,分為 經 一章,傳 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