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最強大腦花
19世紀中期以前,中日兩國都實行閉關鎖國政策,19世紀四五十年代西方列強入侵中國,19世紀中期日本也遭到列強入侵,兩國都面臨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厄運。但是由於兩國統治者採取了不同的決策,致使兩國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日本逐漸強大起來。
1)中國統治者閉關自守,拒絕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並對中國人民的各種救國救民活動進行鎮壓,最終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日本**積極引進、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實行了明治維新,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的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
2)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後,要實行改革開放,積極採用人類的一切文明成果來發展自己,改革對社會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乙個國家要持續發展,就要不斷改革。
3)日本是乙個島國,國土資源有陷,國內資源匱乏,因此,日本人常有對國家和民族前途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感,為了不使自己的國家落後,他們非常善於學習外國。因為在古代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屬於先進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領先世界,日本人學習中國,就是在學習先進;大化改新。
2樓:夜空
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十九世紀中期中日兩國面臨著怎樣的危機 給兩國帶來這個危機的分別是哪個國家?
3樓:匿名使用者
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清**日益腐敗,中國經歷了兩次鴉片戰 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臨 著清**的封建統治危機和民族危機。 19世紀中期,西方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清**日益腐敗,中國經歷了兩次鴉片戰 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臨 著清**的封建統治危機和民族危機。國家是英國。
日本:處在幕府統治之下,閉關鎖國。美 國培裡艦隊叩關,資本主義列強紛紛侵入 ,日本經濟遭到摧殘,主權喪失。
4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歐洲烈強,但日本接受了西方制度,進行了明治維新,中國變法失敗。
19世紀60年代中日兩國幾乎同時開始近代化的程序。但結局不同,主要原因是 a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 b改革
5樓:網友
b時代背景是相同的,都處於二工時期。改革的結果不同,洋務失敗,明治成功。
6樓:在讀研考試
b,日本當時明日維新,改革之後國力上公升極快,而中國正是百日維新失敗,戊戌變法全面泡湯。
7樓:打完針大腰子
a,兩國當時所處背景不同,政法與思想也不同。
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末,中日兩國都發生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其結局與影響卻截然相反。今天讓我們**這段
8樓:精明又活潑丶國寶
1)洋務派。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2)對中國社會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3)①政治上「廢藩置縣」,由**直接治理,使日本成為天皇統治下的**集權制國家。
經濟上廢除關卡和行會制度,興辦工商業,引進西方技術;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文教上採用歐美學制,設立新式學悉鎮校,實行小學義務教育,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生活上革除舊習,提倡歐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
軍事上廢除武士制,實行徵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軍」。
4)使日本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使日本走上獨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5)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支援;舉國上下通力合作;遵循客觀規律;摒棄落後,學習先進;結合睜察粗國情,立足現實;生產關係……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一切從實沒謹際出發,實事求是;勇於探索和創新等。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途徑和原因
戰爭 或者用金融危機.來轉移或減小本國存在資本風險 19世紀六 七十年代歐美出現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浪潮的根本原因是 d.工業革命的興起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所以 a經濟決定政治,所以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源應該是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工業革命的興起,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所以追根到底...
普魯士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統一戰爭中先後和哪幾個國家發生戰
戰歌凱旋 普魯士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統一戰爭中先後和丹麥 奧地利 法國發生戰爭。1864年,普奧對丹麥作戰 第一次王朝戰爭 迫使丹麥割讓石勒蘇益格 荷爾斯泰因,由普奧共管。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奧地利戰敗,退出德意志邦聯,以普魯士為盟主的北德意志邦聯建立。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普魯士戰勝法...
edi起源於20世紀六十年代初對嗎
edi,全稱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譯名 電子資料交換。它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推出使用的國際標準,它是指一種為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準,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訊息報文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也是計算機可識別的商業語言。例如,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