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溫柔的敘事裡有很多溫柔的事。我沒有為女孩子們遭受的暴行氣憤而泣,而是其中有一段,乙個比較大的女孩為其他女孩子們唱了一首歌。藍天,稻草,傷痕累累的女孩子們圍坐在水邊,大姐站起來,手上拿著花,看著遠山吧,就這樣唱起來。
你離開了,拋下我離開了,可能再也不回來了……」沒有伴奏,就這樣唱著,聲音裡也沒有哭腔,是一種堅毅悠揚的意味。女孩子們都低下頭,誰也不說話。對於她們而言,下一刻是要回到黑屋子受日本人的鞭打,是要對每乙個進來的日本人說「歡迎光臨」,可這一刻,純真的,貞潔的,稚嫩的她們還在朝鮮的故土上,林間小道里,追著蝴蝶。
鬼鄉》2002年就寫好了劇本,通過十二年,七萬五千人的眾籌才得以開拍。演員全都表示不要演出費,而主演姜河娜是日韓僑,在拍攝期間多次受到日本民眾的威脅。誠心推薦大家能看看這部影片,沒有什麼血腥駭人的場面,很清新很有韻味,像少女的夢。
2樓:汐
看完《鬼鄉》,真的觸動了。有這麼乙個國家,可以為一部電影(《熔爐》)來修改法律;也有這麼一些電影人,冒著重重阻力甚至是威脅,哪怕眾籌資金,也要去銘記那段黑色歷史。關於鬼子殘暴的部分鏡頭處理還是很到位的。
比如,受虐後暈過去的女一被鬼子扛著穿過如同地獄般的慰安所走廊,昏暗的色調,壓抑的密閉氛圍,少女的充滿恐懼的呼喊,鬼子的殘暴,慢鏡頭的處理,第一視角的運用,都給人帶來濃郁而壓抑的視覺衝擊感,看完之後心裡很難受。
3樓:大馬
這部電影拍得很艱難,它停滯了多年,因為題材不夠商業化,也過於敏感,無人投資。它一再耽擱,最後還是7萬多網民眾籌才有了這部《鬼鄉》,這部電影立意很好,它沒有渲染太多,用直面的態度去講述這麼沉重的過去,結尾的畫面容易讓人潸然淚下。演員演技雖然很青澀,但是真誠度很足,對於這種歷史性電影,不該用藝術的角度去評析,敘述方式雖不新穎,但它用寫實的情節更為直觀的控訴了日軍的殘暴。
4樓:興商步步高
電影在表現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足。兩條線共同敘述不是首創,做的也不高明。現代線與歷史線的交匯穿插,多處顯得生硬突兀。
相比於《自梳》中現實與回憶流利的切換、情緒恰當自如的收放、情節自然的銜接呼應,遜色許多。劇中角色的塑造也過於單薄。除了少年貞敏聰明勇敢調皮,其她人包括少年英熙(老奶奶)都顯得弱勢無存在感。
5樓:沉夜孤星
血淚斑斑而不忍回顧。那些歲月裡,她們大多數就這樣被埋葬在那段歷史裡,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極少數的倖存者,過著屈辱悽苦的一生。
電影開頭用了極清新明快的基調來前啟展現女孩們的生活常態。鄉野樹林,清風陽光,同伴間無憂無慮的嬉戲鬥鬧;慈父嚴母的家庭,樸實的鋒返鄰里關係,清貧簡單的生活。這一切,在戰爭的陰影裡顯得那麼難能可貴。
當裝載著日軍的卡車緩緩駛過,女孩臉上露出的迷惘擔憂同日軍臉上的玩味笑意形成鮮明對比銀悔飢。
6樓:以心
許多許多的受害者,總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被殺害沒來得及,可能是因為羞恥或社會壓力而不敢,最後總是沒能說出自己的遭配裂鉛遇。他們的**對此過於粉飾和隱瞞,他們的民眾不太承認這樣的歷史,甚至對這部電影當中的日韓僑女主角姜荷娜源腔各種威脅與抵制。在這些基礎之上,《鬼鄉》確實是培好一部有力量的電影。
7樓:但珹
覺得日本人不如畜牲!
電影《鬼鄉》
8樓:曦蓮灘
昨天無意中翻到推薦電影《鬼鄉》,這部應該沒有正式引入,從網上找的種子看的。
一開始我以為是恐怖片,然後發現實際是通過通靈的眼睛,去看待那段歷史。通過類似的經歷,43年的貞敏與91年的恩京,隔著時光相遇。
鬼同歸同音。43年距離日本投降還剩2年,此時的日本軍隊從上到下,更加瘋魔,這場戰爭是全世界的。貞敏的村莊被日本佔領,母親原害怕父親被帶走,認為孩子沒事。
卻沒想到,被帶走的卻是孩子。從此父母在家一直等候孩子能夠平安回家,哪怕已經死亡。
貞敏不到15歲的女孩,樂觀善良,認為一定能夠活著離開回到家鄉,也努力做著準備。如果不是有人被抓,恐怕真的可以逃出去。四個人,被抓1人,回來2人,逃走1人。
但是逃出去這裡只是一種可能。首先離家太遠,沒有接應,體弱,一旦天亮,被發現重新被抓的可能性非常高,死。其次,有記錄,走的人的去向,或許家人的村莊還在其控制之下。
最後即非常幸運的逃出去,遇到抗日隊伍,返鄉。哪怕最後,貞敏也把最後生的機會,讓給了她相識的姐姐。貞敏的這種行為,在如今的社會也沒會被認為聖母,原本可以活下去的。
但是以她的年齡,經歷了事情,卻還能保持純真和善良。也同時反襯了這場戰爭。
田中,從影片看,應該是乙個日本的新兵,帶著點天真,恐怕沒有經歷過多少戰爭,最後沒有執行槍殺命令的同時,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這裡不知道田中被殺,究竟是沒有執行命令、還是因為憐憫,送給貞敏防備圖導致逃跑事件,又或者怕他帶來更大的問題,才導致的殺身之禍呢?
在影片中,看到工具不是不能獲得,為什麼偏偏不反抗呢,如果認為只要順從就能活下去,可已經到了最後的生死關頭,依然不反抗呢。不反抗肯定是死,反抗也許是死,但也許就能活下來。可惜。
雖然我們已經距離那種戰爭已經幾十年了,可是歷史是不能忘記了,勿忘國恥!
你看完《俗女養成記》後有什麼感受?
我看完這部劇以後一點也沒有感受。我一點感受也沒有。對臺灣電視劇的印象還停留在初高中時看的青春偶像劇那會,本以為 俗女養成記 也是那一類,可只看了一兩集,我對它的態度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39歲的陳嘉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還丟了工作,正式加入女loser的行列。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表示當年不惜引...
血戰鋼鋸嶺看完之後你什麼感受,看完《血戰鋼鋸嶺》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戰爭很殘酷,無論對哪一方來說,都是如此。主角據說是真有其事,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和看完 上甘嶺 英雄兒女 感受一樣,戰爭無情,人性偉大 看完 血戰鋼鋸嶺 最大的感受是傾佩於信仰的偉大 如果沒有真實色彩的基色,那麼其實 血戰鋼鋸嶺 看起來更像是一部以戰爭為引誇張的佈教電影,但一切因其真實而不同,那源於...
看完甄嬛傳後的感受,看完《甄嬛傳》之後你懂得了些什麼道理?
三月貪吃魚 我看了幾集電視劇版,原著沒看,不過聽我姐大概講了情節 首先非常不理解為什麼愣把時代換到雍正頭上,太狗血了,這麼勤儉的皇帝,殺伐果斷的皇帝,九龍奪嫡中勝出的皇帝,愣被n個妃嬪耍個夠,安了幾頂綠瑩瑩的帽子,還把他老孃德妃也給編排了一段不堪往事 開始看時只是以看故事的心態,沒有特別喜歡誰特別討...